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女致富:捡个相公来种田 第四百四十七章诗

“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还是等到他了是吗?”

“是的。”耿启鹏露出一个孩童般的笑容说道:“你应该猜不到吧,那时已经过整整一年了,第二年冬天,我依旧每日照例去他家门口询问,这次,门竟是开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卫公。”

“他长什么样?”苏丹宁迫不及待地问道。

耿启鹏想了想说道:“当时的卫公,怎么说呢,已经奄奄一息了。”

苏丹宁瞪大眼睛问道:“为什么?”

“卫公整个人瘦的皮包骨了,眼窝两颊深陷,头发乱糟糟的,衣衫褴褛,老实说,第一眼我以为这人可能是过路的乞丐。”

“是饿成这样的吗?”

“是的。”耿启鹏说道:“我也是后来得知,他当时已经身无分文了,一开口便问我:“你是来找我的吗?”

“我,我找卫秦公子,不知您……”

“我便是。”男子立马说道:“你不是想要我的真迹吗?我现在给你写,你能给我多少钱?”

“……这,您就是卫公子?”耿启鹏显然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个破烂不堪的人就是他一直梦寐以求渴望见到的卫公?

男子也没有多解释,只是对耿启鹏说道:“你随我来。”说着领着他进了院子。

耿启鹏将信将疑地进去了,就算见不到卫公本人,见见他平时的生活住所也不错。

一进门,便见屋子里乱糟糟的,地上全是写完后随手一扔的宣纸,洒落的笔墨溅的到处都是,每走一步都会踩到纸,成堆成堆地积在一起,耿启鹏无从下脚,只好将地上的纸都捡起来,竟是发现每张纸上的诗都是绝佳,不由得一张一张捡起来看。

屋子里只有一个已经不知熄火了多久的炉子和一张废旧的桌子,桌子上放着已经干透了的毛笔,男子拿着毛笔在纸上写了写,没水了。

耿启鹏连忙问道:“这些诗,都是你写的?”

男子点了点头。

耿启鹏终于愿意相信眼前这个落魄不堪的人,就是那个大诗人卫秦,不由得心生敬意,忙说道:“可否将这些都给我,我愿意出任何价钱。”

卫秦看着这些纸,说道:“可以,你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只有给我足够的钱就行了。”

苏丹宁听到这,说道:“这就是你们相识的原因?因为他当时已经快饿死了,所以愿意将自己的真迹都卖出去?”

耿启鹏说道:“是的,当时我兴奋至极,专门回了躺家找了些人把这些诗集全部运回去,我给了卫公丰厚的银两,当时家里人都很不解,觉得我这是糟蹋钱,只有我知道,这些诗集乃是人间瑰宝,花点钱就能得到,明明是我赚了。”耿启鹏说着露出一个自豪的表情。

“那这之后呢,你们就成了好朋友?”

“好朋友说不上吧,卫公对所有与他交好的人都一个样,我也不敢说能成为他的朋友。总之这之后卫公拿着那笔钱,在岭南城最豪华的地段置办了豪宅,并且穷尽奢侈的买了许多东西,每天都会花钱请舞女歌姬来助兴他的酒会。”

“酒会?”苏丹宁狐疑道。

“就是请一些名流文人齐至家中喝酒聊天,卫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整日饮酒,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荒淫度日。”

苏丹宁说道:“这之后你偶尔也会去拜访,他便与你说起了从前,当初是怎么认识苏迦南的?”

“嗯。”耿启鹏点点头说道:“他告诉我自己从山上下来后就感觉对人生失去了希望,郁郁不得志,他将所有对于苏迦南的感情都倾洒至诗里,直到快被饿死的那一天,他突然觉得,既然这个世界如此无情,那他又何必专情?”

“然后便堕落了?”

“堕落?我不知道算不算,反正他至今三十岁仍未婚娶,但我每次去找他时,他身边总伴着各色佳人,并且一直是醉醺醺的,仿佛从未清醒过。他这时也会写一些诗,但都是有富商大贾花重金恳求他写一首,他才会提笔,这些时我也没看过,只偶尔会听他念起一两句,依然是佳句,但又总觉得少了什么,比起他刚下山时写的诗,还算不上好。”

苏丹宁说道:“大概是心被伤透了吧,也顾不得其他了。”

耿启鹏沉思着没有说话,待苏丹宁的伤口清洗干净,两人重新回到了马车上,继续向兰亭进发。

耿启鹏又问她那个店员到底是如何说的?

苏丹宁想了想,说道:“反正就说他有个朋友叫卫秦,那卫秦是个大才子,每日会在淮岭兰亭抚琴,反正就是吹嘘了他一顿啦,我竟是不知,他就是卫之玄。”

“就说了这些?也没对你说过这卫秦的艺名?”

“没有,要是说了我肯定立马就让他带我来啦。”

耿启鹏点点头,又问道:“你那朋友,叫什么名字?”

“阿森。”

“阿森……”耿启鹏在嘴里仔细咀嚼着这个名字,搜遍脑海也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禁有些失望的说道:“定是他借用卫公的名号吹嘘一顿罢了,不过,他又是怎知卫公在兰亭抚琴的事情的,这件事发生在十五年前,他在淮岭第一次遇见苏迦南之时,当时为了追求她,便日日在兰亭抚琴,这些事,卫公只与我提起过。”

苏丹宁心里一顿,这件事情,是那个青衣女子说起的,她又是如何知道的?

耿启鹏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不禁感叹道:“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倒是对你那朋友更感兴趣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他们将先前那辆马车扔下,共乘一辆马车,耿启鹏在外面驾车,苏丹宁在里面坐着。

走了也不知道多久,苏丹宁发现他们还是在山中漫无目的地闲绕着,不禁掀开帘子问道:“怎的还没到?这都走了快一个时辰了罢?”

却见耿启鹏有些窘迫地说道:“可能是迷路了罢,上山前我问好了的,衡水最南面的落云观一路往上,便是兰亭,这走了这么久,别说亭子了,什么也没碰到,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