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83节

她面露尴尬:“确实如此。我们只是把可行的方案提交上去,批不批准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来找秦院长,是怕有人借着自己身份给院长施压。”李东伟故意瞥了叶勤学一眼。

叶勤学点头:“正是,我要是不来,指不定现在就什么样了。”

都是老阴阳人了,怎么说话对方更加生气,叶勤学可是门儿清。

两位大佬不欢而散。

叶勤学琢磨了片刻,感觉只要李东伟吃瘪,那自己来学校这一趟就不算亏。

不过呢,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处理的。

叶勤学来到基因实验室门口,张开伟马不停蹄的把人迎接进来。

“叶老,您随便看。”张开伟笑的殷勤小意,“小作坊,有问题您指出来,我们马上改。”

叶勤学对基因实验室的印象,还停留在前两年。

那时候学校要取缔一批旧的实验室,张开伟找到他,说希望他出面保下基因实验室。

叶勤学是过来视察的。

老、破、小,是他对这个实验室的概括。仪器都是淘汰了好多代的了,里面的研究员也半死不活。

平心而论,基因实验再怎么差劲,也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实验室好了。

但国家当初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做出科研成果,凭的是一腔锐气、努力、技术,以及堪称赌国运一样的魄力。

在基因实验室内,叶勤学没见到任何一个可取的地方。

但是因为早些年欠张开伟导师人情,他依然卖了个面子。

但是如今一看,叶勤学简直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寻安生物投资的五百万,让基因实验瞬间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就像是给一个有钱人五百万,对他来说可能没什么区别;但是给一个乞丐五百万,会立刻让它变得体面起来。

如今基因实验室鸟枪换大炮,仪器处处都是最新款,里面的研究员个个吃饱喝足,被养的膘肥体壮,神饱满,看上去仿佛真的有能和李院士一较高下的资本。

当然,只是看起来。

张开伟道:“叶老今天怎么想起来我们实验室了?”

叶勤学故意板着脸,道:“毕竟乔御申请了一百万项目基金,总得来考察一下,得我成了那种任人唯亲的老学阀。”

要说叶勤学一点都没给秦院长施压,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去院长办公室十分钟游,本身就表明自己态度了。

要不然这院上的审批,还真能被李东伟给拦下。

原因都不用想,就离谱。

“你们继续做你们的,不用管我。我就随便看看。”叶勤学左右看了眼,问,“乔御呢?”

张开伟答道:“还在上课。”

他不得不拿出十二万分认真的态度,开始做实验。

叶勤学在一边眯了会:“你这是在干什么?”

张开伟喏喏回答:“细胞转染支原体检测……”

叶勤学语气加快:“我知道,你转染这个干什么?”

张开伟不禁缩了一下肩膀:“乔御说的,在hsc形成前的干细胞中加入分泌蛋白gpi80促进造血干细胞合成,然后调整培养基中营养液组分……”

“之前也在做这个?实验记录拿来看看?”

张开伟顿时更加瑟缩了:“乔御不让给别人看。”

“到你是老板还是乔御是老板,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叶勤学怒了。

学术界内不成文的规矩,硕导博导在实验室内,被统一叫做老板。

因为大多研究生没有工资,都是靠自己的导师续命。

张开伟:“乔御是。投资还有实验,都是他搞的。”

这下子,叶勤学倒是真有些意外了。

学生参与实验,和学生自己独立领导实验,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张开伟给还在上课的乔御发了消息,得到批准后,把过去一周的实验记录拿了出来。

新的实验才刚开始,因此图标列的数据都十分粗浅,有用没用的都记在一块。

叶勤学眯起眼,仔细看了片刻。

在加入goi80后,干细胞分化成前体细胞的几率大大下降。

但是也只是这样了,只是保证了干细胞分化成hsc的几率上升,到增产这一步,还遥遥无期。

但能进行到这一步,也算看到了希望。

“你们实验室到现在,还不到三个月吧。能做到这样,挺好的。也不算向学校骗钱。”

叶勤学满意了。

张开伟很委屈:“本来就不是骗钱。要是李东伟做到这一步,别说一百万了,三百万都能要来。”

“人家是院士,辛辛苦苦了一辈子评上的。”叶勤学恨铁不成钢,“你这么能,你怎么没少壮多努力评上个院士?”

虽然因为院士的评审制度,导致内部其实是有些水货存在的。

但是“院士”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张开伟干脆不说话了,闷头继续记录实验数据。

“那一百万,我会帮你们多活动活动的。”叶勤学继续道,“另外就是院上还有个人才培养计划,保送哈佛生物系,学两年,本来是面向大三学生的,全校就一个名额,你跟乔御说说,让他联系我。”

如果说全世界数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是普林斯顿;那全世界生物专业最好的大学,显而易见,是哈佛。

哪怕是去掉生物系这个限定,说哈佛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也很少有人反对的。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总比本国圆,但在学术界,没有海归背景的科研员是不吃香的。

因为知识鸿沟的确客观存在。哪怕国内近些年来奋起直追,距离赶英超美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下午乔御到了实验室,张开伟一脸兴奋地把这件事转告了他。

乔御慢条斯理地换上了腈纶手套:“不着急,我再想想。”

“哈佛!哈佛!”张开伟的表情像是恨不得把乔御绑到叶勤学那,摁着头让他写申请,“你都一点不心动吗?”

乔御侧过头,笑着问:“那哈佛大学80年内会倒闭吗?”

国外大学制度和国内略有不同,是真的存在倒闭的大学的。

但那也只是针对一些野鸡大学,而且,现在的野鸡大学因为华国留学生的存在,已经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存活率。

就算真倒闭,那肯定也是因为野鸡大学的董事会挪用公款几个亿。

张开伟思忖道:“别说80年,我觉得800年也不太可能倒闭。”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火炬点,好的大学更是。

“对,”乔御掏出试管,熟练的调配起营养液,“所以我说,不急。”

第144章

张开伟反应了几秒, 才明白乔御的意思。

只要哈佛没倒闭,他什么时候想去都行。

张开伟乐了:“你知道有多少学生为了争这么一个名额, 头都要打爆了。”

乔御:“主要是我放心不下这边的实验。”

他现在手上负责两个实验室,哪有时间去留学。

张开伟想了想, 没继续劝他。

只要研究成果做出来,别说哈佛本科了,研究生、博士, 乃至教授, 都不成问题。

一百万科研经没动静,之前论文版面的报销也还在审批。

李东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没办法直接把这科研经给搅黄, 但是卡上十天半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叶勤学也不至于为了这么一个月,就和他彻底闹翻。

这事虽然损人不利己, 但是也是乔御自己先要搞科研竞争, 主动挑衅……钱都没有,他看这二五仔拿什么和他竞争。

乔御这人重面子, 干不出像是乞丐要钱一样的行为催学校;只好联系上乔月,问问家里还有没有余款。

先垫着。若非必要,乔御还不想走到借贷那一步。

乔月二话不说就打来了十万块钱,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如今, 基因实验室正在做干细胞血清蛋白杂质筛除。

而位于中西村的二号实验室,则是在王小明的带领下做hsc表面蛋白gpi80的阻断试验。

科研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探索的道路,到底哪一边才是正确的方法, 乔御也不知道。

但是最主要的是,实验不能停。

一停,试管里的东西就废了。

再重启实验,开销比现在还大。而且十分打击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节省成本,乔御进入虚拟实验室的次数大大提升。

以至于后来上专业课,都没能忍住。

去虚拟实验室真的很像是上课睡觉。

好在教授们并不介意。

有天,乔御还在上课,做完实验出来,甚至发现自己身上盖着张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