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流放三千里 第155节

不过月余,北疆的动静透过商旅之口传遍了帝京大街小巷。

“齐云将军攻下孤竹城,又改名松州,将整面松辽山地入囊中,这样大的事情竟然没跟朝廷报捷。”

“报捷与不报捷又有何区别?横竖朝廷也不会嘉奖。”

茶馆里人声鼎沸,几名衣着光鲜的茶客聊得眉飞色舞。

“天下三大藩军均不承认新天子,各自割据当着无冕之王,依我看迟早会反了。”

“听说齐云将军已经在建造王宫了,那大小规模就不像是寻常府邸,如今北疆谁人不知。”

“不只是齐云将军,听说武威将军和平蛮将军也异动频频。”

“害,左右大楚都亡了,手里有地有兵凭什么还看朝廷脸色?”

那茶客指了指头顶方向。“那些大人物不就是绞尽脑汁阻止此事吗?指不定还是会答应封异姓王。”

“我打赌,封王这事朝廷一年也定不下来。”

帝京百姓谁人不知大梁天子墨迹,一个政令能拖上十天半月拿不定主意,又不设丞相,什么都大包大揽,结果是什么也没做成。

就比如方氏封王还没划封地一事,一拖再拖,拖到几个叔伯闹到梁天子跟前要王府用度,这事就被百姓说成段子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彼时梁天子正在大发雷霆。

“你们知道少了三藩的税国库一年少多少银子吗?”梁天子头痛欲裂,他扶着额头。

“朕就不该听你们胡说八道,且看现在三藩均拥兵自重,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你们知道坊间百姓都怎么说朕吗!”

梁天子十分恼怒,他觉得如果当年自己事先与三藩将军打好关系,也不至于发展成现在这样。

“都是一群庸臣!”

奏折飞过大臣头顶,几名心腹大臣匍匐在地头也不敢抬。

第114章 异姓不王

大梁钦差再次进入北疆传达梁天子的旨意。

这次刘湛甚至没穿官袍,就一身常服在晋阳将军府接见了钦差一行人。

“去请宋先生来。”刘湛大马金刀的坐着喝茶,一个正眼也没给钦差。

“有什么话要谈等宋先生来了再说吧。”

齐云将军都这么说了,钦差也只能等着。

去衙门来回也得半个时辰,刘湛就是故意晾着人非要等宋凤林。

宋凤林一袭青衫入内,刘湛朝他招手。“快过来坐,我让人备了甜汤,先喝些解乏。”

“给钦差也上一些吧。”宋凤林在刘湛身旁坐下。

上个月刘湛定制了这张罗汉塌,中间放一矮茶几便能隔断成两个座位,见客时一人坐一边,或拿走茶几变成一张主座也行,往后两人议事宋凤林不再坐于下首。

“钦差此行可是梁天子有何旨意?”宋凤林不急不慢的吃着,随口一问。

刘湛撑着茶几看他吃东西,不时捻一块西瓜进嘴里,跟方才满眼都是杀意判若两人,屋里气氛和睦。

钦差却不敢掉以轻心,心道齐云将军喜怒不定实在难以揣测。

“陛下特意遣微臣来问候齐云将军,许是上次恩赏不周到令齐云将军心生芥蒂,微臣向齐云将军道歉。”钦差姿态放得极低。

宋凤林放下瓷碗。“我等都是大楚旧臣,得大楚文帝赏识才有今日,梁主窃国事发突然,将军十分自责,只恨远在北疆无法匡扶幼主。”

言下之意是若不是齐云军远在北疆哪里有方氏什么事,钦差听出暗讽面露尴尬。

宋凤林姿态雍容,清冷的声音平缓却有力。

“我们齐云军赫赫战功乃将士血汗所铸,铮铮铁骨天地可鉴,反观大梁,天下皆知梁天子篡位窃国立身不正,他要如何告慰军魂令将士信服?”

一席话说得钦差面色涨红,只觉羞愧无地自容。

刘湛猎鹰一般的锋锐目光落在钦差身上。“告诉梁天子,好处净他一个人拿了,哪有这样便宜的事,若再拿个公爵糊弄本将军,下一回就不只是骂骂而已。”

钦差读懂了刘湛眼神中的含义,心里苦不堪言。“若公爵不够,将军的意思是……”

刘湛冷笑。“公爵之上还有什么,让梁天子自行斟酌。”

果然三位藩军将军都意在王爵。

钦差此行是当说客的,梁天子自然不会分封异姓王,刘湛也不需要别人分封,他就是要故意拖延时间。

只要拖到明年就足够了。

大梁代楚,新天子登基,年号改元盛平。

梁天子登基除了大赦天下,也大肆封赏至亲。

立嫡妻为皇后,立嫡子为太子,五名庶子还有叔父胞弟也封了王,各自有食邑封国。

按制王可得一州之地为封国,封国内的税赋供养王府用度是为食邑,又因大梁立国根基未稳,封国划在何处还未定下。

世家大族盘踞各地,有大氏族的地方不宜当封国,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难有摩擦。

为了这事礼部拟了好几份方案都被梁天子否决,偏僻的地方拿不出手,富裕的地方又有大氏族,十分难办。

梁天子自家的宗室尚未安置妥当,藩军封王一事却闹得沸沸扬扬。

“这些藩军今日敢要王爵,他日便能叛梁,绝对不能答应。”

“陛下,异姓封王实乃大忌!按我说根本无需理会这些藩军,他们年年作战尚自顾不暇哪里有余力与朝廷抗衡,不过是想趁机敲诈。”

“正是如此,朝廷更应该态度强硬,公爵已是勋贵顶流,他们不要便不要,晾他们一段日子且看他们急不急。”

御书房里几名近臣骂声不止,谁也没有留意梁天子的脸色越发难看。

“都给朕闭嘴!”梁天子突然炸起推翻了一桌奏折,吓得几名近臣愣在原地。

“齐云军占了北疆,庆军占了汉中,南军占了沿海,这是我大梁半壁江山!”梁天子嘶吼。

这还没完,梁天子又指着他们骂。“若是他们抵死不认朕是新天子,长期以往这天下百姓如何看朕!朕又如何令异邦归附奉大梁为上国!”

这些日子以来积压在梁天子心中的不安,终于一股脑喷薄而出。

“朕要天下归顺,朕要他们俯首称臣,朕要他们再也不提前朝旧事!这是封不封王的问题吗?啊?朕登基至今你们除了争吵推诿可有给朕解决问题!”

“朕可以不封王,你们给朕想出个法子来,现在就告诉朕,若是想不出来,你们都给朕滚!”

梁天子咆哮过后,御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

曾经近臣眼中雄才大略礼贤下士的明主,此时对着他们歇斯底里的咆哮。

此时此刻这些心腹近臣才终于明白了梁天子心中所想,比起异姓封王的隐患,他更迫切想要得到认同,他急需摘掉篡位窃国的骂名。

近臣说的道理梁天子都懂,但是要他一直承受窃国贼的骂名,他一刻也忍不了。

连梁天子自己也没有发现,他变了,从他坐上天子宝座他的心态已悄然质变。

天子宝座是一张烫人的椅子,梁天子篡位窃国,他没有底气跟三地藩军谈条件。

朝堂如何纷乱,梁天子如何恼怒不安,这些都影响不了刘湛,此时他正带着宋凤林沿北海沙滩跑马。

“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这样美的事。”刘湛嗤笑。

两人在海浪迭送声中走走停停。

“我猜想梁天子此时定后悔仓促登基。”宋凤林把玩手中马鞭,不时逗一逗胯下白马。

一黑一白两匹神驹踢着小碎步慢走,马蹄踩在涌上来的海水里溅起了水花,两匹马竟自顾玩了起来。

刘湛压根瞧不上方玉良。“当皇帝这样大的诱惑他自然急不可耐,却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大楚开国皇帝好歹是打出来的天下,这梁天子凭什么?”

他不过是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废了幼主窃国罢了,这窃字倒与他十分契合。

不仅是刘湛瞧不上,另两位将军同样瞧不上,当刘湛提出非王不受的建议,两位将军可谓是欣然答应。

想起藩镇沿海的平蛮将军,刘湛忽然道。“有机会我得找平蛮将军要一艘海船,这世上天外有天,岂能拘在一方。”

宋凤林迎着海风。“大海的对岸便是倭寇聚居的岛屿,只是蛮夷之地罢了。”

“非也、非也。”刘湛探头看他,眼中含笑。“夫人,这天下并非世界的全部。”

宋凤林拉住马缰不让马儿乱动,带着点调侃又十分诚恳的反问。“请问夫君,天下之外还有什么?”

这一声夫君可喊到了刘湛的心坎里,眼中笑意更深。

“来。”刘湛跳下马又拉了宋凤林下来。

“所谓天下不过是一洲之地。”刘湛捡了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描绘出一块大陆的轮廓。“你可以把天下所在的这一洲视作东洲。”

宋凤林负手低头,认真聆听。

“倭寇所在的岛屿大致在这里,依附于东洲。”刘湛又画出一个长形岛屿。

“东洲还有许多大小群岛就不一一列举,东洲之外还有几处大洲,每个大洲都有番邦统治。”

沙地上很快又多出几块不规则的大陆,因刘湛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依旧是七大洲五大洋因此省略不说。

“这些大洲都被大海阻隔,互不来往。”最后刘湛画了个圆圈把这些大洲圈起来。“这便是天下之外的世界。”

宋凤林渐渐听得入神,刘湛不时会跟他说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论,乍听荒唐,细想又觉得合理。

宋凤林沉吟许久,他没有质疑也没盲目坚信,细想之后觉得这番认知值得探讨。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你想渡海?”

“当然不是。”刘湛笑了。“渡海对海船要求很高,没有海船去了就是送死,也许有那么一天可以让别人去。”

两人在海边漫步,刘湛要牵他的手,宋凤林看了眼不远处的亲卫忙把手缩进袖子里不让牵。

“时候还早,不如我们去林子里……”刘湛忽然拦住他眼里都是坏笑。

宋凤林圆睁了凤眼,几乎是立即转身登上白马绝尘而去,一看就是吓到了。

“哈哈哈!”刘湛仰天大笑。

今年齐云山北面、苍霞平原、还有松辽山地所有要开荒要建设的地方都已经安排妥当。

两人去巡视了北海县城的建设进度,又沿着北海沙滩跑马南下,一路过宝坪县、卢丰县、禾仓县,每过一地都逗留两日。

此时正值各地秋,苍霞平原土地黢黑肥沃,种出来的稻米成色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