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之太监皇夫 第57节

话音落下,殿里鸦雀无声,文武大臣们都噤若寒蝉。

周昌邑出列,面色严峻道:“这已是西南的第二道防线,朝廷派去支援的五万大军,加上本就有的五万,还有天险,竟然也这么不堪一击,被吐蕃用十天就攻破了。只剩下临洮、秦州、成州、渭州最后一道关卡,若是再被继续攻陷,盘镐便危如累卵。”

经历过当年盘镐陷落的礼部尚书突然走了出来,花白的胡子颤巍巍抖着:“吐蕃之勇不减当年,老臣请陛下准备撤离京都,退至陕州,再图退敌,陛下安危为重。”

“是啊,陛下,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除了凤耀灵竟然全部都附议,商凌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即看向苏伯玉:“阿兄是何意思?”

苏伯玉闻言恭敬走到了殿下,没直接回答,转而问凤耀灵:“凤相一直不曾发表看法,不知对当前局势如何看?”

商凌月当即转向凤耀灵。

凤耀灵这才出列肃然道:“吐蕃这次屡破我军,势如破竹,气势彪盛,我军却屡战屡败,军威扫地,军心涣散,短期内要重聚军心非有一次胜战不可。但是现在西南军已损失惨重,从他处调兵非一日可到,临洮守军能否坚持到那日臣不敢妄言,万无一失起见,臣也请陛下暂时带着皇子避退陕州,陕州地据黄河天险,届时若吐蕃当真长驱直入盘镐,我们进还可攻退也可守,不至于失了主动。”

话音落下,朝臣们纷纷都符合:“是啊,陛下。”“还请陛下三思!”

苏伯玉此时才出声:“臣也同意凤相的看法,请陛下定夺。”

商凌月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边倒的要退离,站起皱眉环视了整个朝堂一圈:“你们都在这劝朕将盘镐拱手让给吐蕃,说得好听是以退为进,可实际就是被人打得狼狈败逃,还要弃盘镐的百姓于不顾!荒唐!退朝,此事再议!凤耀灵,下朝后到紫宸殿见朕。”

说完她拂袖转身离开,也不管朝臣们在后面“陛下三思”“陛下!”的劝谏,苏伯玉跟上。

紫宸殿,凤耀灵到后:“陛下是想知道臣为何也劝你退离吗?”

商凌月不解问他:“难道帝国的军力当真槽糕到这种地步?你真是此意?不是为了在苏伯玉面前演戏才说的?”

凤耀灵道:“臣不是做戏。苏朝恩掌权这些年,良臣武将悉数被杀,但凡留下者都是不成气候的阿谀奉承之辈,苏伯玉□□后虽力除弊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时半刻能改变。偏巧帝国又蝗灾瘟疫接连发生,吐蕃狼子野心,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入侵的好时机。这次临洮等州根本守不住,臣刚在朝堂上没有这么说只是不愿乱了大臣们的心,第三道防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攻破,吐蕃大军很快会逼近盘镐,必须尽快撤离,日后再想办法收回失地。”

商凌月闻言皱眉道:“可以调遣阿史那逻鶻的军队去抗敌。”

凤耀灵叹了口气:“奉义郡王的军队是为了帮陛下日后□□用,不可擅动。否则,我们这次便全部都暴露在苏伯玉眼皮底下了,再无翻身机会,孰轻孰重,还请陛下三思。”

商凌月没想过这点儿,怔住。

凤耀灵继续道:“臣知道陛下以百姓国土为重,可非常之时,不得不有所取舍。暂时失去西南一隅,盘镐等地,日后还可以调遣辽东等地的其他军队收复,可若此时动了阿史那逻鶻的军队,便再无机会与苏伯玉抗衡。且失地臣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收回。

这次吐蕃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但其长途奔袭,一旦深入我帝国腹地,生活习惯气候等各方面难以适应,便会转优势为劣势,必不能在盘镐久留,届时调遣他军乘机全力攻杀,必能杀退吐蕃。”

商凌月闻言,垂下眼帘叹了口气:“你说的对,可我过不了心里那关,我们本来可以阻挡吐蕃继续深入,却自动放弃,你让我如何说服自己?如果不能保护百姓,朕就是夺回了这个皇权又有何意义?”

凤耀灵道:“陛下忘了臣在朝堂上说的话,我们并非主动放弃。奉义郡王远在云中城,纵使下令调军前往西南,没有十天半个月赶不到,临洮守军是否能守到那时还都是未知数,若等不到,盘镐依然会陷入危险中,我们赌不起,乘着现在还有时间,可以诏令百姓一同撤离,将损失降到最低。”

商凌月最担心的就是京都的百姓,听到这里,诧异问:“能让他们一起撤离?”

凤耀灵眸光暗凝,颔首:“能。”

商凌月最不能说服自己的地方在这里,闻言松了口气:“那就好。”

凤耀灵道:“臣这就下去安排诸事。”

商凌月颔首:“去吧。”

安仁殿,告退离开紫宸殿的凤耀灵并没有去,反而是到了此处。

苏伯玉听到他主动来见,起身相迎,引他入了后堂,笑道:“不知凤相来见所为何事?”

☆、第102章 商苏夜谈

凤耀灵开门见山道:“为了让陛下撤离盘镐。”

苏伯玉闻言,笑了笑:“凤相应当已经说服陛下了,找我怎会还是此事?”

凤耀灵无奈叹了口气:“说服是说服了,但是我对陛下说了谎,还希望统军能帮个忙。”

苏伯玉诧异,请他坐下:“凤相请讲。”

凤耀灵道:“陛下担心盘镐百姓安危,不愿撤离,我便骗陛下能下令让百姓们一同撤,统军明白这不可能,希望统军一同隐瞒,不要让陛下知道真相。”

苏伯玉闻言,点点头:“确实如此,凤相倒是跟我想到一处去了。”

凤耀灵抬眸笑看他:“那统军可答应帮这个忙?”

苏伯玉已然明白他要让他做什么:“份内之事,凤相不必说帮忙。”

凤耀灵起身抱拳笑道:“凤某这便放心了,不再打扰统军,凤某告退。”

苏伯玉亲自送了他出门,目送他消失在视线中,眯了眯眼返回去了安仁殿,周昌邑诧异见他这么早来,赶紧命人端了茶给他,问:“退守陕州的安排写好了?”

“还没有。”苏伯玉接过坐到贵妃榻上低头喝着茶,周昌邑将他的披风递给太监,便站在贵妃榻后面,给他揉着肩颈。

周昌邑手下所感肌肉紧绷不畅,劳累非常所致,一时只觉心疼,恨恨斥了一句:“吐蕃赞普还真是会挑时候入侵,我们的计划都被它打乱了,今日看小皇帝不想退出盘镐,也不看什么时候,还恣意妄为。”

苏伯玉告知他:“凤耀灵已经说服她了。”

周昌邑哼了一声,不满依然不减:“要不是她还有用,我们带着小皇子离开,她既然想留就让她留下,不知好歹,现在是什么时候,还容得她耍小性子。”

苏伯玉将茶杯交给身前的小太监,反手轻按了下他的手:“你对她如此不满,我反倒不敢把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了。”

周昌邑手一顿,无奈绕到前方,与他并排坐下:“我说的是事实,哪儿来得不满。凤耀灵也是糊涂,她有什么好,竟然非得辅佐她,放着一条光明大道不走,偏偏跟我们作对。”

苏伯玉笑瞥他一眼:“仅仅她有皇家血统这个理由就够了。时间紧迫,不必再议论此事,我有要事交给你去办,收拾一下,下午关城门前即刻出京。”

周昌邑怔了下:“什么事这么急?”

苏伯玉从怀里拿出一道令牌和信交给他:“你立即出京调军,按照信上所写去做。”

周昌邑皱眉:“你要做什么?”

苏伯玉起身轻按他的肩膀:“都在信上写着,时间紧急,不可再耽搁,立即去办。”

周昌邑看他面色严肃,也不再问,答应道:“嗯。”

晚上,已经过了丑时,而往日此时都会回来的苏伯玉还没有出现,商凌月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时睁眼看看滴漏,时间一点一滴流逝,披衣坐起,看孩子睡得熟,放心穿鞋更衣离开了卧房,让芮娘入房照看孩子,便带着刘常等人离开了紫宸殿。

安仁殿后殿内,苏伯玉只见眼前突然悄无声息出现了一道黑影,抬起了头,只见是,怔了一怔,当即放下笔,不动声色阖住了正在写的折子,扶着案几站起:“深更半夜的,你怎么来这里了?”

商凌月没理会他,反而蹲下拿起了案几上他刚写的折子,苏伯玉刚想阻止,她又抬起了眼,目光复杂凝视他:“若不是我突然来,也不会发现凤耀灵要和你联合起来骗我!”说完她攥紧了折子,便走到一旁的灯柱下打开看去。

苏伯玉看着她瘦弱的背影,绕过案几到了她旁边,用手覆住了折子上的字,商凌月皱眉转眸,苏伯玉凝视她:“不必看了,我说给你听。”

商凌月看他双眼全是血丝,心里的一点儿怨气怎么也发不起来,气闷阖住了折子:“先不说了,你也休息吧,我见你不在,才来看看,也没让人通报。”

苏伯玉闻言眼里浮现丝笑意,抬起另一只手,握住了她的手:“是么?”

商凌月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嘴快全说了,脸一红,歪头避开他的视线:“不是。”欲要抽出拿着奏折的手,却被他紧紧握着,不得解脱。

苏伯玉看她蔓延到脖颈的羞红,笑松开了手,商凌月急收回手,却不料苏伯玉又拦腰搂她入怀,继而埋在她脖颈间,商凌月感觉到他将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了身上,不由就伸手将他抱住,想要支撑他,也忘了刚才不高兴。

苏伯玉抱着她,在她发间深深嗅了下,才低沉道:“撤离的事安排不完,我睡不安稳,吐蕃大军不日就会攻到盘镐,必须尽快撤离。”

商凌月闻言叹了口气:“我知道。”

苏伯玉这才抬起头,抚着她的发丝道:“至于凤耀灵骗你,我本打算安排好后找你谈此事。”

商凌月怔住。

苏伯玉拉起她的手,牵着坐到了房内的软榻上,凝视她道:“一旦百姓知道吐蕃攻入,势必引起混乱,届时吐蕃还未攻到盘镐,我们便自毁长城,这才是真正把盘镐拱手让给它们,也会让吐蕃事先得了消息,对撤离不利。因此撤退要秘密进行,盘镐必须像你还在一样。凤耀灵骗你是不忍你承受真相之痛,他不想改变你仁爱以百姓为重的一片赤子之心。”

商凌月听罢沉默了,良久后苦笑了笑:“他想多了,现如今,还有什么我不能承受的,我不怕真相,再残酷的真相我都承受得起。未经尘烟的赤子之心算什么赤子之心。”

苏伯玉握紧了她的手:“若是你和病儿出了事,这天下届时就不单单是吐蕃和帝国双方的战争,而是四面八方外患迭起,内斗不息,全国百姓都将处于战火兵燹中,没有一地能幸免。”

商凌月垂下眼帘点点头:“这道理我懂。”

苏伯玉道:“两害相较取其轻。”

商凌月闻言转眸看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

苏伯玉摇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没有时间调动军队,只能以退为进。”

商凌月沉默无言,良久后叹了口气:“我知道了,你和凤耀灵安排吧,我听你们的。”

凤府,凤耀灵回去后,当即奋笔疾书写了密信交给书童:“立即飞鸽传书给云中城。”

两日后,云中城都护府书房,阿史那毗伽手中拿着一张纸条,疾步进入:“父王,凤相的书信。”

正在试拉弓箭的阿史那逻鶻抬头看了他一眼:“读。”

阿史那毗伽展开,见只是:“外侵当头,放弃计划,再寻时机。”他没想到会这样,本还以为可能是让他们出兵的消息,失望望向阿史那逻鶻:“父王?凤相是不是糊涂了?国难当头,他为何阻止我们出兵?”

阿史那逻鶻刚来开弓弦,闻言一松手,单弦剧震,声音嗡嗡:“派人传赤木勒!”

片刻后,赤木勒进来:“属下见过王爷。”

阿史那毗伽当即将密信的内容告诉了他:“赤木勒叔叔,这凤相是怎么想的?”

赤木勒看沉吟片刻,本就很小的豆豆眼一眯,看向阿史那逻鶻:“凤相自然是不希望我们现在出兵击退吐蕃大军消耗战力,反倒便宜了苏伯玉。西南一旦落入吐蕃手中,盘镐失陷也是迟早的事,届时皇帝陛下退居陕州,再图后事,收复失地的事情自然由苏伯玉来做,彼时损耗的就是他的战力,待其彻底收复失地兵疲力竭,便是我们真正的出兵时机。凤相深谋远虑,必然是怕郡王关心西南战事,冒然发兵支援,坏了大计。”

阿史那毗伽骤然急了,看向阿史那逻鶻:“父王!我们怎能为了一己私利,置西南于不顾。云中城距离西南最近,此时发兵支援,必能再他们突破临洮前赶到,将其打退。”

赤木勒转眸看向他:“小郡王所言有理,但是郡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西南有边患,我西北又何尝没有隐忧。西突厥早已对云中城虎视眈眈,他们一直不敢放肆皆是因为云中城有你父王坐镇,若郡王此行率军支援,西突厥一定敢出兵犯境,届时我们腹背受敌,解不了西南的燃眉之急,反而给帝国边境局势雪上加霜,给陛下添了乱子,更让苏伯玉有机可寻,治你父王个擅动军队之罪。不见陛下虎符,云中城的军队是不能动的。”

阿史那毗伽僵住,拍了下脑门:“我怎么把这给忘了。”

可想起一事,他急得看向阿史那逻鶻:“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吐蕃长驱直入,一路畅通的攻入盘镐么?父王不要忘了妹妹还在那里。”

阿史那逻鶻抬起碧眸看向她:“陛下不会让她有事,不必担心。”

赤木勒附和道:“是啊,小郡王,除了陛下,郡主还有凤相看顾,你父王离开前就把郡主托付给了他。”

阿史那毗伽这才放松下来,但心头总是不得安宁,不由在房里来来回回踱着步。

阿史那逻鶻和赤木勒则走到了北墙悬挂的地图边,沉默看着。

☆、第103章 伤心别离

良久后,阿史那毗伽疾步走到了他们跟前:“父王,赤木勒叔叔,我心里乱得很,现在这种情势,陛下也许会跟当年的代宗皇帝一样,退到陕州,届时陛下和小妹可是都在苏伯玉的爪牙下,兵荒马乱的万一出个什么事如何是好?现在和之前的在情势可完全不同,苏伯玉当真就会像你们所料那样收复失地吗?依我看,他完全有可能放弃失地,只据守握在手中的州郡,然后乘着乱世自立为王,那时候陛下哪里还是陛下,凤相一介书生又能做什么,他们都自身难保,谈何保护小妹?”

赤木勒怔了下,看向阿史那逻鶻:“小郡王所言也不是没有可能。凤相的安排并没有把这种情况算进去,到那个时候各地纷纷效仿苏伯玉自立为皇,天下大乱,我们按兵不动的意义也没有了,这是最坏的结果。”

阿史那逻鶻闻言骤然皱眉:“本王怎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阿史那毗伽看他似乎受了触动,没想到自己一时情绪激动想到的话影响到了他,他当即问:“那我们能做些什么,父王?凤相也不见得就算无遗策,当年房相和父王也都是商量着做事,父王自然也有决策权,不一定事事都要以凤相为准。凤相思虑出现漏洞,父王本就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