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怎敌她千娇百媚 第143节

陆昀看一眼罗令妤。

他想说什么,但目中神色保留,略有顾忌。被推到陆显身后的女郎却勾唇,对他微微一笑:“夫君放心吧,我会帮二哥的。”

“……也不必帮得太殷勤,”陆昀想到了陆二郎梦中罗令妤流产的事件,心脏骤促,猜那说不定正是此晚会发生的事,他忍不住嘱咐她,“令妤,最先顾好自己。”

罗令妤怔愣一下后,快速反应过来,她含笑点头。夫妻二人最后望一眼,陆二郎留在原地,其他郎君跟着陆三郎和陈王,向府外走去。

“怎么回事?”看到大批陆家儿郎出府,观礼宾客们急了,“到底发生何事,为何不让我等离开?陆家莫非要软禁我等?”

陆二郎回神,连忙去宽慰各位客人,并给人解释。

女眷那边也是同样慌乱,罗令妤目送陆昀离开后,就回去了灯火通达处。婚房布置喜庆又精致,新嫁娘已经放下了却扇,满目慌张地站到了婆婆陆夫人身边。

罗令妤进舍,陆老夫人等女眷连忙派侍女来请。

罗令妤安抚好女眷,从舍中出去,见露天府宅仍然乱糟糟的。私兵镇压,陆二郎辛苦地一一解释,但外头爆炸声更多,陆家不许人离开的决策,看起来更让人心慌。

有人便喊着:“我等生死与你何关?放我们走!不许我们离开,陆家到底筹谋什么?!”

陆显好声好气:“外面战火……”

“说得不错,”罗令妤走了过来,站到陆显身后,向对面那位涨红脸的客人微笑致意,并抻陆显,“二哥何必拦着人不许人出去?客人若想走,走便是了。我陆家也不能关人啊。”

陆二郎急:“弟妹你!”

罗令妤不理会好心肠的陆二郎,对那些要闹着走的人均是点头,笑意婉婉。她客气礼貌,陆二郎不许人走,她让私兵退开,大大方方地送人离开陆宅。客人们这时为她态度所惑,一时间又踟蹰。有些人仍想走,另一些人却不再提要出去了。

眼看真的有客人离去,陆二郎不悦:“表妹,你做什么?三郎离开前,是这样嘱咐你的么?”

罗令妤哼了一声,满不在乎:“二哥你关着人不让人走,你是好心,人家却以为你是要软禁。不如让他们自己出去看情况。有本事的平安回自己家去,为我们减轻负担;没本事的灰溜溜回来,对我们道谢。两得其所,多好。”

陆二郎:“……”

他叹口气:“表妹,你呀……”

小心机甚多。

……

陆二郎和罗令妤各自在陆家帮助安顿后宅,建业城中大小街巷,布满了北国军人所扮的流民。他们一开始放火烧城,四处引动暴乱。京兆尹的巡逻军最先察觉,要前来镇压时,京兆府尹收到了赵王殿下后宅失火,需要京兆尹的军队帮忙熄火。

京兆府尹迟疑,两相都不愿得罪,只能分兵。如此一分兵,北国军人所扮的流民好似人数都又增加了许多,压着京兆尹,完全不将对方当回事!

月明星稀,当是攻占建业的大好机会!任何薄弱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但这批敌军只抢占先机,很快,他们迎来了真正的对手——陈王所率领的真正可以打仗的大司马名下的军队!

大批军队调入城中,掩在巷中,静待此夜已久!

刘俶,陆昀,与其他郎君们分开,军队分流,应战大街小巷中藏匿的敌军。兵器交戈,冰凉寒光如刺,头顶明月处,云层渐暗,流动极快。

敌军急了:“弟兄们杀!我们没有后退的机会了!”

陆昀冷静的:“顶住。堵住他们的路。”

陆昀长眉压眼:“来人,数他们的人数,是否与先前流民记录的,失踪的人对得上。”

刘俶口吃,幸而军令短。他和陆昀配合,言简意赅下,指挥大军如涌,四处寻找落网的敌军。敌军扮作流民攻占建业,刘俶眉头蹙着,总觉得还有什么被自己忽视了——

这些敌军,虽数量多,但莫非他们真的以为没有外应,凭他们就能攻占建业么?

除非、除非……他们有外应,或者目标不在此。

刘俶忽然:“不好!”

陆昀挑眉,被刘俶寒目望一眼。刘俶顾不上责怪陆昀,他袍袖扬起,与陆昀擦肩。刘俶反身离开,匆忙无比:“快!寻人,找找皇帝,陛下!找到陛下!”

命令如此明确!

陆昀遗憾的,想刘俶居然反应过来了。唔,不过时间应该已经拖延……

刘俶带兵离开,陆昀仍留原地指挥对敌。陆昀:“继续。数人头!杀!”

立在万军后方指挥,青年郎君眉峰间神色冷然,巍峨不动。他和刘俶所想不同。刘俶无争帝位之心,是以做事总是步步退让,只求稳妥,不求功绩;但是陆昀却不愿意刘俶再这样退让下去。

步步退,只会退到被人当作病猫除掉那一步。

与其最后总是要走谋反这一条路,不如从一开始就铺一条康庄大道!

……

是夜漫长无比,京兆尹的兵马被拖,迟迟不来,因赵王后院今晚,出了太多的事。

率兵与敌大战,陆昀带人转移,给出最新的命令:“与陈王殿下联系,找陛下!”

若能先于陈王找到陛下,杀掉那个碍事的老头子。这局面,才铺的更有意思。

……

南国皇帝离开陆府,并没有多逗留,便坐上车,浩浩荡荡地回去太初宫。不想,乌云遮月,异变突发!

前路被挡,回宫仪仗队遭遇敌军。敌军从两边街巷跳出,冲向皇帝的仪仗队。仪仗队队长大声呼唤,对方却听若未听,直接动手杀人!

“啊——”惨叫声不绝!

北国人:“抓住那个狗皇帝,别让他跑了!”

老皇帝惊慌,急促下车,被宦官护着躲避离开。一路逃亡,护送的扈从和宦官不断死掉。躲入一个巷中,最后一个宦官倒地身亡,身后追逐的脚步声不停,老皇帝的手怕得猛烈颤抖。顾不上皇帝的尊严,老头子一步一喘,满头大汗。身后却传来女子呼救声:“陛下、陛下!等等妾身……”

老皇帝好歹记着自己那个北国公主出身的后妃,他心中叫着麻烦,却步子缓了一下。老头子一手扶墙,一手小心向后方招呼:“过来……啊你!”

他那美丽的,年轻的后妃过来了。不光过来,北国公主还领路,她袍袖如云飞扬,身后大批北国军队,被她领来,与南国皇帝碰面。

南国皇帝骇然,转头要跑,他身后,墙上跳下一个穿灰色武袍的少年郎!少年郎身如猛虎下山,威武不凡。他手中剑劈下,如劈山河,气势雄壮,将老皇帝前逃的路劈断。

他手里的剑横在了老皇帝脖子上。

越子寒冷声:“跟我走。”

他振臂一挥,身后的军队跟上,护送他出城,带这个老头子离开。南国皇帝轻而易举落网,惹天下人耻笑。老头子脸涨得发紫,他被少年郎拖拽住,如麻袋般被人颠簸扔摔。他破口大骂:“贱人!你这个贱人!朕竟然相信了你这个贱人……”

北国公主漠然的,听着老皇帝渐离她远去的声音,一声冷笑。

一个老头子而已……

她转身,却忽然定睛,浑身血液僵住。因为她身后幽巷,微蓝夜光下,陆昀立在那里。

北国公主颤声:“你……看到陛下……”

陆昀:“什么陛下?不曾看到。来人,抓住这位公主!让人去太初宫,询问为何这位公主还不曾回去,陛下为何不与这位公主在一起。”

北国公主:“……”

茫然一下,她后反应过来。陆三郎,不急着救皇帝陛下,或者说……他巴不得皇帝陛下死了。他急着的,是为今晚的事,找个替罪羊。

……

陆昀又成功为敌军带走老皇帝拖延了时间。越子寒和流民奋力冲杀,一径扑纵向城门。他们在城门口大战,死伤半数后,带着头脑昏昏的老皇帝出了城。

老皇帝怒吼:“放开朕!来人,救朕——”

寒风呼啸,凉意从心底扎过。偌大的建业城,四处失火,四方战争,却无一人前来陛下身边救他。老皇帝渐心中悲凉,被越子寒带出了城,他知道自己的希望越来越低。

恐怕他要沦为南国的羞耻了。

突然间,天地间震动由远而近。越子寒等擒拿老皇帝逃出城的北国军人抬头,看到披星载月,铁马破河,浩瀚如星光坠地的大军由远而来。

越子寒目中渐凝,扣住老皇帝的手用力。

老皇帝老眼昏花,却努力辩了一下,当即激动:“是我南国军队,是我南国……!”

仓促闭嘴,两军照面。老皇帝认出了为首的带兵将军,少年气势炬赫,骑在马上俯眼而望,正是衡阳王刘慕——

兄弟二人对望,一年老体弱,一仍是少年之躯。

仿若时光流转,先帝曾经的为难,再次摆在眼前:选帝位,到底是选获得了士族豪门支持的长子,还是自己最喜欢的幼子?

……

多少年过去,当幼子频频被自己的兄长坑害,面对兄长遇难,他是会救,还是会冷眼旁观。连老皇帝的亲儿子都在算计老皇帝时,衡阳王刘慕,会如何选择?

老皇帝满心绝望!

第141章

冰冷寒锐的黑夜, 浓雾冷霜重叠如水般浮动。城墙相隔,城中内战正酣,城外衡阳王带兵马破雾而出, 与挟持老皇帝出都的越子寒一行人迎上。

刘慕短瞬的惊诧后很快镇定,看出了建业城中有变,他的皇兄成了战利品。越子寒等人赫然拔剑,将南国皇帝守在最后方,越子寒立在最前方, 全身肌肉紧绷, 凝视那对面骑在马上的威武郡王。

刘慕也带着兵, 但他回都, 自然不可能千军万马回来。朝廷只许他带自己的亲信, 刘慕亲信数十人, 还包括坐着马车、气喘吁吁在后赶路的孔先生这位门客。

而对面挟持皇帝的人, 同样数十人。竟有胆子在建业带走皇帝, 这些人除了有内应, 自身武功应当也极高。算下来, 想要救皇帝,刘慕自己也得牺牲。

衡阳王迅速判断完形势, 再与那头发乱蓬、白胡拉碴的皇帝视线对上。一时间, 这对年龄几乎差了一辈的兄弟,心中都升起荒芜感。

老皇帝脸色青青白白, 尴尬、难堪、愤怒等色一瞬而过。但是被越子寒掐住喉咙, 老皇帝被死亡阴影笼罩, 他拼命地发出求救信号:“救朕!快救朕——他们是北国乱党,不要让他们得逞!”

“如果南国皇帝被掳至北国,我南国还有何颜面?”

刘慕面色绷起,眼底神色猛颤。

老皇帝见他似乎心动,自己心里也突兀地生起了期望。他迫切唤醒自己和这位少年郡王的兄弟之情——

“阿慕,救我啊!我是你兄长!你唯一的皇兄啊!父皇薨前,嘱咐我们兄弟二人互相扶持,共守南国!”

“阿慕,阿慕你不记得了么?你小时候,都是兄长带大你的啊。你想要什么兄长都给你什么……阿慕,救我!”

刘慕眸子猛缩,持着缰绳的手背,青筋嶙峋跳起,映着他绷得快要撕裂般的面容。沉默片刻,敌我双方对峙,矛盾一触即发之时,刘慕俯着眼:“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老皇帝忽然一滞,胸口如被石砸:“……!”

刘慕重复一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首诗,是皇兄曾教给我的,皇兄你还记得这些么?”

……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而那少时的记忆,则如一生一世般永远铭记。

先皇长寿,现在的南国皇帝还做太子时,熬了四十几年,都没熬到老皇帝去世,反而先熬到了老皇帝给自己生了个弟弟。

老年得子,在刘慕出生前,距离他上一个兄长已经过去了快十年。由此刘慕一出生,先皇便宠爱无比。小儿还未长大,就先封了王。

而现在的老皇帝,不管是出于讨好自己父皇的目的,还是真的喜欢幼弟,他对刘慕非常疼宠。将刘慕当儿子一般养大,甚至比对儿子更加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