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清穿]三朝太妃 [清穿]三朝太妃 第112节

檀雅手欠揪了揪小姑娘的发髻,笑道:“无冤无仇时,温柔和善良是皆大欢喜,当然,有怨有仇时,另当别论,你不能让别人以为你软弱可欺,那样的话,温柔善良就是错的。”

“我运气挺好,碰到的都是不错的人。”

耐日勒似懂非懂,却还是认真地点头,“娘娘们都是极好的人。”

檀雅看小姑娘一本正经地模样,忍不住发笑,一把将人抱起,“小大人儿似的,跟你额娘小时候一模一样。”

耐日勒不好意思地搂着她的脖子,脸红着小声道:“娘娘,您放我下来吧,耐日勒重。”

“你这哪叫重,还没我屋里的破木头沉呢。”

不止谨太嫔,连其他太妃们偶尔提起,也都是“破木头”、“破木头”地叫,耐日勒还真以为都是破木头,后来经过闻柳姑姑说明,才知道有些比金银珠宝都值钱,而谨太嫔提溜着简直不要太随意……

耐日勒望向周围,感受着这个高度带来的新视野,嘴角翘起,偷偷美滋滋,然后很快,又有些心事。

她的小心事,直到回到西二所,才跟额娘提起:“额娘,太妃们明年开春搬出宫,耐日勒怎么办?”

伽珞毫不犹豫道:“当然是一起去。”

耐日勒咬住嘴唇,有些纠结:“我去畅春园,就不能常常见到阿玛额娘了吧?”

伽珞好笑:“为何不能?你是亲王嫡女,畅春园离得也不远,读书又不是圈禁,只要上下安排好,与在安寿宫没有两样。”

“真的吗?”耐日勒惊喜,“女儿还以为……”

“以为什么?”伽珞摸摸女儿的头,“你不想跟着太妃们学习吗?”

耐日勒此时心事尽解,欢快地话痨起来:“女儿喜欢太妃们,她们知道好多事情啊,还会做好多东西,又厉害又有趣,上次阿玛考较大哥和哥哥文章,耐日勒也答出来了,阿玛还夸耐日勒了呢……”

耐日勒脸上泛起小小的得意,“我都没感觉跟太妃们学习累,好像都是在玩儿,可阿玛说我进步极大。”

伽珞闻言,高兴的同时稍稍有些遗憾,当初茉雅奇请太妃们给弘昽启蒙,她还顾忌颇多,若永琏也跟在太妃们身边几年,恐怕也能这般快乐吧……

耐日勒不知道额娘在想什么,将她先前从谨太嫔那儿听来的话复述给额娘听,不解地问:“温柔和善良不是好的吗?为什么娘娘又说不好呢?”

“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温柔善待。”伽珞眼神柔和,嘴里则是断然道,“对这种人温柔和善良,如同好心喂了畜生,未免真心被糟蹋,某些时候区别对待极有必要。”

耐日勒想了想,道:“对耐日勒好的人,要回报;跟耐日勒无冤无仇的人,也要善待;如果有人对耐日勒不好,耐日勒也不能委屈自己。是这样吗,额娘?”

伽珞点头,“我们耐日勒会是个有教养的姑娘,也会被善待。”

耐日勒轻快地点头。

她回到安寿宫后,檀雅便看出小姑娘心情不错,还跟宣太妃她们说:“小姑娘还是跟额娘亲近,这一出一回,脸上又有笑模样了。”

定太妃盯着她的手,提醒:“专心些,你这手劲儿,别再一走神伤到娘娘。”

檀雅嘴上说“不会”,眼睛却紧盯着手底下宣太妃的腰,小心翼翼地按摩,她手劲儿大,跟太医学了按摩的手法,按起来比宫女们轻松,因此只要无事,都是她亲自来。

又是一个小技能呢,檀雅觉得她总有一天能厉害上天。

不过现在嘛,上天是不可能的,她这个代宫主还得为太妃们服务,提前计划好搬宫以及搬到畅春园后众人的住处问题。

此时已经十一月,明年开春才能搬,檀雅便趁着这段时间,让太妃们各自将要带走的东西列单子统计好,然后又让她们按照关系和喜好来跟她说想和谁一起住,她这边好酌情安排。

按照雍正划出的区域,太妃们总共有五处大院落可居,其中每处院落又因院落大小格局又不同数量的屋子,需得合理规划。

而找老伙伴儿一起住,是相当容易的事儿,关系好的凑一块儿问一嘴“要不要住在一起”,另一边一同意,合住便确定下来。

佟佳皇贵太妃现在只想养生,不想再住在水边,又想安静,因此决定住在孝惠章皇后曾经住过的院子;檀雅她们曾经住过的院子也是进可攻退可守……不是,离哪儿都近,也不打算变动。

剩下三处,到后来竟然两个院子都没住满,檀雅还问她们有些人想不想单独住,有空闲地方,可好多人都不愿意,嫌一个人没意思。

檀雅能咋办呢,那就当活动室吧,空着也是空着,有个人气儿省得荒废,正好水榭那里有一处不小的平台,可以给爱唱戏的太妃们挂帐幔。

这些一条条一项项简洁明了地统计好,檀雅便呈给佟佳皇贵太妃看,佟佳皇贵太妃迅速看完,颔首表示认可,随后对耐日勒道:“谨嫔这利落劲儿,你也好好学学,你自个儿轻松,旁人也轻松。”

耐日勒认真答应,“耐日勒一定会好好学。”

佟佳皇贵太妃又看了看那纸上内容,想起檀雅管账也不费力,随口感叹道:“怪道皇上那般信重胤祜,伽珞、茉雅奇她们管家理事也都不费事,可见他们都习得了你的本事。”

什么本事?怎么更有效地偷懒吗?檀雅再厚脸皮,也教佟佳皇贵太妃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领着耐日勒告退。

今年的春节,太妃们过得都有些躁动,心里想着念着都是畅春园,谁都没心情好好过年,毕竟除了证明她们又老一岁,完全没有畅春园有吸引力。

年后,檀雅最后去确认一遍太妃们要带走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划去大量没必要的物件儿,又在她们的歪缠下将自己划下的道道勾掉一些,终于到了搬宫的日子。

皇后乌拉那拉氏现在颇有几分不问世事的架势,也特地来到安寿宫为太妃们送行。

檀雅平时多少顾及着她和皇后的品级,并不如何随意,此时却受太妃们的影响,拉着皇后的手,笑眯眯地说:“以后总有机会见面哒。”

胤祜在不远处听到,轻轻咳了一声,提醒他额娘注意收敛。

雍正:“……”

提醒他也听见了。

呵,等他驾崩吧……

第135章

畅春园迅速得到太妃们的一致喜爱, 东西搬进来都顾不上收拾,三五结伴便去四处闲逛,偌大的后湖, 一群人走出去根本见不着影。

檀雅也不管, 只提醒了晚膳时间, 便带着耐日勒整理她们自己的院子。

她们的东西极多,她的木头、书籍话本和苏贵人的各种画作, 全都得分门别类摆放好,除了宣太妃, 从主子到宫侍,没一个闲着的。

初春时节, 早晚还有些冷,刚搬过来的第一日便各自在院子中用膳,佟佳皇贵太妃也直言不用给她请安,是以檀雅考量后,和众人约好三日后一同吃一顿乔迁宴。

晚上檀雅躺在床榻上, 被褥用品都是从安寿宫带过来的,鼻尖都是熟悉的味道,一夜好眠。

畅春园的园景一直有专人打理, 檀雅没有用武之地, 就专注于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主要是为宣太妃。

宣太妃的腰好得极慢, 依旧不良于行,如果好转后坐轮椅出行, 各处门槛都太高, 宫侍们抬轮椅十分不方便, 檀雅便让人准备能供轮椅通过的木板, 做成三角坡度,用时随时搬过来。

木板缓坡并不轻,搬来搬去,其实挺麻烦的,可有宫侍伺候,并不需要檀雅她们亲自动手,这大概就是那么多人努力往上爬的原因,上位者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便利,还有快乐。

畅春园作为京城皇家园林中非常有存在感的一座,太妃们遵圣令搬到此处荣养,并不是流放圈禁,因而各项待遇依旧如宫中一般,还因为远离宫廷,更加不受拘束一些。

虽然她们从前也并没有很拘束,但……

“画舫有些过了吧?”

“谨太嫔娘娘,您不是说可以到湖里唱戏吗?后湖这般大,停一艘船在岸边,到时在船上设座,也能随时听嫔妾们在水榭里唱戏。”

檀雅这才反应过来,是她想差了,说是画舫,随便一艘普通的船,大些稳定些就行,这倒是好办,从前湖那边儿港口上划过来一艘便是,左右也闲置。

这事儿,檀雅跟佟佳皇贵太妃说了一声,便派人去前面吩咐一声,三日后船就驶进后湖,还按照檀雅的要求多加了几个锚固定船,让人走在上面有如履平地之感。

而太妃们搬到畅春园的第一出戏,是在五月底开唱,唱得便是大清荣乐长公主在战场上的风姿,正好漠西快马加鞭送回消息——荣乐长公主平安诞下一子,这一唱,算是应景地遥贺新生之子。

这出戏,成为继当初以卿娘和将军为原型的戏曲之后,太妃们另一个新宠,时不时就要点一出,后来还是那几个唱戏的太妃们唱烦了,非说要创作新作,水榭这才不再日日唱“寻常女埋身宅院间,女将军披铠军阵前……”

太妃们说是尊贵一生,实际也是寻常女,宫廷如囹圄,余生难再出,终结于一座梓宫,至此永恒。

檀雅有时候想,这些女子说脆弱也脆弱,说坚韧亦是极坚韧,她在她们面前,其实没什么好骄傲的,只是幸运一些罢了。

她已经这么幸运,更应该洒脱地面对一切,因此宣太妃让宫侍们找出檀雅和苏贵人给她绣的寝衣时,檀雅神色都没变,还挑自个儿的刺儿,“这都压多少年了,嫔妾和苏贵人重新给您做一件吧。”

宣太妃翻看那件修满佛经的寝衣,并不嫌弃:“民间老人的寿材寿衣也是早早准备好,肯定不如我这寝衣保存的好,不用重做。”

苏贵人仔细看了看那寿衣,也道:“这跟新的没两样,你就别折腾了,你的绣技可能绣不出比这更好的了。”

檀雅轻哼,伸手要去拿那寝衣来看,被宣太妃啪地一下拍开,霎时满眼不可置信和受伤,“娘娘?”

您不爱嫔妾了吗?

宣太妃重新折好寝衣,放回到木盒之中,嫌弃道:“你那手,在碰坏了我的东西。”

檀雅捂胸口,这次是真受伤了,“好难过……”

宣太妃不搭理她,掩唇轻轻打了个哈欠,道:“我累了,你们且先回去吧。”

檀雅那点儿小情绪还没释放出来,彻底堵在那儿,却只能就此罢口,略显郁闷地行礼告退。

苏贵人回去后,也让人将她那件提前做好的寿衣拿出来瞧,仔细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又收起来,还让檀雅也检查一下她那件,免得以后要用时发现有问题。

檀雅无可无不可,任由闻柳听从苏贵人的吩咐去找。

耐日勒不太懂,为什么太妃们能够这么自然地讨论寿衣,她觉得好可怕。

檀雅轻描淡写道:“这是人活一世,必然要走的一步,怕不怕都没人能逃避。”

……

太妃们搬到畅春园,若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便是胤祜来请安变得不方便了,他已经是成年男子,不能随意出入畅春园太妃们的居所,因而是茉雅奇出月子后,时不时带弘昽来拜见太妃们。

茉雅奇又产下一子,比额乐的孩子小些日子,不过都很健康,只是现在还小,不方便带出来,太妃们想要见到,可能要等到明年去。

檀雅就像她先前说得那样,对孩子们有关心,但并不过分关心,因此也没表现出想见小孙子的急迫心情,只好奇地问些外头的事情。

“外祖父和外祖母身体都有些不好,儿媳前几日才跟胤祜抽空去探望过,两位长辈还提起您。”

色赫图·多尔济几年前便已致仕,过了几年清闲生活,年迈而起的病痛也随之找上来,不过夫妻两人相扶持到人生末段,除了年轻时经历丧女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有色赫图氏这个长女数十年未能再见,如今即将寿终正寝,也算是极为圆满了。

“你们若有空闲,便多去看看他们,就当是替额娘尽孝。”

茉雅奇点头,“额娘您放心,胤祜公务繁忙,儿媳也会常去探望。”

“你额娘如何了?”檀雅善解人意道,“你额娘就你一个女儿,不如接到你们身边奉养,若有人说嘴,便说是我的意思,不必多理会。”

茉雅奇意动之余,也有些顾虑:“佟佳家恐怕顾及名声,不会愿意儿媳额娘住过来……”

“若有心,提一提才知道能不能成,不必胡乱猜测。”

茉雅奇点头,笑着道谢:“谢谢额娘。”

“额娘也是将心比心,希望你们过得好。”

“我们还得好几年才能接您回府荣养,想多尽孝都不能。”

檀雅不以为意,“我好着呢,不急着让你们尽孝。”

茉雅奇又说起胤祜最近都是去圆明园当差,皇上体谅他奔波,还专门在园中给他指了住处。

檀雅实在不理解她这语气中的感恩,好些官员在雍正去圆明园避暑时都不用上朝,胤祜还得跟皇帝出外差,这哪里是体谅,压榨还差不多。

不过,“皇上又花光库银了?”

茉雅奇的头小幅度地点了点,小声道:“儿媳帮着算账,去年各地年账到,私库好不容易富盈一些,今年一开年,皇上又都花出去了。改土归流归大清管束的百姓,皇上未免他们再聚合生事,下令他们分流至各地,入籍分地以及第一年耕种的粮种等花销,全都由皇上私库所出。”

“那这可是大花头。”而且绝非一年半载可成之事,“朝廷受得住吗?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库中无银岂不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