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女致富:捡个相公来种田 第二百六十七章变故

十一岁的小尉迟恭是一个小道士,跟随白眉道人修习武功,今天,是一个普通的上山修行的日子,尉迟恭没来过这座山,竟是迷路了。

尉迟恭只好向下走去,反正。一直向下走,总会下山的吧?

可是走了很久,也没有下到山底。

尉迟恭开始怀疑是不自己走错了。他没有走一条直线,一直在山上兜圈圈?

虽说尉迟恭已经修习五年了,可这也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对这种未知的危险,以往都有师傅挡在自己面前的,所以,他也算是一个被溺爱大的小毛孩。

尉迟恭蹲在原地想办法,还没想到什么好主意呢,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肚子也不停地咕咕作响,他从今天中午到现在可还一粒米都没吃过呢!都怪那个靖康师兄,好死不死给师傅举报他天天晚上不好好练功,偷跑到厨房偷吃东西!要不然,他能被罚不许进食三天吗?

尉迟恭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他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

是饭香味。

尉迟恭立马站起来,向香味传来的地方走过去。

是一座寺庙里传来的香味。

这个寺庙可不简单,周围站了许多侍卫,少说也有一百来个。

对了,前几天听师兄说山上的寺庙这几年住进了皇城的老佛爷,老佛爷年纪大了,天天在这里吃斋念佛。

现在到了饭点了,寺庙里也烧火做饭开了。

虽然有一百多个侍卫,但是要偷偷潜进去对尉迟恭来说并不难,他小小年纪轻功了得,打应该是打不过这么多人,但只要避开他们的眼睛溜进去,不难。

尉迟恭摸了摸饿的扁扁的肚子,在心里做好决定,走!

过程很顺利,尉迟恭没费多少功夫就进来了,他对这种偷摸着进来太熟练了,每天在道观里可是要防着武力高强的师兄们才能偷进到厨房里偷吃的,所以这些侍卫对尉迟恭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院子里确实在烧饭,厨房进进出出的很多人,当然,没有一个荤菜,可对于已经饿了很久的尉迟恭来说,真是非常没味道的了。

尉迟恭等着空子,等他们都去吃饭的时候他就进去偷个饼吃。

左等右等,等的天都快黑了,厨房里总算没有多少人了,尉迟恭眼疾手快地窜进厨房里,看着桌子上还放着些许菜肴,不顾一切地就冲上去吃了起来。

美味!美味!美味!

尉迟恭吃的不亦乐乎,脑海里只有这么一个想法,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越来越靠近的脚步声。

“你在干什么?”一个软糯的女声响起。

尉迟恭猛的回头,嘴里还叼着没吃完的馒头。

身后站着一个小女孩,头发柔顺地绾成两个小团髻,肤如凝脂,嫰的仿佛能掐出水来,一双大眼睛正盯着尉迟恭看。

尉迟恭看呆了,嘴里的馒头也不禁掉了下去。

在这之前,尉迟恭从没见过女孩,也不知道这世间除了男性,还有女性这一个性别,当时他还不知道,面前的小孩子,是个女孩。

尉迟恭心中燃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他看着师兄,师傅等所有人时从来不会有的感觉。

女孩儿见他不说话,咯咯咯笑起来道:“你的馒头掉了。”两只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像月亮。

“公主殿下?”一个声音从外面响起来。

女孩儿听闻,立马冲过去将门关上。转身对尉迟恭说道:“你快走啊。”

尉迟恭这才反应过来,忙一个飞身从窗户里逃走了。

这天,还是师傅将他找回去的。

所有人都说,那天尉迟恭从山上下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一直心不在焉,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都怀疑他是在山上看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被吓傻了。

师傅盯着他的嘴看了半天,从嘴边捻下一粒米,随后将尉迟恭暴打了一顿,骂道:“什么被吓傻了,他这是开了荤腥了!”

此后,尉迟恭每天下午的行程从去厨房偷吃的改为上山偷溜进寺庙。

女孩儿第二次见到他时,也不惊讶,只是将他拉到一个没人的后院看蚂蚁。

尉迟恭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段弈染。

我叫尉迟恭。

第三次的时候,尉迟恭就偷带着她出寺庙玩,段弈染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轻功这么一说,看着尉迟恭上蹿下跳羡慕极了。

段弈染告诉他,她先天体弱多病,平时剧烈活动都不行,更别提这样了。

尉迟恭便背着她上树上玩,去水塘摸鱼,去麦田里游乐,最后又送她回去。

不过,段弈染贵为公主,这次事件后,寺庙里的人对她看管的严了,好几次尉迟恭过来都找不到她。

他第一次体验到了思念的感觉。

尉迟恭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所以下一次的时候,他直接跳进了段弈染的卧房。

段弈染刚吃完药,正在书桌上画画写字。

见到尉迟恭来了,她非常高兴,忙过去将门窗都关好。

尉迟恭不能带她出去玩了,便给她说外面那些精彩的故事,段弈染被逗得咯咯笑。

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多快乐有趣的事情啊。

段弈染告诉他,自己是皇室的公主,因为从小身子不好,又是老佛爷最疼爱的孙女,便被一起带了出来,在寺庙里吃斋念佛,渴求病魔不要带走她的生命。

尉迟恭问道:“那你什么时候走呢?”

段弈染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尉迟恭心底暗暗祈祷着一定要多待一会,一定要待久一些。

尉迟恭的祈祷很奏效,一直到八年后,段弈染才走的。

这一年尉迟恭十九岁,正是男儿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段弈染十五岁,是及笄之年,要嫁人了。

父王决定把她嫁到韩国和亲,彼时的韩国国力强盛,与楚国,卫国三足鼎立,梁国腹背受敌。只好出手和亲政策。

这时的尉迟恭和段弈染早已私定终生,怎么肯听这个命令?反正梁朝的公主多的是,段弈染从小不在父王身边。感情最淡才派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