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女致富:捡个相公来种田 第二百五十六章不到一百个

苏丹宁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说道:“你们为什么还不成佛,都聚集在这里干什么?”苏丹宁忽然觉得自己有一种当阎王爷的感觉。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一个老头对苏丹宁说道:“姑娘,你能看得到我们?”

出乎苏丹宁的意料,他的语气很温和,这和他们可怖的外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苏丹宁说道:“能,你们还记得生前的事情吗?”

一般来说,鬼魂不会记得生前的事情,除非这种,冤死的,惨死的,对人世抱有非常强烈的执念的人,尤其是他们这种身上还有伤口的,所以,生前的记忆多少还是有的。

一个中年男人说道:“记得,我们被阅海湾的人屠杀了!”话语间,他的脖子还在不停冒着鲜血。

这句话说完,其余几个村名也立即附和道:“对,对,我们被阅海湾的人屠杀了,这帮孙子,我要诅咒他们下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其余几个人都是满脸的愤怒和不甘。

“这是早就预谋好的!”一个年轻姑娘说道,她的脸上有一道从额头延伸至嘴角的伤疤,苏丹宁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不再敢看了,太可怕了。

年轻姑娘接着说道:“他们是预谋好的,因为我们村子的向导厉害,外来人只来我们村子,他们便以和亲的目的邀我们村的人来他们村开办婚礼,可是,我的新郎,竟然亲手将我的脸砍烂!还屠杀了我的亲人们,然后拖家带口地搬到了我们村子里!他们难道半夜不怕鬼敲门的吗!”

苏丹宁大概明白了事情经过,也就是说,阅海湾和清水湾两个村子,一直都是邻居,但是最近,而且按照那个姑娘所说的,年前这个破败的村子,正是阅海湾村名居住的,从他们的破败程度来看,确实是很穷,所以,阅海湾的人便心生歹意,将清水湾的村民残忍杀害,还搬到了清水湾里去。

而这一切,都是以和亲的目的,一个看似美好的目的,将清水湾的姑娘嫁到阅海湾里,然后,全部屠杀。

苏丹宁感到深深的寒意。

一旁的尉迟恭听不到鬼魂的话,不过看苏丹宁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对,远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便问道:“他们说了什么?”

苏丹宁简单将事情经过说给尉迟恭听。

尉迟恭听完并没有很震惊。只是说道:“既然阅海湾的人如此残忍,你觉得,光是利益的原因,足以让他们瞬间全体都丢失人性吗?”

苏丹宁转过脸,说道:“什么意思?”

“另有隐情,清水湾的人,肯定也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村子很富有,隔壁的阅海湾很穷,贫富阶级大的话,矛盾势必会激发,所谓狗急跳墙,你想想,清水湾那么富有了,为什么不帮帮隔壁的阅海湾?”

苏丹宁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如,我们去阅海湾现在所住的地方看看?”

“可以吗?我们现在可是赶时间找到莫干族人,救你的命,随后还要去救顾容与妹妹,你现在又摊上这么一个事,真的划算吗?”

苏丹宁想了想,说道:“没什么划不划算的,反正已经摊上了,多一件也无妨吧,走。”说着就要拉起尉迟恭的袖子,尉迟恭拽住苏丹宁的手说道:“你确定好,你出了什么事情我可不管。”

“知道了,赶紧走吧。”苏丹宁转身对鬼魂们说道:“我们现在去他们所住的地方看看,方向在哪里?”一个男子指了指西边的方位。

尉迟恭问道:“他们也要过去吗?”

苏丹宁摇摇头说道:“他们执念太深,只能留到临死前的这片地方,其他地方去不了。”

“行。”说着,二人便向更西边的的原清水湾村名所住的村庄。

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到了,二人的面前出现一座秀丽的山庄,果然,比起刚才那个破败的小村庄,这个村庄简直太美了,依山傍水,最重要的是,路上的行人安然惬意,鸡鸭在悠闲的转悠着,小孩嬉戏打闹,大人们在院子里乘凉,择韭菜,很难看出来,他们昨天刚屠杀了一个村子的人,手上可是沾满了鲜血。

苏丹宁和尉迟恭进到一个客栈里,一楼座无虚席,到处是吃酒谈话声,一个小二笑脸相迎地上前说道:“二位,打尖还是住店啊?”

苏丹宁问道:“你们这个村子,所有的店都是村名开的吗?”

“是啊是啊。”小二点头哈腰道:“都是我们自家人。”

苏丹宁转眼看向吃饭的人们,看得出家他们并不是本地人,各色奇装异服,说着不同的语言,能来这个村子的外地人,八九不离十都是为了翠星石。

苏丹宁直截了当地说道:“店家,我们是进来找翠星石的,麻烦给我们介绍个带路人吧。”

一听这话,小二的两眼立马放光道:“哎哟,姑娘你可是真识货,我们客栈里的带路人堪称整个阅海湾最有经验的,让他带你们去,绝对没问题。”

“这么说,别的客栈里也有带路人咯。”尉迟恭问道。

小二点点头道:“是啊,每次来我们村子的人啊,大都是为那翠星石来的,带路人这个职业当然一年比一年火爆,要不然,我们靠什么吃饭啊。”

苏丹宁试探地问道:“这个蜜哈拉西山底下,就你们一个村庄吗?”

“是啊。”小二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道。

“你们村子原住民一共多少人?”

小二想也不想便说道:“不到一百个。”

“哦?”苏丹宁说道:“我看这村子的地貌,盖了那么多房子,只住了不到一百人?”

“嗨,客官你有所不知啊,这不都看着带路人这个职业挣钱了嘛,当然就有钱多盖些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