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 第1章

第1章

七月的关洛道中,一片荒凉。在李靖看,有生气的只是他所骑的那匹白马,马蹄敲打着坚硬的黄土地面,单调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凄凉寂寞的意味。举目望去,大地如死,人,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人!”李靖在心中感叹地自答,“这年头随时随地可死!”死于开运河、营宫室的沉重的劳力压榨,死于师出无名的征高丽,死于饥馑,死于瘟疫……

自一早离开东都洛阳,整天水米未曾沾牙——年岁荒得连打祭的地方都不容易找到。天色不早,今夜的宿头不知在哪里。一身衣服,被汗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已不知几次!喉头尖辣辣的,干涩得连唾沫都没有了。马,不住地扬一扬头,发出短促的嘶鸣,李靖知道它在向他抗议:它亦早该有它的一份清水与饲料了!

“可怜,”他拍拍马的脖子,叹口气说,“唉,你也是生不逢辰!”

忽然,隐隐传来一阵锣声,李靖抬头看去,发现远处有一片房屋,顿觉神一振。“快走吧!”他对马说,“有了人家,总可以弄点吃的喝的!”

于是他微叩马腹,放辔头跑了下去。一进镇甸,大路北面就是一家小店,他下马喊道:“店家,店家。”

“客人干啥?”跑出来一个面黄肌瘦的伙计,有气无力地问。

“这会儿干啥?住店。”他说,“先把马鞍卸下来,好好给它上料……”

“对不起,你老!”伙计打断他的话说,“我们这儿没有什么吃的,你再赶一阵吧,十五里外有个大镇,那儿好得多。”

李靖大为失望。“那么,”他问,“井水总有吧?”

“嗯,嗯。”伙计迟疑了一会儿,慨然答应,“好吧!你请等一等。”

过了好半天,伙计拎来半桶混浊的井水,一只破碗。李靖先舀了一碗,摆在那里等它沉淀,又解下皮袋灌满,然后饮了马。等那碗水稍稍澄清,他一口气喝了下去,味如甘露,美极了。

“多谢,多谢!”他取一小块银子酬谢了伙计,牵着马慢慢往西遛了过去。

不远,一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两个胥吏,二人一胖一瘦,却都是满脸凶相。另外有一名地保,抱着面锣,愁眉苦脸地站在旁边。

李靖倒要听听官府又有什么花样,路上也好注意。于是,在一棵歪脖子树下系好了马,站在人群后面细听。

“大家听清楚了没有?”瘦的那个胥吏嗓门很大,“我再说一遍,皇帝行幸江都,龙舟要人拉纤,每家出妇女一名,老的不要,丑的不要,要十六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平头正脸的。限三天以内,到县城报到。这是皇命差遣,谁要耽误了,可当心自己的脑袋!”

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小声埋怨,但眼中都流露了深沉的怨毒。

“我家没有年轻妇女呢?”忽然有人大声发问。

“你没有长耳朵?刚才说过了,出钱也行。”

“钱也没有呢?”

“哼!你命总有吧!”

“对了!”发问的人立即接口,大声答说,“命我有。就剩下一条命了!”说完,狠狠地往地下吐了口唾沫。

那胖子胥吏,立刻一抖手中铁链,瞪着眼骂道:“他妈的!你这是干什么?”

“我吐我自己的唾沫不行吗?”理直而气不壮,已大有怯意了!

“你还犟嘴。”胖子粗暴地叱斥,然后拿眼去看他的同伴。

瘦的那个大概是头儿。“这家伙不要命,还不好办吗?”他阴恻恻地说了这一句,向胖子微微使了个眼色。

那两人是狼狈为奸惯了的:胖子狞笑着一甩铁链,当头砸向那人;瘦的更坏,伸一条腿在那人身后,等他惊呼着踉跄后退时,正好绊倒在地上。胖子起右脚踏在他当胸,一链子下砸,立刻把他打晕了过去。

旁观的都是敢怒不敢言。有那年长的,赔笑讨情,让胖子一掌推个跟斗。

血脉偾张的李靖,再也忍不住了,决心宰了这两个虎狼恶吏。悄然拔剑,剑起数寸,发觉有一双手按在他手上。

李靖转脸去看,有个中年道士以极低但极清晰的声音说:“匹夫之勇,不可!”

这一下提醒了李靖,惹出麻烦来,会耽误行程。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按剑归鞘,投以服善受教的深深一瞥。

他亦不再看下去了,退身出来,解马赶路。这些惨剧,十二年来,他看得太多、太多。最叫他忘不了的是,大业七年,为征高丽,在山东东莱海口,建造三百艘战船,自督造的官吏至工匠、民夫,昼夜站在水中,自腰以下,溃烂生蛆,那才真叫是伤心惨目!

“匹夫之勇,不可!”他默念着那道士的话,再一次激励自己,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都无用处——动心忍性,从根本上去点他一把火,才是正办。

忽然,一阵清脆的銮铃从身后响起,回头望去,一匹枣红小川马,驮着那中年道士,正嘚嘚地赶了下来。

“前面那位仁兄,请等一等!”道士在马上大喊。

李靖不知他是什么路道,料想他不至有何恶意,于是,勒住了马等他行近,问道:“道长有话跟我说?”

“四海之内,皆是弟兄。”道士指着前面一片树林说,“咱们到那儿,下马叙叙。”

李靖点点头,一领缰绳,往树林里跑去。等他下马,道士也到了。道士解下马后一个朱红酒葫芦,拔开盖子,自己先喝了一大口,跟手递给李靖。

这表示酒中无毒,李靖尝了下,是上好的河东汾酒,只是这么热的天,而且又饥又渴,喝这烈酒,不甚相宜,所以浅尝即止,把酒葫芦交还了道士,眼光却落在系在枣红马后的干粮袋上。

道士很机灵,立刻又取下干粮袋,递了过去,同时问道:“贵姓?”

“李!”李靖从袋中取出两个馍,双手一搓,弄成碎块,先喂了马,然后自己取了块往嘴里咬。

那道士的神情很奇怪,眯着眼,不断地打量李靖,仿佛在骡马市挑选牲口似的。

李靖被他看得有些恼了。“道长!”他冷冷地说,“你在我身上打主意?”

“李兄一表人才,今年二十几?”

“二十八。”他照实回答。

“二十八正走眼运。”道士伸两指指一指自己的眼睛,“就在今年、明年,李兄要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一举成名,出人头地。”

原来道士在看相!李靖心想,这人的一双眼太活,行迹诡秘,说不定有什么花样搞出来,不可不防,便笑道:“噢,但愿如道长所说的那样。不过,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能做一番什么样子的大事业。”

那道士先不答话,闲闲地走了一圈,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看清了林中别无他人,才走到李靖面前,压低了嗓子说:“杨广这个昏君快完蛋了!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正是大丈夫成功立业之秋。我孙某相遍天下士,像你这样的骨骼,真还少见。李兄!”他停了一下,重重说出一句话,“你可得早走一条路噢!”

前半段话,李靖倒是完全同意。但说到相法,可就显得有些故弄玄虚了!难道这姓孙的道士,走遍天下,给人看相,就是要找个骨骼好的人来成功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杨广这个昏君就可以不完蛋吗?

这样一想,李靖觉得不足与言、不可与言,所以故意装作不解地问:“什么路?”

“李兄,这你可不对了!”孙道士大为不悦,“我拿一片诚心待人,你怎么跟我装蒜?”

李靖不承认,也不否认,歉意地笑一笑,把干粮袋递还给他:“多谢道长的好馍,再见吧!”

“我孙某真的就这么不值足下一顾?”孙道士的悻悻之色,毫不掩饰地都摆在脸上。

李靖有些为难,迟疑半晌,总觉得还是保留些的好。“道长!”他微显不安地说,“萍水相逢,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有机会咱们再谈吧。”

说完,李靖唱个喏,管自解马离去。刚出树林,孙道士又追上他。

“李兄!你这一去是到长安?”

李靖考虑了一下,答道:“想到长安去看看。可也不一定。”

“如果你到了长安,可千万别忘了去找我。请到东市酒楼,一问孙道士,就有我的下落,我替你引见一位最爱结交朋友的盖世英雄。”

听他说得这样情意殷殷,李靖慨然答应:“好!如果我到长安,一定找你去。”

孙道士满意地笑了笑,一抖手把袋干粮抛给李靖,接着在他马后拍了一掌,那匹白马载着李靖,放开四蹄,沿着官道奔了下去。

一分了手,李靖倒反有些怏怏然。在马上回忆这无意的邂逅,觉得孙道士这个人很有趣味,倒真值得交一交。又想到他所说的那位“最爱结交朋友的盖世英雄”,不知道是谁。他是长安以北的三原人,离开家乡,漫游江淮,也不过是近半年的事,难道就这短短的半年中,崛起了一位英雄,而且还是“盖世英雄”?倒非会他一会不可。

因此,李靖一到长安,径向东市旅舍投宿,草草安顿了行囊,随即来到旗亭,直上酒楼,要了酒菜,闲闲地向酒保问起:“有位孙道士,你知道吗?”

一听这句,酒保立刻换了副神情,又惊又喜的样子,仿佛遇见了久别的亲人。“原来你老是孙道爷的朋友!”他使劲抹了抹桌子,又放低了声音说,“孙道爷有事到华阴去了,一两天就回来。你老有什么话,尽管吩咐我,等他一回来我就告诉他。”

李靖深感扫兴,他自然不能向酒保打听什么“盖世英雄”,只好说:“没有什么,我随便问问。”

他是这样近乎冷淡的态度,酒保却殷勤得很,斟酒上菜,接连不断地来伺候。李靖此来长安,原有件大事要办,来访孙道士只是一时好奇,既然不遇,也就放开了,慢慢喝着酒,在心里盘算自己该做的事。

“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邻桌的酒客朗然长吟。李靖抬头去看,那酒客红扑扑的脸,很有些醉意了,“你知道这是谁做的诗?”那人问他的同伴。

“谁的?”

“嘿!提起这两句诗,来头可大了!”

“你倒是说嘛!”他的同伴似乎很讨厌他的醉态,不耐烦地催促着。

“是当今皇上,这一次到江都去以前,留别西京宫女的诗。原来征高丽也不过是偶然之事,他这一偶然不要紧,咱们几十万年轻小伙子可就……”

“嘘!”酒保赶了过来,以手掩口,示意他“莫谈国事”,然后又指指窗外,眼有警戒之色。

李靖不由得也抬眼望了望,不远处的旗杆上挂着两颗人头,旗杆上血迹斑斑,殷红的是今天沾上的,紫黑的是昨天甚至更早的陈迹。

旗杆下,一队兵士押着辆囚车辘辘而过,须眉半白的囚犯,闭目待死,车上插着一条斩标:“斩莠言乱政犯官崔民象一名。”大家都知道,这“犯官”——奉信郎崔民象的“莠言”,只是七月初上表谏劝皇帝,不宜巡幸江都而已。

许多酒客——包括醉酒大言的那位在内,都黯然无语。忽然,哗啦啦一阵大响,众酒客惊得一跳,仓皇四顾,一只绿眼睛的大黑猫正从桌上跳了下来,地下一大堆破碗。

酒保一看,双肩一耸,瞪大眼睛,盯着那猫。猫也弓起了身子,睁圆了那对绿眼,流露出生命遭受威胁的惊恐。一眨眼,那猫箭样地往横刺里一蹿,李靖眼明手快,一把捞住,拎了起来。

大家都要看酒保如何拾那猫。李靖却撒手一抛,纵它逃走。“算了!”他向酒保说,“我替那猫赔你的碗!”

“哪里的话。”酒保换上笑脸,“你老受惊了!”

李靖微笑不答。推开酒杯,吃了两个馍,取一块银子放在桌上,起身下楼。

“你老怎么走了?”酒保慌忙赶了上来,“耽搁在哪里?等孙道爷回来,我好告诉他。”

“不必了。”他点点头,扬长而去。

他有大事要办。回到旅舍,换了衣服,袖子里藏一个手卷,径直到相府求见丞相杨素。

“丞相吩咐了,今天不见客。”门上的人回答。

“你何妨试一试,也许愿意见我也说不定。”

“哼!”门上冷笑一声,把眼转向别处,懒得再看他。

“喏,我有名帖在此,拜烦通报。”

那人发现手中异样,一看,李靖塞到手中的,不止一纸名帖,下面还有块银子。

有了门包,那就好说话了。“也罢,等我去禀长史。你候着!”说完他往里走去。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那人回了出来,满面堆笑地说:“你老请坐!长史说:丞相今天本不见客,你老与众不同,只是丞相刚起身不久,有几件要紧公事得先看,怕有一会儿才见得着,请耐心坐一坐。”

显然,相府长史已有告诫:李靖是个名士,不可怠慢。那人才会这样前倨后恭。就不知杨素心目中如何想法。“如果他也这样看重我,进言就有作用了。”李靖想。

这一等,足足有一个时辰还不见动静。李靖有些不耐烦了,心里生气:杨素如此慢客,非先说他两句不可。但念头刚转到此,陡然想起孙道士的话,立刻心平气和,为办大事,这些都不该计较的。

终于,卫士递相传言:“请李郎!”

李靖从容不迫地穿过一重重厅堂,到了一处别院,卫士站住了脚,看着李靖的腰际。

他知道到了杨素接见他的地方,解下佩剑,双手捧给卫士,然后徐步登堂。

已经到了刀兵四起、天下大乱的时候,留守西京的丞相,却仍旧保持着在升平盛世都嫌奢侈的豪华排场。李靖一瞥之间,只见两行珠围翠绕的歌伎、侍儿,环拥着痴肥如猪的杨素。他盘踞在胡床正中,一个侍儿打扇,一个侍儿捶腿,一个侍儿拭汗,一个侍儿捞住他的尺把长的白须,正用一把小牙梳替他轻轻梳理。就在这样的脂粉丛中,杨素安闲地处理军国大事。

他身边只有一个男人——相府的长史,执住文卷的一端;另一端在一个女郎手里,女郎斜背着身子,不知面貌妍媸,只见极好的身段。她正用双手慢慢展开文卷,腰肢一转,李靖发现她手中还捧着一支拂尘。拂尘,只有白、黄、棕、黑四色,而这支拂尘是极纯正的朱色,鲜艳夺目,入眼令人神一振。

杨素执笔在手,略略审视文卷,随手判押。一会儿工夫,几十卷文书,处理得干干净净。在堂前守候,冷眼旁观的李靖,暗暗佩服,他想起后汉许劭评论曹操的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杨素仿佛相似。可惜,杨广是个大混蛋,只能利用他夺宗弑父,篡窃大位,却不能善用他的治世长才。

“客呢?”杨素掷笔抬眼,以重浊的声音发问。

于是,李靖不待传请,闪身出现,先略作顾盼,然后雍容不迫地踏上几步。“三原李靖,拜见丞相!”他作着揖说。

杨素是见过李靖的。那还是许多年以前,在韩擒虎家里——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因此,杨素以前辈的资格,只欠一欠身说:“请坐吧!药师,恕我行动不便,不能还礼。”

“不敢!”李靖告了坐,在侍儿移来的锦墩上坐下。

“药师,你我十年不见了吧?”

“十二年。”

“对了,是老皇驾崩的那年冬天。十二年不见,想不到你已名满天下,真是后生可畏!”杨素又问,“你从三原来?”

“不,从江淮而来。”

“一路上有什么见闻?”

“多得很。”李靖平静地说,“有一项古今未有的壮观,可以跟丞相说一说。”

“噢!”杨素足迹不出西京、东都,他也像一般老年人一样,喜爱听些新奇的故事,所以兴味盎然地注视着李靖。

“新开的运河,几百里都是船。”他闲闲地说。

“什么船哪?”

“龙船。”

杨素爽然若失,微感不快,但仍旧敷衍着问下去:“噢,你说的是皇帝行幸江都这回事儿。怎么样呢?”

“那实在是壮观!丞相,你想!”李靖伸手在空中画出半个圆圈,“运河里的大船,一眼望不到底。白天,两面岸上十几万背纤的妇女,赤着脚,慢慢儿地把船拉着往前走;到了晚上,船停了,几百里的水面,灯火通明,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李靖一气说了下来,声音越来越高,神情越来越激昂,但到这里,突然一顿,然后凑近杨素,低声问道,“可是,丞相,你知道老百姓怎么过日子吗?”

老奸巨猾的杨素,声色不动,顺着他的语气问:“怎么过?”

“人吃人!”他大声地说。

“啊!”一阵娇呼惊叹,那些歌伎、侍儿都睁大了眼,看着李靖。

“老百姓没有东西来填饱肚子,只好吃人,人吃人!自己的孩子不忍吃,易子而食!”

“啊!”又一阵娇呼惊叹。那些足迹不出相府、锦衣玉食的女孩子,从未想到过世间竟有人吃人这回事!她们起先不能相信,转念想一想却又不能不信,因为她们了解丞相的权威,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假话。

而杨素却似真的不信,神色之间,无动于衷。“药师!”他以告诫子弟的口吻说,“你的话太偏激了!”

“丞相!”李靖剑眉上扬,抗声相答,“身为宰辅,岂可不问民生疾苦?”

“你知道的,药师,我是西京留守。”杨素越发倚老卖老了,“老夫耄矣!关中以外的事儿,我可力不从心啰!”

李靖大为泄气,他原想动以情、责以理,激起他的恻隐之心和责任感,才好密陈大计。谁知这似蠢而猾的胖猪软硬不吃,倒拿他没有办法了。

就在他这踌躇欲退之时,突然发现一对眸子,似宝石、似星星、似寒潭秋水、似夏日荷珠,美得不可方物,而在风情万种之中,却又透出凛然正气。同时,那一对眸子也会说话,他清清楚楚地感受到,那对眸子在告诉他:“说下去!该说的话,一定要说。怕什么?”

于是,李靖突然振作。“丞相,我还有几句话,要单独跟丞相谈。”他以极郑重的语气说。

杨素迟钝地点一点头,转脸向长史吩咐:“你们退下!”

长史退到屏后,卫士还在廊下,而那些侍儿仍在,李靖顾忌着还不敢开口。

杨素知道他的心意。“这些女孩子,都是我贴身的。”他的一双左右顾视的色眼,眯成一条缝,“不要紧,你说吧!”

既然这样,李靖只好说了,他移一移锦墩,俯身说道:“丞相,我正要跟你谈关中的形势。”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手卷,想找个人帮忙把它展开。眼一抬,正好又遇见那对摄人心魄、光夺目的眸子。不待他提出请求,她——红拂丽人,轻盈地踏步上前,以一双像红芽子姜的手,伸向李靖。

“多谢!”李靖把手卷交给她,执纸退身,展开一幅地图。

“关中形势要览。”红拂为杨素念那图上的题字。

“嗯,噢!”杨素打了个哈欠。

李靖没有看到他的表情,他指着图讲解:“关中自古就是形胜之地,外有山河环绕,内有泾水、渭水交流。沃野千里,物产富足。最好的是四塞险固。丞相,你看……”

“嗯、嗯。”杨素的双目慢慢闭上了。

“萧关、武关、散关、潼关,特别是潼关,为函谷道西来的入口,北面是黄河,南面是高山,成为一夫当关、万人莫敌的天险,从来就是……”

李靖突然顿住了!他发现杨素居然鼾声大起,沉沉入睡。这是多滑稽的事,侍儿们一个个掩口葫芦。李靖大窘,但更多的是恼怒!

红拂丽人却报以抚慰同情的眼光,她提起拂尘,轻轻一甩,鬃丝拂及杨素的额际,他茫然地睁开了眼。

“一个青蝇!”她故意望一望空中,似乎青蝇已经飞去,然后微带埋怨地说,“客人在跟丞相说话呐!”

“噢,噢!”杨素眨一眨眼看着李靖,“药师,你说,关中怎么样?”

“关中四固之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周、秦、汉都以关中为根据地,东向而取中原,成帝王一统之业。丞相!”李靖说到这里,稍一停顿,然后用低沉有力的声音,说出他最主要的一个看法,“隋朝的气运完了!”

杨素矍然,双目一睁,光芒逼人。显然,这最后一句话,到底震撼了他的心弦。

这是不测的眼光,而李靖无所惧。他原是准备来冒一次险的,冒险而无反应,变作无聊的行动,才是件乏味的事。唯有杨素肯听他的意见,他才有成功的希望。

于是,他的声音愈沉着了:“方今天下,群雄并起,但是,成大事的条件,都不如丞相。”

他停下来,等候杨素的反应,而反应是符合预期的。“说下去!”杨素威严地指示。

“是!”他逼视着杨素侃侃陈词,“丞相握关中的实权,兵马钱粮,都在丞相手里。一旦起兵,东出潼关,席卷江淮,不用三年,天下可定。丞相,这是取暴君而代之的大好机会,不可轻易错过。”

他要说的话都说了,态度和立场也都完全暴露了。这是造反!如果杨素下令要抓他,他已想好了自保的计策:挟持杨素,脱离虎口。如果不能顺手,至少杨素得偿他的命——先一掌劈开这头肥猪的脑袋再说。

当然,杨素不会那样浅薄无知,他在考虑,长时间地考虑。

内心紧张的不止李靖一个,还有那红拂丽人。她佩服李靖的见解,也佩服他的胆量——敢于如此毫无保留地说出“反叛”的话,但当她想到杨素可能会将他逮捕处死时,她对这位轩昂英俊的名士,忽然有了无端的怨恨!

“哼!”她在心里冷笑,“居然还是那样不在乎的神气?你的一条命悬在半空里知道不知道?看看倒是一脸聪明相,其实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呆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敢到这里来说!叫我哪只眼看得上你?”

骂是这样在心里骂,看却忍不住不看。他,意态舒徐地,仿佛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人情险巇,真是傻瓜,但傻得可爱!

这样想着,她更是目不转睛地盯在他的脸上。忽然,她意会到了自己的失态,脸一红赶紧把目光转了开去,却又猛然一惊,几乎失声喊了出来——她看到杨素微皱着眉,抬起小萝卜似的手指,拈弄着肥大的耳垂,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那是杨素动了杀机时的一个惯有的小动作。

“药师!”杨素以赞许的口吻,徐徐说道,“你真是王佐之才!不过,兹事体大,我得好好想一想。你先请回去,明后天咱们再从长计议。”

这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那么,”李靖站了起来,“李靖告辞。”

客人长揖而退,杨素却还在沉思,那长史从屏后走了出来,眼光闪烁,显然也不怀好意。红拂急在心里,却想不出一个救那“傻瓜”的好计策。

“不行!”她对自己说,“一定得想!”

居然很快地想到了。“丞相!”她提醒他说,“你不问问人家住在哪儿,明后天倒是怎么找人家来计议啊?”

“对了,得问问他。”

“我去!”

自告奋勇的红拂,翩然如燕,下长阶、转曲槛、绕回廊,终于追上了李靖。

“李郎,请留步!”

那如莺啭的声音,一传入他耳中,仿佛饮了一盏蜜酒,甜得醉人。他迅即转过身来,含笑驻足。

“请问李郎府上的地址?”她也站住了,说话时有细细的娇喘。

“噢,我住在东市旅舍。”

“是……”她把声调拉得极慢,同时用右手在胸前做了个手势:先以拇指内指,从而五指微摇,然后伸手向外微挥。

这表示:杨素不可信任,速离为佳。而李靖却茫然不解。甚至他连她的手势都没有看明白,她的那双眼睛,令人目眩神移,李靖简直看傻了!

“傻瓜!”红拂不便多作逗留,在心里这样恨恨地骂了一声,转身离去。然而,她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了一眼,他仍旧站在原处,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唉!”她微喟着,懒懒地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