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女致富:捡个相公来种田 第三百九十七章酒

么雄厚的家世,也不能住在好地段,也不能穿好衣服,那些精贵的衣服都是做官的才能穿,那些大家族,门阀才能享用,苏丹宁只有雄厚的家底,却没有良好的家世和名门望族的出身,说白了还是个土财主。

就是靠做生意发家的商人呗,商人,你也知道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在古代商人就是这么一个地位,没文化。

可是苏丹宁好歹在现代也是名牌大学毕业,虽然还没考研,但对于苏丹宁来说,拿到博士学位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竟然让一堆古代人鄙视了!

其次,古代根本没有什么可供消遣的娱乐设施,就算有,那也只是符和古人的娱乐,在苏丹宁面前来说实在是太无聊了,不如回家看书。

所以,苏丹宁只好一心专注自己的事业,投资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她现在的目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挣钱,她现有的钱已经够她花了,就是纯凭爱好吧,听起来是很幸福,一个人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事业,并且不用担心钱的事。

可是苏丹宁,并没有多开心,也没有很充实,一直以来期许的事情突然达成了,竟是有些空虚,心里没有盼头了,就空落落的了。

一闲下来,关于墨墨的回忆就趁虚而入了,她有时就会想起那个梦,那个他们一家三口在菊花村幸福生活的梦,一想到这,苏丹宁便感觉一股窒息般的心痛遍布全身,仿佛置身于一个快要溢满头顶的水缸里,着急的找不到出口,无能为力。

苏丹宁总不能一直在消极的情绪中度过,她感觉自己都快要抑郁了,只能一天天强打精神,看着面前的三层建筑一天天垒起来,这个蔬菜购物广场在苏丹宁房子的隔壁,在王地主家的对面,之前苏丹宁有去找过王地主谈论垄断桃子的事,王地主欣然同意了。

关于苏丹宁的传说也一点点在村子里传开,都说她去了一趟京城回来,挣了大钱,摇身变了富婆,现在这菊花村的首富可不是那王地主了,而是她苏丹宁,一个年轻有为,还没嫁人的闺中女子!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伴随着苏丹宁一点点扩大的名声,关于她的一些风言风语也传开了,什么苏丹宁进了京城在青楼做歌姬,被一个当地有名的官二代包养,还为他生下来了一个孩子!但是官二代在乎名声,这个孩子是万万不能进他们府的,就给了苏丹宁一大笔钱做安付费,把那孩子遗弃了,苏丹宁的豪门梦破灭了,心灰意冷地回到了菊花村。

不得不说,这个版本还真是和苏丹宁的真实经历有些像。

另一个版本是苏丹宁去京城开店,开了一家做衣服的店,生意火爆,来找她做衣服的人天天都是排着大长队,苏丹宁挣得盆满钵满,但是因为她没什么背景,生意太好,惹得另一个卖衣服店的老板不高兴,老板就花钱找人把她的店砸了,苏丹宁心灰意冷,只好回村发展。

哈哈哈,这个版本也是有根据的呀,苏丹宁刚到京城的时候,不就是跟着周伯伯混的吗,当时周伯伯开的衣服店叫“丝丝心动”,她还在周府住了一阵子,唉,也不知道如礼现在怎么样了,她嫁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男子,现在还过得幸福吗,夜长梦多,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感情这种事,从来就是朱砂痣和蚊子血的,何况,如礼错过的还是她最爱的王也。

不过,还真是怀念那段时光啊,那时苏丹宁还没有进宫,还没有和墨墨重逢,一切都是未知的,充满着希望的,哪像现在呢,都尘埃落定了,结局的苦楚,还是得她独自慢慢舔舐。

最后一个版本说是苏丹宁苏玉晴姐妹俩一起在青楼卖,结果苏玉晴惹了当地一个贵族子弟,就被人打死了,苏丹宁得到了一大笔安付费,随即回村发展。

最后这个最扯,且不说苏丹宁和苏玉晴的关系有没有好到那份上,就算苏玉晴真被打死了,一个乡下来的村姑,无权无钱,死了又能怎么样,再说了,当初把你买进来时花了那么多钱,你这还没赚够本呢就死了,这明显是我青楼亏了好吧!还把苏丹宁放了,更是痴人说梦!

再说苏丹宁这么一有钱,家里总有进贼的,苏丹宁便又花了些钱将围墙重新翻修了一下,还养了条大黄,又将院子的面积扩大了些,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种田。

现在播下去的种子,等到今年夏天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满目苍翠,到了秋天,就会硕果累累,周而复始,年年有余,苏丹宁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突然就能看到她未来几十年的生活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瞬间变老的。

好吧,她接受,她愿意接受一成不变的生活和能看的到的未来,因为她已经争取过了,也尝到了后果,她不后悔,也没有遗憾,波澜壮阔后总会回归到风平浪静,如果这个因为墨墨离开而留下的疮疤能快些好起来的话,那就更好了。

苏丹宁的蔬菜购物广场盛大开业啦!

不出所料,生意很火爆,门庭若市,人声鼎沸,苏丹宁一个收银员,实在是应付不来,第一天差点累个半死,重点是并没有赚多少钱,因为第一天开业嘛,优惠活动还是很大的,两百袋大米都是免费领的,这一天是三月八号,苏丹宁特意将这一天命名为以后每年的特价日。

三八三八!喜迎三八!苏丹宁觉得自己这个特价日有点超前了。

再者毕竟都是村里的,买菜这种活儿,来购物广场不如上早市,起码能保证新鲜,最后就是苏丹宁这个蔬菜购物广场,地理位置比较偏,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离家近的早市,为买个菜早上再奔波这么久,不值得,当然,要是免费领的话,那倒还值得早起一会。

尽管苏丹宁特意带他们都参观了自己的田地,还有大面积的地窖用来储存蔬菜,打着绿色有机纯天然非转基因的旗号,但是她忘了,古代的蔬菜都是这样啊。

而苏丹宁卖的那些花了大价钱弄来的瓜果海鲜呢,也并没有多少人买,因为贵啊!尽管苏丹宁打着有营养,优选品种,吃了长个,吃了变美的奇效,可这买家都是村里人啊,吃饱就行了,有营养?有营养能怎样?能让我多干一个时辰活儿,多赚一钱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