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流放三千里 第193节

虽然从来没有说过,其实他心里一直十分羡慕宋凤林,能光明正大的站在汉王身边得所有人敬重。

“对不起,我想你年纪还小,便觉得不着急。”

从前他们都叫刘湛大哥,其实闻青山比刘湛还大两岁,在他看来林修砚可不是太年轻了。

这次家里来闹,闻青山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这事他早该定下来,也就没有这几日的纷乱。

闻青山擦去他眼角的泪痕。“让你受委屈了。”

不是因为委屈才哭,林修砚觉得自己没有错付。

“林医典,陈千户亲自送了个病人过来请您帮忙治病。”这时有侍从在屋外大喊。

林修砚忙站起来胡乱擦了眼泪要出门。

闻青山拉住他手。“晚些我来接你回家。”

“好。”林修砚点头,眼红脸也红。

来到前衙的重症治疗室,林修砚立即敛起心神给病人把脉,此时那妇人已经完全昏迷不醒了。

汉王宫。

回到王宫东三院住所,刘攸宁在宫人的侍候下沐浴更衣,脱了外出的便服换上王子的祥云纹常服。

“大王子,太上王和太后请您晚上一起用膳。”宫人恭敬的传话。

早年刘湛和宋凤林忙于打天下,刘攸宁更多是刘学渊夫妻带在身边教养,感情也十分亲厚。

刘湛把刘攸宁抱回来时不过四岁多点,这么小的孩子记不住事,刘攸宁只记得刘湛在一个屋子里救了自己,再多便想不起来了。

对于刘攸宁来说,他记忆中的童年就是骑在刘湛的肩膀上,还有依偎在宋凤林怀里睡觉的记忆。

当然还有刘家门前的那棵柿子树,还有刘家后山那片满是石头的山坡,刘明淙不管去哪里都拉着他一起调皮,两人没少挨罚。

“我觉得这女子可以,温婉良淑。”老太君翻着画册,瞧着谁都十分满意。

后宫的殿宇里,老太君坐在上首,刘学渊夫妻在旁陪护,还有王亲刘同新夫妻和刘学逸夫妻。

“这些都是咱们族里千挑万选来的女子,年龄在十二岁到十八岁,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不通。”刘同新笑道。

“十八岁会不会大了一些?”刘学渊问。

“不大,正好。”已经是太后的大夫人笑了。“女子大一些性格稳妥不碍事。”

“先把亲事定下来,待大王子满十五岁完婚,也就差不多了。”刘学逸说完又想起一事。“对了,要不要先安排给大王子开荤。”

刘学渊一听立马板起脸。“攸宁才几岁,莫要教坏了孩子!”

刘学逸翘着二郎腿,一副玩世不恭的老顽童姿态。“早些开荤也好过被宫女糟蹋了,别落下了阴影。”

世家里不是没有这种情况,有些不检点的婢女瞧着小主子勉强能人事便半推半就,成了也就罢了,没成能落下阴影,搞不好从此不能人事。

“那些宫女她们敢?”老太君立即变了脸色。

这种乌糟事只能用严厉的刑罚来杜绝,发现了苗头便立即掐熄。

话题又回到了给刘攸宁选妃上。

“我瞧着这两位女子都可以,都是宗家里的小姐,血缘上也近些。”

最终长辈们选定了两位候选人,就等着刘湛和宋凤林拍板。

“定亲?”刘湛皱眉。

夜里汉王和王后在偏殿暖阁里用晚膳,没有旁人侍候,只有两人边吃边闲聊。

宋凤林为刘湛盛了一碗汤淡淡道。“长辈希望攸宁能娶刘氏女,如此成为真正的刘氏子孙。”

不说别人,刘学渊夫妻绝对是十分疼爱刘攸宁的,只是抱养回来的出身到底是让长辈心里有疙瘩。

“推了吧。”刘湛想也不想就说。

没想到刘湛竟拒绝得这么干脆,宋凤林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当年让淙儿和跟小妹定亲,事后我也曾担心。”刘湛喝着汤。“若是淙儿和小妹始终没有感情,岂不是害了他们。”

幸好刘明淙是个实心眼的,他第一眼就瞧上了未来媳妇,至今一心一意的待宋凤熙,夫妻二人也是十分恩爱。

“不知情爱便仓促成亲,以至于三妻四妾不安于室,这并不是正途。”刘湛放下空碗。“等攸宁再大一些,让他自己挑选媳妇。”

虽然恩爱成亲的夫妻也不一定会专一,刘湛还是希望能让攸宁体会何为情爱,再去决定他自己的妻子。

“好,明日我去回了长辈。”宋凤林抿了一笑,旁人或许不理解,他明白刘湛的用意。

吃饱喝足,刘湛拍了拍自己隔壁,示意宋凤林到他怀里来。

炕床就这点好,够宽敞。

搂着人,刘湛才说。“血不血缘的又有什么关系,攸宁是我们的儿子,只这一点就够了。”

只有刘攸宁能唤两人一声父王母后。

宋凤林颔首。

没有人知道,其实宋凤林对刘攸宁倾注的感情仅次于刘湛,宋先生的床除了刘湛,也就只有刘攸宁睡过而已。

刘湛低头吻他,吻里带着淡淡的酒香。

“晚上咱们加把劲搞不好可以生一个。”刘湛低笑。

宋凤林没好气的掐他腰。“净胡说。”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全文内容都忙着基建打天下,一直想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感觉家长里短也是种田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有主要配角的人生,这周我会陆续补完,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喜爱!

第138章 番外二 家长里短的那些事

“启禀王后,这是慕容熙南一族的过往。”暗卫将调查的结果恭敬呈上。

不过七天时间,慕容熙南上至老祖宗下至邻居的一切记载都被调查得清清楚楚。

宋凤林端坐在御书房翻看,暗卫调查的结果跟慕容熙南口述的内容一致,他确实只是月氏王族的旁系,出身也没有别的疑点。

如今慕容熙南一族就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翻到最后一页,让宋凤林意外的是,这慕容熙南竟然还是名秀才,若不是汉中战乱,他该备考举人了。

“就让他给大王子当伴读吧。”宋凤林本想着让少年当书童,又觉得屈才了,年纪轻轻就考上秀才,可见是个读书的苗子。

云中书院办的官学不适合王子去念书,刘攸宁常年在宫里,身边也没个伴。

刘明淙还有媳妇儿子,刘攸宁却只能独来独往,宋凤林也心疼儿子的孤独。

如此,慕容熙南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

“以后你们母子二人就住在这里。”陈千户将母子二人送到新家。

这是晋阳城里的一处一进宅院,在寸土寸金的晋阳城,带四方院子的宅院都不便宜,何况里面家具都已经置办妥当。

“这个……”慕容夫人病好之后也知道了儿子卖身的事情,她原想跟着儿子一并去当奴仆,却不想陈千户说主子安排的住处给他们。

“你每个月有三日沐休,平日里要住在主子家里,若是有事可以请假外出,但是都得按规矩来。”陈千户对慕容熙南耳提面命。

“贵人的身份更不可以外传,出了贵人的住处,你便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慕容熙南点头应是。

慕容夫人越听越担心,忙又问。“敢问官爷,我儿子这是要去哪里?”

“是给大公子当伴读,旁的无须多想。”陈千户又示意手下把东西拿进来。

“这是给你准备的衣裳,换上之后跟我走吧。”

慕容熙南接过衣裳,想到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去处。“如果我娘有急事,该怎么找我?”

“可以到我家来传话。”陈千户留下住址,见母子二人十分不安又解释。“你每月还有饷银,若是不放心可以请个下人照顾家里,有事就让人去我家传话。”

如此甚好,母子二人都是神情大松,他们在逃难前也是大户人家,虽说没有富甲一方,也是耕读传家的富户。

如今跟父亲兄弟失散,能得主子留给一个容身之地,又有这么好的安排,母子二人都十分感动。

另外陈千户给慕容熙南送来的是几套质量上乘的便服,大气简约,换上新衣又梳洗干净之后,慕容熙南的气质也焕然一新。

少年有一半胡人血统,没有胡人五官那样深邃,却比中原人的五官要立体,瞧着十分英俊。

“会骑马吗?”陈千户问。

“会。”慕容熙南恭敬的答,又补充。“也会一些拳脚功夫,是家父亲自教授。”

陈千户略惊喜。“不错,大公子也会武艺,你可以当陪练。”

一行人骑马走在长街上,慕容熙南满脑子都是,那小公子看起来温文尔雅,竟然也会武艺吗?

走着走着,慕容熙南就发现不对劲,眼前可就是汉国的王宫了啊!

坐落在凤凰岗上的汉国王宫大气巍峨,猎猎的红旗在城门楼上飘荡,禁卫军在王宫大门前整齐的列队。

在王宫前下马,陈千户领着人往里走。

“陈、陈千户,这……”少年被吓住了。

“你仔细想想。”陈千户只是深藏不露的一笑。

彼时刘攸宁正在上课,今日授课的老师是赵良辰,教的地方政务。

今年开春后刘明淙便没再跟刘攸宁一并上课,宋凤林给两人分了课程。

刘明淙是未来的汉王,学的都是帝王教育,还有行兵打仗的兵权,主学御下。

而刘攸宁是未来的辅臣,也不从武,政务都是从基层开始层层学习。

每一天刘攸宁的日常便是,早起晨读、晨训,上午学典籍,中午给后宫长辈请安,下午学政务,酉时下课再给父王母后请安。

日程虽然充实,但也枯燥。

刘明淙下了课还有媳妇儿子陪伴,刘攸宁都是自己一个人。

王宫森严,刘攸宁也不可能出宫玩去,加之他性格单纯沉静,日复一日也不觉枯燥。

旁人或许看不出来,宋凤林心里一直明白他是寂寞的。

宋凤林回想起自己当年被发配到齐云山时,也不过十五岁比攸宁大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