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流放三千里 第74节

士兵们立即大声呵斥推搡那些蜂拥上来的人,好不容易才让人群排起长队。

第一步是丈量身高,如今刘湛麾下缺人只要不是侏儒都能过。

第二步是登记年龄籍贯,只录取四十五岁以下者。

第三步是看有没生病或缺胳膊少腿,一直到午后筛选登记才全部完成。

此行一共选出三千三百多人,加上家属一共不够四千人,直接挑走了大狱里三分之二的人。

征兵事情告一段落刘湛和宋凤林先一步离开,李小连和韦成贵张小满留下来组织这些人带回岑州兵营。

这些新选出来的士兵第二天换上兵服便开始操练,因顾及他们的身体还没恢复,操练也只是简单跑步扎马步挥枪。

至于那些随军家属,被暂时安置在兵营旁边,三日后宋凤林拿了主意,在官帽峰成立新村。

官帽峰在武源县和章台县之间,这一片都是无人山区,往这里开荒再合适不过,宋凤林特许那些拖家带口的新兵先与家人一并去开荒,明年开春再入伍。

夜里,营房里点着灯,宋凤林和刘湛商量开荒的事情。

“开荒不易,每户还得配些粗粮作口粮,得熬不过这个冬天。”宋凤林写写画画。

“还需要安排一队士兵去看管,不怕他们逃跑就怕有人惹是生非,毕竟都是流犯,情况良莠不齐。”

这些流犯的出身杂乱,有人是被冤枉入狱,有人是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确实是穷凶极恶之徒。

这些人拘在兵营里日夜操练严加看管,有严酷的军法不怕他们闹事,就怕有些人趁着开荒的机会又做那些不法的事。

至于逃跑倒是不担心。

大楚行户籍制度,没有路引哪里也去不了,更不可能到别处去定居,逃跑的犯人连乞丐也当不了。

宋凤林不怕这些人会跑,对于他们来说留下开荒才是最好的出路。

刘湛躺在炕上撑着脑袋看宋凤林盘腿坐在矮方桌前写文书。

武源县要在官帽峰开荒造田自然要通知吕县令并登记入册,还有如何管束这些人,宋凤林都在信中一一列举。

因这次用囚犯充兵让刘湛尝到了甜头,刘湛打算到岱州和瑞昌大狱去用同样的方法征兵。

征兵之后原有的场地便不够用了,宋凤林马上提出来。

“岑州兵营也该扩建了,否则容纳不了上万人,你不是打算先把兵练好再带回去北军营吗?趁这两日有空把扩建的事情定下来吧。”

不仅场地问题,还有这军粮也是个问题,北军营的粮是指望不上了。

宋凤林边写边又道:“如今军粮不足大将军肯定先紧着麾下亲兵,养兵还得靠我们自己,一会我写信问问刘成账面上有多少粮食,若是不够再另外想办法。”

“你听过萧何吗?”刘湛突然说。

“是谁?”宋凤林疑惑抬头。

刘湛撑着脑袋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宋他。“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丞相。”

“哪一国的丞相,我怎么没听说过?”宋凤林有点意外,还有他不知道的名相?

刘湛没有正面回答只道:“在我心里你比萧何还厉害。”

宋凤林只当他又说胡话没有搭理。

房里安静了有一会,刘湛挪近了点。“亲爱的,来睡呗?天黑了。”

“我还有事。”宋凤林不理他。

刘湛勾着他长衫下摆把玩。“我找施大夫买了些助兴的油膏,叫薄荷香,据说效果好极了,能持久不……”

“闭嘴!别什么都说,你还要脸不要脸了。”宋凤林窘死了耳朵尖通红,真想把他一脚踢下炕去。

“这是人伦天道,光做不说那叫伪善,有啥不能说的。”刘湛一副滚刀肉的模样。

“现在才酉时刚过,一会小满送饭进来。”宋凤林懒得说他。

“那饭后我要跟你一起洗澡,我可以给你搓背。”刘湛得寸进尺的提要求,说罢又靠近了一些,直到能闻着似有若无的幽香。

关于一起洗澡这个问题,刘将军从没放弃过。

“营里没有澡桶。”宋凤林没好气。

“我让小满买了。”刘湛得意。

宋凤林。“……”

刘湛从受伤到现在已经憋了许久,好不容易伤好了自然不愿意再憋着。

结果就是第二天宋凤林直接起不来,不仅满脖子都是斑斑点点,就连雪白的背都是澡桶边沿印出来的深深浅浅的红痕。

前天的劲还没缓过来,夜里刘湛一上床又胡搞一通。

那几日宋凤林穿了整整七天的交领儒衫,高高的领子遮住整个脖子,稍微露一点都没法见人。

两人过了几日蜜里调油的日子。

待新兵安排妥当,征兵的事情便提上日程,刘湛不再耽搁立即启程前往岱州瑞昌征兵。

因武源县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宋凤林处理,他先一步返回武源县,等刘湛征兵的事情告一段落再去武源县汇合。

说起来,当时宋凤林离开武源县走得急,因着事出突然,他只交代李阿三把刘攸宁带回天苍村刘家托付给赵氏,旁的都没说便立即启程。

刘湛受伤的事情自然瞒不住刘家,李阿三什么都说了,虽然后来有写信报平安,家里的长辈到底还记挂着这事。

此行回来宋凤林第一时间先回了趟刘家解释刘湛受伤一事。

“小叔叔,你快下来,要是被爷爷看到了又要挨罚了。”

刘明淙要爬树摘柿子,刘攸宁急得在树下团团转。

刘家正门的柿子树挂满了半生不熟的大柿子,刘明淙是个调皮的猴孩儿,只一会没大人拘着便捣腾着要爬树摘柿子。

“攸宁,接着,这个给你。”刘明淙摘了一个大柿子往下丢。

刘攸宁手忙脚乱的跑过去结果没接住掉在地上砸开裂。

就在这时,宋凤林还有四个亲卫骑马来到。

“义父!”刘攸宁高兴得险些没跳起来,也顾不得树上的刘淙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抱住宋凤林的大腿。

“可有听话。”宋凤林拍了拍他的小脑袋。

刘攸宁致的小脸不住的点头。

树上的刘明淙看到宋凤林也是一阵惊喜,慌忙爬下树也想要抱,结果一脚踩空摔了下来,要不是亲卫早有预防提前站在树下接住,这一摔指不定摔出个好歹来。

正好这一幕被从云中书院回来的刘学渊看到,当即气得横眉怒目,提着刘明淙的耳朵不住的骂逆子。

“你大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咱们家才有这样好的光景,就是日子太好了,才让你这泼猴无法无天!”

刘学渊又让下人把这猴孩儿拘进房里,直骂道不抄完十遍弟子规不许吃饭。

六七岁的男孩正是狗都嫌的年龄,刘学渊教训完小儿子忙招呼宋凤林进屋。

自从知道刘湛受重伤他是吃不好睡不着,这事也就只有他和宋宜均知道一直瞒着家中女眷。

书房里,宋宜均知道儿子回来了也从云中书院赶回来,三人围坐在茶桌听宋凤林讲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直到确定刘湛确实痊愈无碍,刘学渊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宋凤林注意到刘学渊两鬓有了些斑白,许是这些日子的担忧给生的白发。

刘学渊长叹一口气。“游击将军……升了游击将军啊……没想这孩子真闯出名号来了。”

“湛儿有大气运必能逢凶化吉,你也莫要太过忧心。”宋宜均宽慰他。

刘学渊点头,刘湛受伤一事便就此揭过。

“还有一事。”宋凤林恭敬道。

“如今刘湛晋升游击将军,麾下还缺两个知事文缺,还有齐云六县的主簿、师爷等缺,我想着能不能从云中书院的秀才里提拔一些人,还请父亲和刘叔叔定夺。”

刘学渊道:“书院里确实有几名学生心性不错,你父亲也早有打算让他们到任上去历练,这事来得正是时候。”

“如此正好。”宋凤林欣喜。

宋宜均道:“待我跟刘兄商议之后,再列了名单交给你。”

接着三人又聊了一些刘湛今后的计划,还有最近晋阳城发生的事情。

例如皇长孙被周澶秘而不宣一事,刘学渊当即决定修书一封把此事告诉京城刘家,得日后发生什么事情失了先机。

京城刘家知道这个惊天秘密,又第一时间告诉了交好的岳家赵氏李氏等,同时那徐牧远出身的徐氏得了消息也是第一时间告诉交好的世家。

周氏以为没多少人知道的秘密,其实早已在世家里传开了。

正如周氏毒杀三皇子那样,所有世家都在观望周氏会如何处置这名皇长孙,是另起波澜还是不了了之?世家无不拭目以待。

第59章 来犯

宋凤林在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方下山到武源县衙门处理积压的事情,吕树生、曹鸣、刘成三人知道宋凤林回来了也是一早等在衙门。

吕树生如今管着两个县城的事务,上回刘家送来的人因心性不好走到半道又反悔离开。

幸好刘同和早有准备人到北疆才会告诉实情,否则北疆秘密泄露得出大事不可。

此事之后刘学渊便去信暂停向齐云山送人,山阴县县令依然空缺,希望闻青山这次能高中,若能高中这山阴县县令便为他而留。

“宋先生,这是夏季的账册,我已盘点入账。”刘成把商队的账册呈给宋凤林,又道。“很快就要秋了,今年瞧着稻田长势很好,成应当不差。”

宋凤林拿着账册翻看。

从两年前开始宋凤林便让刘成陆陆续续在岑州六县范围内买了数百亩良田,若不是养兵所甚巨宋凤林还能多买一些。

“许是气候的关系,咱们齐云山上种出来的稻米粘性大很受欢迎,我已经在南方联系好三家粮行愿意包下我们所有粮。”

说到这里刘成满脸喜色。“待粮换了银子,我再到汉中去购麦子,今年汉中的麦价降了,如此可比去年多换三分之一的麦子。”

如今刘湛麾下兵营日益壮大,正是哪哪都缺银子的时候,如果没有刘记商行在背后支持,兵营发展万万没有如此顺遂。

宋凤林满意点头。“辛苦你了,这都是为了帮补刘湛麾下的岑州营,你们一家的付出,刘湛都记在心里。”

“这是我应该做的。”刘成诚惶诚恐。

如今刘记商行已经初具规模,平日里宋凤林在幕后指挥,刘成负责出面经营。

刘记商行不仅包下岑州六县的野物山珍购权,更开通了几条从北往南的商路,不算倒卖粮食,每年光是倒卖皮草、山药材、野猪腊肉等山货就是一笔可观的入。

去年宋凤林做主向刘湛提议给刘成一成的商队股份,今年刘成更加卖力的经营,入比去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