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两次后我穿回书里了 第110节

江臣跟在他身后,打量着这间与普通办公室无异甚至更加破旧的机房,几台普通型号的电脑随意摆放在桌上,虽然屏幕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但是笨重的机身上微黄的外壳出卖了这番尽心尽力的打扫。

再往里走,又是一间机房,与外面那间无异,穿过五间机房,士兵停在一张门前,看起来与前几张没什么两样的绿漆门,然而江臣却敏锐地发现这张门的钥匙孔面不太一样。

果然,士兵轻轻转动锁面,只见咔擦两声,展露出里面的密码锁来,他熟练的输入密码,绿漆门咔哒打开,江臣抬眸望去,只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这是……”

眼前的高科技和外面破败的电脑机房对比强烈,望着眼前巨大的电子屏幕,江臣微微惊愕,在星际时代时,因为在帝国的军部研究所待了不短一段时间,所以他对于星际迁移之前各国的军备强度和现代化军用设备有所了解,只是当时大部分资料遗失,也包括了各国战略情况,所以他说了解也算不上太了解。

至少,在当时他所看到的资料里,05的c国应该没有如此高科技的导演大厅。

“准备得比较匆忙,所以暂时只能拉两个小队演习。”

江臣身后,洪亮的声音伴随着脚步声靠近,之前与那位老人说话的军官走了过来,抬手指着巨幕上的每一个细节和他解释:“每队十六个人,那是装备车辆,每队两台,其中武器是……”

江臣在认真听着,时不时问几句与武器相关的问题,军官见他每句话都问到了点子上,惊讶道:“平时喜欢看军事频道?”

“有些兴趣。”江臣笑笑,没说自己资料库里有世界各国已经现世的大部分武器资料,隐秘研究的虽然无法载入数据库,但是这次演习用的也大多是已经面世的武器,他知道要进行军事演习,自然会提早做功课。

军官点点头,没有多说,等到旁边一个小兵过来报告,他才对江臣道:“你准备好了吗?蓝队将全权由你来指挥,你要做的是让蓝队在你的系统的指挥下赢过红队。”

江臣打开电脑,载入数据:“准备好了。”

话落的同时,红色信号弹升空,演习场上的两个队伍也蓄势待发。

两边都是部队中的英,实战恐怕都有过不少,但是这样的演习却是第一次,他们近一年都是通过总部的指挥作战,所以即使耳麦连线的指挥听说是人工智能,也不需要适应和磨合。

红队进攻猛烈,很快就开着仅有的装甲车向这边袭来,与此同时,其他士兵也隐蔽躲藏着,或包抄或狙击。

蓝队迟迟没有到指令,队长站在原地,眉心蹙起,他想要下令指挥自己的兵,可是军人的天职使他不得不服从命令,现在命令还没有下达,他就只能等待。

忽然,耳麦里传来声音,“全体进入三点方向隐蔽,狙击手准备,其他人等待。”

蓝队队长抬手,立刻按指示行动,他们刚刚埋伏进指定建筑里,就见不远处有红队的队员移动。

“狙击手,攻击。”

狙击手瞄准红队成员,一枪击中,红队损失了一名队员。正当狙击手准备静候等待时,另一个红队队员很快出现,狙击手反应迅速,在耳麦声音出现的同时,按动了扳机。

“狙击你看到的所有对手。”

砰、砰、砰……

蓝队的人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红队怎么回事,他们这边已经狙击了五人,那边按理说早就知道这里有人埋伏狙击了,怎么还是有人源源不断跑到他们射程范围里。

除了狙击手,他们其他人几乎都不需要做什么,那边就已经损失一半人手了。

然而,更诡异的是,红队的人仿佛中邪一半,一个个往外窜,虽然动作都很警惕隐蔽,但大家都是实战中摸爬滚打过来的,蓝队又占领了视线最好的狙击位置,红队再谨慎也是一打一个准。

没一会儿,红队就只剩下装甲车的两人了。

蓝队队长皱眉,忍不住低声道:“他们搞什么。”

耳麦再次传来指令:“除狙击手全员出动,生擒敌人。”

队长早已经等的莫名,立刻挥手带队下楼,他以为面对坚固的装甲车会是一场攻防战,谁知他们刚下去,装甲车车门就自动打开,蓝队的人和红队的人大眼瞪小眼,显然都没意识到这个情况,尽管双方很快反应过来,可蓝队占据人数优势,几乎没什么力就擒住了红队。

一方人员不是死亡就是被擒,演习结束得史无前例的快,且整个发展过程都让人茫然,蓝队队长和红队队长面面相觑,快步向演习室走去。

此时的演习室里,观战的人也同样目瞪口呆。

红队指挥部的人想骂人,可是想到观战的都是些什么人,只能咬牙忍下。

唯有一直站在江臣身侧的军官若有所思:“竟然还能这么打。”

第124章 穿回来第一百二十四天

军官说完又停顿一瞬, 转头看向江臣,目光带了些探究。

“你的系统到底是智能化已经到达了可以自己做决策的程度, 还是你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战策?”

话尾还没完全落地, 一头雾水的红蓝两队推门而入,他们都是在这个看似条件艰苦,实则集中了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训练场地秘密训练的士兵, 能够被挑选来到这里,实力自然非凡。

从入伍到现在,他们还从来没有赢得/输得这么莫名其妙又一头雾水过。

“报告!”蓝队队长与红队队长同时站定,整齐划一的敬礼,“演习结束, 蓝队/红队全员归队!”

“辛苦了,稍息。”

动作变为跨立, 两位队长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严肃, 红队的队长迫不及问出了从演戏开始就困扰他至此时的疑问:“指挥部怎么指令前后矛盾,先让我们埋伏,后来又一个接一个派出侦察兵,结果不但没有确定敌人方位, 反而被敌人的狙击手一个个歼灭,在这样的情况下, 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出侦查指令, 我很怀疑这一次指挥部严重失职!”

这么灰头灰脑的输了一场,日后一段训练都难以在蓝队面前抬起头了,红队队长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脾气火爆的让更不愿意吃个哑巴亏,语气里的职责和不满劈头盖脸砸向指挥部,如果不是顾忌领导和领导人都在这里,估计会指着指挥部的人鼻子大骂。

指挥部的人也冤枉得很,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他们不可能发出这样的指令,可是这个哑巴亏他们也不得不吃。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高科技战役,这支隐蔽的外军模拟部队从建立队伍开始,用的指挥部和小队配合作战的方式,双方结合在一起才是一支真正的队伍。

指挥部的人并不固定,特级部队的战士们除了作战之外,战略部署和军事头脑缺一不可,所以每一次联系指挥部都会轮换士兵,而为了最默契的配合作战,在演习场和训练时,完全服从指挥部命令成为了他们受训第一天就谨记于心并刻入骨髓的第一条。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对于外军模拟部队的士兵来说,这一条的基础上还加上了服从指挥部的命令。

不论如何,红队确实是到了指挥部的命令,在系统被切断甚至被对手下达虚假指令时,他们无力反击,就是他们的失职。

原来,江臣一开始就没打算真的利用战术来打仗,他一个搞系统研发的,就算真的在军队待过几年,也不可能真的成为战术部署专家,不然当时他就不待在研究所而是去军队了。

他最初对长江下达的指令就是利用电子战和网络战。

长江等红队发布完前几条正确指令之后,就切断了对方的电台通信,让他们指挥失灵,然后却伪装成一切正常的模样,红队指挥依旧在发布指令,然而他的所有指令都会被长江半路拦截,然后输送假的指令给红队。

红队按照假指令行动,一个个跑到了蓝队狙击范围送死,红队的指挥部通过大屏幕看到后又惊又怒,再次下达指令,那边却依旧不按照指令行事,这下子再怎么也反应过来是有人捣鬼了。

可是就算知道是江臣在捣鬼,可现在演习还在继续,他们也只能焦急等待,不知道该不该庆幸的是,等待的时间并不算长,红队队员一个个送死之后,就连联通指挥部网络的装甲车也自动打开了大门,让蓝队不吹灰之力就大获全胜。

一个年轻气盛的指挥官压不下心里的火气,压低声音道:“卑鄙。”

江臣听到,循着声音看过去,见到士兵还带着几分稚嫩的面孔,微微一愣,倒是没觉得抱歉,只是他一个活了三辈子,还有长江在手的“老人”,和眼前这些最大也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士兵们比试,真有一种欺负小孩的心虚感。

他眨了下眼,想说些什么,站在他身边的军官锐利的视线却已经扫了过去,直视刚刚说话的士兵,道:“你觉得你输了就是对方卑鄙?”

士兵没想到团长会直接发问,可也挺直了腰板,站起身梗着脖子道:“他切断我们的系统,假传命令,这不是卑鄙是什么?”

军官冷哼一声:“你去到战场上,问问我们军工研究部的人,新型的隐形飞机是不是卑鄙,研究所尽心血研发的核武器卑鄙不卑鄙,作为一个兵,竟然连接受演习失败,接受新研发的武器都不能做到,你还当什么兵?”

这番话不可谓不重,还是当着如此多人的面,小兵涨红的脸一点点变白,放在身侧的手捏成了拳头,脸上羞耻与难堪交替,缓缓低下了头。

江臣想要说出口的话又咽了下去,算了吧,他们想要把长江切断敌方通讯的手段理解为武器,也不能说完安全错误。

“还有你们!”江臣不说话,军官的教导却没有结束,他的视线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士兵,严肃且威严:“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发展,科技和武器日新月异,这为的是什么?是保护祖国安宁,也是让你们在战斗中有更多保障!”

“战场上所有细节都会成为决定成败的直接因素,过去是一颗子弹一把刀,现在是敌我的军事实力差距,这些差距靠什么拉开距离,靠得是科技和武器!试问,如果有一天,刚刚指挥蓝队的系统出现在战场上,我们可以不用损失一兵一卒就击退敌人,就能保卫我们的边界和我们的盟友,你们难道会觉得卑鄙吗?”

被军官视线扫到的大多数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们只为这仿佛戏耍般戏剧化结束的演习而恼怒,却没有想过,这场戏剧化的演习若是放在国际战争之间,会是多么强大的秘密武器。

如果他们拥有了今天演习的系统,日后只要敌方使用与电脑系统相连接的武器,他们就能够反向操控,而大多与电脑系统连接的武器都是各国最强大的秘密武器。

脑海里浮现敌国在发射激光炮时,忽然发现无法激活炮台,急的团团转的场面,光是这样想一想,就让他们热血沸腾,看向江臣——身边那台电脑的目光炙热灼人。

江臣感受到士兵们“热情”的视线,不但没有不适,心底反而浮起些许怀念,在星际时代时,每当有新型的武器或者机甲出现,战士们也是如此狂热兴奋。

果然,不论时代怎样变化,有些热忱都不会改变。

“江——”军官面向江臣,想到他没有职位,称呼改为了较为尊重的两个字:“先生。”

江臣倒是习惯这样的称呼,一时也不觉得哪里不对,从善如流道:“请说。”

“我们移步会议室交谈,怎么样?”军官显然不太习惯这么说话,但是面对眼前清隽的少年,他那些直来直去的粗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一时间拿出了供奉在家老爷子才会有的语气。

江臣听到他这语气,心里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可有想不出来哪里奇怪,只能点点头,跟在了他的身后。

会议室里,除了从演戏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出声的老人家和项老之外,还有两位陌生的老人和两位戴着肩章的中年人,看起来都有些年龄了,哪怕是和江臣并肩走进去的军官,站在这些人里面也妥妥是小辈,更何况江臣。

军官看清在座的人,瞳仁一缩,洪亮地叫了声报告。

江臣目光礼貌地扫过不认识却明显来头很大的几位,微微颔首之后,与认识的两位打了招呼:“邹爷爷,项爷爷。”

听到江臣的称呼,在座有人神色微讶,转头看向最上首的老人家。

老人家像是没有察觉其他人的视线,微笑着对江臣点点头,语气和蔼:“快来坐吧,我们准备开会。”

江臣和军官同时落座——这个会议室面积不大,而且就留下两张位置了,两人根本不需要多看就知道坐哪。

只是,让江臣惊讶的是,他竟然坐在了主位左侧第二顺位,也就是项老先生的下方。

会议室的坐席极为讲究,哪怕是在星际时代,某些潜在的规则依旧存在。在江臣看来,哪怕他的长江再强大,在没有真正拿出成果之前,并不太合适坐在这样的位置,何况他此时根本没有任何职位。

可在座的人却仿佛觉得他就该坐在那里,对于他的落座甚至没有露出一个诧异的眼神,看向他的目光里,善意和平和占据了大多数。

“小江。”最上首的老人家开了口,慈祥道:“你和爷爷们说说,你的长江有哪些功能,它现在能够做到的程度,在研发成功之后,在最大辐射范围内,能够保持几成的能力。”

江臣抬眸,余光里是身侧老神在在的项老先生,想来刚刚这段时间里,项老没有少向上首那位老人科普长江。

“如果承载服务器研发顺利的话,长江可以辐射所有搭建了信号接塔的地方,在安全防护方面,可以设定不同安全等级,比如民用等级和军用等级以及普通资料库和特殊资料库的等级,根据等级不同,覆盖区域所要求的服务器等级也有所不同。”

老人消化了江臣话里的内容后,道:“服务器的开发,你有方向吗?”

“有。”江臣点点头:“但我不是工程师,只能提供一些原理,真正从开发到出成果,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一位穿军装的老人问:“多久?”

“我无法确定。”江臣实话实说,他一个做软件的,再厉害也不可能对硬件了如指掌,当初在联邦时,长江研发中心就有不下两百人,分组及其明确,他作为系统的负责人,就算有必要的调试和讨论,也只围绕系统的运行速度,对于服务器可以说一无所知。

今天的长江能够在他的笔记本上运行,全靠他极佳的记忆力,当时他见过服务器小组的研究员因为方便更简便明了的研究而制作的便携服务器,虽然过程复杂,但材料相对简单,所以江臣看得多了也就记住了大半。

可即便如此,这种简陋版简便服务器也是江臣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失败才制作出来的,而且一旦开启攻防系统,根据等级使用时间有所不同,最高等级的防御和攻击最多支持三十分钟,好在信息战和刚刚的演习都只是需要打开最低等级的程度,如此江臣才能带着这台比连接电脑时搭在服务器时间还短的笔记本经历两场考验。

然而,江臣这个回答,却让不太懂行的另一位穿军装的老人有所不满。

“这不是你研究的东西吗?你连要研发多久才能成功都不知道?”

不需要江臣开口,项老就冷冷道:“他一个做软件,你问他硬件做出来要多久,不如问问你自己,你会打拳就会跳舞吗?芭蕾跳得怎么样?”

直接问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是不是会跳舞,舞种还是芭蕾,实在是火药味十足了。

不过在场却没有一个人见怪,项老和眼前这位将军不和不是秘密,不过两人从年轻吵到年老,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果然穿军装的老人也只是冷哼一声,一副懒得和他计较的模样。

江臣见状,微微笑着接过话茬,道:“虽然服务器的研发我无法预料时长,但是不代表长江不能够运行,我目前制作的简易服务器可以搭载长江一段时间,而且有这个简易服务器在,我相信工程部的科学家们应该会更容易得到灵感。”

其实刚刚老人就是这么习惯性的一问,他平时对属下对子孙都是这个口气,开口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是被老对手怼过之后,又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暴脾气实在是不该对眼前的年轻人发。

见他明明丝毫不在意刚刚他毫不专业的问话,反而温和耐心的从另一个方面解释,既顾全了他的面子,又给了他一个台阶,转移了众人的焦点,老人心里对江臣的好感不由大增。

“你对科研团队的研究员有什么要求吗?”一直没开口的一位国字脸中年人看向江臣,说话间语气里不自觉流露出几分威严:“我听说你打算开一家公司和研究所合作,科研团队的人,你打算从哪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