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皇太女起居注 芳踪

水榭静默了片刻,冯献灵心不甘情不愿的低头敛眉:“是我莽撞了。”

吃了一年续命汤,右手还是不怎么听使唤,五指无力抓不住桃子,彭公不得已将之转到左手,口里哼道:“倘若此时东宫能有所出……”被她轻咳一声打断,老头翻个白眼,顺势改换话题:“前日京兆尹遣长子来探老臣的病,说起近日京中的一桩趣闻,不知殿下听说了没有。”

她迅速将最近探听到的各色消息于脑中过滤一遍:“是指捉钱令史涨利一事?”

救灾关中伴随着大量粟米释出,含嘉仓(太宗皇帝设立的粮仓,负责存储沿运河北上的东南地方的粮税,最多可容纳六百万石粮食)几乎空了一半,闹得京畿各州县人心惶惶,米、麦、粟都略有涨价,连带着捉钱令史也跟着涨了利钱——再穷的人家也得吃饭不是?可这不过是一时波动,最多一月就能再降回去。

见她神情不似伪装,彭掞略一沉吟,探身从木案底下取出一卷丹青:“谁跟你说那个了?元大郎难得登门,话里话外透露说最近有人重金寻访一妙龄乐伎,叫什么杳娘的。”

殿下:“……”乐伎?这点小事也值得元大郎亲自登门?元耀出身北魏宗室,为官低调之余不失眼色和手腕,担任京兆尹以来没立过什么旷世奇功,但也绝对挑不出他的错处。不论简、裴二相还是东宫太女,从没见他主动凑上去过。

画卷悠悠展开,淡墨勾勒的小娘子杏眸顾盼、纱绡遮面,头戴一支赤金缠丝的琉璃飞蝶步摇。

好半天殿下才憋出两个字:“……杳娘?”

“坊间寻人的手段。”彭掞敛了笑意,歪着身子斜倚在隐囊上,“重赏不止会招来勇夫,有时也会招来碰运气的匹夫,倘或没头苍蝇一般胡乱寻人,多的是信口雌黄骗赏钱的。先胡乱安个名号,真正认识她的人自会跳出来辟谣——‘我家娘子分明姓郑,哪里来的什么杳娘’?”

他捏着嗓子,将教坊龟公的口气学了个十成十。冯献灵又气又好笑,喝了口茶道:“老师不必担忧,我心中有数。”

区区一个商贾,几次三番攀扯东宫,再不给他些教训,岂不是人人都能欺到她脸上了?

学生既已有了主意,老师也便不再多问,彭公食指微曲,轻敲木案,压低了嗓音提点她:“安息王子进京在即,这当口可万不能闹出什么笑话,若使国威折堕、令我大周见笑于番邦,你不了场。”

“老师放心,我明白。”母皇怀着孩子避居上阳宫,未尝没有为她腾挪空间、施展谋划之意,这是扬国威、谋西域,乃至震慑突厥的绝佳时机,若成,可保西北五十年太平。

彭公点了点头,半晌,复又慨然一叹:“安息,安息啊……”孝诚十九年升任国子监祭酒,初见鄯思道时他还是个垂髫小童,深居简出、寡言内向,天资在国子监生里只能算中上,儒学经典不大通,倒很热衷老庄之说,有事没事就爱拉着人清谈玄学。洛阳城里胡人遍地,他一身汉袍迹混其中,竟也不会觉得奇怪。

回宫路上冯献灵低声吩咐了鱼兴几句,很快,‘杳娘’现身的消息通过某名不见经传的永大家奴(殿下晋位前的封号是镇国永昌公主,在家又行长)悄悄流传了出去。鱼常侍虽是宦官,却深谙这类寻花问柳的阔郎君脾性——找不到?那肯定不行,亲眼见过的、活生生的小娘子怎么可能凭空消失呢?嫁人回乡了?那更不行,山野村夫怎么配得上如花佳人?必须追回来。

“唉,我们娘子也是命苦……”酒过三巡,鲂鱼脍、炙羊肉上了一桌又一桌,小家奴那张娃娃脸上才终于泛出了一点热活劲儿,几名陪桌的侍儿纷纷倾身过去,想听他接下来说什么,他家娘子怎么就命苦了,谁知这人打了个酒嗝,又装傻不说了。

“……”

他荷包里躺着那天小娘子的一只耳坠,虽然金丝连接处隐有断裂,但玛瑙的质料雕工皆属上乘,勉强能对上“少小入籍,体弱多病,幸得恩郎,暂脱苦海”的这套说辞。石律将信将疑,总觉得不会这么顺利:“这么说,永娘还记得我?”

鱼兴在心底冷笑一声,永娘?你也配唤她永娘?面上却一点不显,大口咀嚼着羊肉,满嘴流油、含混不清的嚷道:“什么记得不记得?不是说报出我家娘子名讳就给赏金一两的吗?怎么,你想赖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