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07节

“再打半小时,二对二,进球多的一组算赢。”秦部长看了眼手表,又转向戴誉问,“小戴,你刚才那个球是稳定发挥不?要是能保持这个水平,就跟我一组!”

“试试呗,我还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呐!”戴誉停顿几秒又补充,“不过,我之前是打乒乓球的。”

当初在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上,他得了一个乒乓球第五名。

正好能擦边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夏露那会儿在学生会工作,对这些事门儿清,催着他申报了二级运动员。

他还真挺想跟这三人打球的,不只是锻炼身体的问题。

这几人能跟秦部长一起打球,而且看起来年纪都不小了,估摸着不是研究员就是领导。

“呦呵,老秦,你这是找了个运动健将啊!”绿背心惊讶道。

秦部长拍着戴誉的肩膀说:“这是我们部里今年新分来的助理研究员,也是我们京大的毕业生,叫戴誉。”

而后又为戴誉介绍,绿背心是裴主任,另一位瘦高个是郝处长。

具体是哪个部门的主任和处长并没介绍。

裴主任拍着球说:“我知道这位小戴同志,这些天去食堂打饭时,王师傅提了好几次咱们所里来了个特精神的小伙子。”

“好不容易又凑了一个人,赶紧打球,打完了我今天得早点去办公室。”郝处长催促。

戴誉摸到篮球还挺兴奋的,很快就加入了三位领导的比赛。

秦部长以为他擅长投篮,所以拿到球以后有机会就要传给他,戴誉虽然很长时间没碰篮球了,但是表现还算镇定,篮球交到他手里,五次能有两三次被投进篮筐。

几个人都十分守时,说打半小时就打半小时,时间一到立马收队。

戴誉抹一把脖子上的汗,琢磨着还是打篮球的运动量大,明天得带一条毛巾过来。

几人原地解散,戴誉跟秦部长往第一实验室的方向走,而裴主任和郝处长转个弯去锅炉房冲澡去了。

秦部长边走边问:“进了水上飞机的项目组,感觉怎么样?”

“工作氛围很好,能感觉出来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时间。而且这个项目算是我目前跟过的最大的项目了,以前我只负责设计,如果这个能跟到交付阶段就好了。”戴誉实话实说。

“你之前不是参与过‘0’号机的设计嘛,那个项目的规模和意义也很不一般。”

“设计‘0’号机的时候,我才上大学一年级,那时候只能参与到设计定稿这一步,对于它的后续发展我就一无所知了,总觉得挺遗憾的。”戴誉笑道,“水上飞机是我进所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飞行器项目,我是希望能将这个项目从头跟到尾的。”

秦部长睨他一眼,笑了笑,意有所指道:“从设计到交付,少说得七八年,成功交付后你可能就是研究员了。”

这小子野心不小。

戴誉打个哈哈,转移话题问:“部长,咱啥时候能看到别-6的真机啊?上次开组会的时候,我做了半本稿纸的会议记录,里面的很多问题都得在见到真机以后才可能找到解决方案。”

“快了!”秦部长撂下话就进了办公室。

秦部长的这一句快了,足足让大家等了一个多礼拜。

十一月初的时候,所里才收到确切消息,别-6已经运抵了北京。

这会儿距离课题组正式组建,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了。

秦部长没跟一众跃跃欲试的大小研究员们解释太多,直接点了苏大姐和气动研究二部的研究员魏巍,明天与他一起去参加上级组织的关于别-6改型的课题研讨会。

其他人:“……”

等了这么久,就这?

黄轩不满道:“部长,那我们这些人就没机会看到别-6的真机了呗?”

“可以看。”秦部长耐着性子解释,“但是具体时间还得听上级安排,根据别-6的参数赶制的模型机今天就会送过来,其他数据也都还算齐全,大家可以根据模型机开展接下来的工作了。之后会陆续安排大家去看真机……”

只交代了这么一句,他就匆匆离开了。

整个办公室里除了被点到的苏大姐和魏巍,其他人都发出遗憾的叹息声。

郑玉婵蹙着眉嘟哝:“这叫什么事嘛!课题时间卡得这么死,真机居然还要拖那么长时间才能看到,这不是耽误功夫嘛。”

“不看就不看,以前做过的那么多项目都没有真机,只要有足够的数据,照样能用模型机做实验,这次有啥不行的?”黄轩十分阿q地说,“你就把水上飞机想象成以前那些飞机,有了参数就行,真机看不看有什么要紧!”

旁听的戴誉:“……”

这能一样嘛!

郑玉婵现在不想听他说那些,她扭头问戴誉:“你说,那飞机都报废了,还掖着藏着的干嘛呀!就不能痛快点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戴誉结合自己的过往经验说:“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那个别-6自身还有什么机密不好公之于众,要么是安置别-6的场地不好让这么多人随意出入。”

不过,以别-6的情况来看,设计和制造都是十几年前的技术了,又在国内服役了那么久,即使有机密也被挖掘的差不多了。所以多半应该是场地的问题。

“而且,你没听部长说嘛,”冯峰也接话道,“他是带着苏工和魏工去参加课题研讨会的,既然是研讨会,肯定还有别的单位出席。”

大家也只是嘴上抱怨而已,抱怨完了还得继续埋头工作。

戴誉却在琢磨怎么想办法去看看那架别-6。

他现在负责的工作是对水上飞机起飞阶段和降落阶段的飞行特性进行分析,本来是个挺简单的活,但是这事放到别-6身上就不简单了。

那个让人糟心的可拆卸起落架的存在,让其中的不确定因素陡然增多了。

他想实地去看看那个起落架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对于这架传说中的经典水上大飞机,他也是十分好奇的。虽然以前看过更先进机型的视频和图片,但是总没有直面真机时的感受更直观。

午休过后,戴誉觑着没啥人的空档摸去了隔壁秦部长的单人办公室。

“小戴,进来坐吧。”秦部长刚吃了午饭回来,正往搪瓷缸子里捻茶叶呢。

戴誉顺手提起放在地上的水壶,帮他往茶缸里倒热水。

将茶缸往旁边一放,秦部长问:“有啥事就说吧,咋还献上殷勤了呢!”

戴誉跟他打了十来天的篮球,已经稍稍混熟了一点,便没再耽搁时间,将自己在课题上遇到的麻烦叙述了一遍。

觑着他没啥不渝神色,戴誉清了清嗓子,试探着问:“部长,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别-6?”

秦部长不为所动地摆摆手:“后面会找机会安排你们去看的,你急什么?”

“哎,那架别-6进了保密单位哪是那么好让人参观的。除非把它拉到咱们研究所来。”戴誉叹道,“我这个情况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负责的部分用模型机参考就行,但是模型机对于我这一部分来说没有参考价值啊,我得去看看那起落架到底是咋组装拆卸的。”

见他还是无动于衷的样子,戴誉将自己手里握着的一本稿纸递过去。

“您看看,这可是咱们第一次开组会的时候我做的会议记录!内容详细,绝无错别字,而且一遍过,不用重新誊抄。”戴誉毛遂自荐道,“我以前在工厂里给厂长当过秘书,在学校里也给章教授整理过文案,您去开的那个研讨会,不可能一天就结束吧?这种会议都长得要命,您难道不打算带个做会议记录的帮手在身边嘛?”

秦部长没忍住笑了一下:“你想给我当秘书啊?”

“哎,我这个级别给您当秘书还有点不够看,不过做个书记官还是可以的。”他极力推销自己,“我当秘书的水平可是经过好几位领导认可的,当初从工厂离开时,厂长都舍不得我走啦!”

秦部长提醒:“你不怕别的同事知道以后有意见啊?”

戴誉笑眯眯道:“我就说是您主动让我去当书记官,专门做会议记录的!好几个人跟我借阅过这本稿纸,大家都知道我十分擅长速记!”

秦部长:“……”

*

次日上午,戴誉准时跟着秦部长三人来到研究所门口。

不多时就有一辆军用吉普从研究所院里开出来,司机还按了两下喇叭引起他们的注意。

裴主任穿着一身军装坐在驾驶位上,对他们招招手:“上车。”

打球时的背心和汗衫被换下,戴誉对他的新装扮还有些不太适应。

吉普车里。

“不是说只带两位研究员去吗?怎么又多出来一个?”裴主任开车之余,瞟了一眼后视镜。

与两位研究员坐在后座的戴誉赶忙解释:“裴主任,我是去做会议记录的。而且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志把他们目前遇到的问题都汇集到我这里了,我去实地考察别-6的同时,还得帮大家找找答案。”

他昨天回到办公室就坦坦荡荡地说了自己要作为书记员随行的事,并向大家征集了关于别-6的问题。

魏巍:“……”

实在没想到,做会议记录的都能跟着混进研讨会去,人家也算有一技之长了。

“那你还挺忙的。”裴主任轻笑一声。

戴誉客气道:“嗐,我也是肩负使命,责任重大啊!”

苏大姐被他惹得直乐:“小戴跟咱们一起去也挺好的,他确实笔杆子厉害,到时候我就不用着急忙慌地做记录了。”

吉普车载着五人一路向西,出了市区。

跑了一个多小时才在某基地的大门口停下,执勤的战士对他们一一核验了身份,才挪开路障放吉普车继续前行。

进入基地大门,主干道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杨树和银杏树。

正值深秋时节,路上铺了一层尚未清理的枯黄落叶,吉普车疾驰而过时,落叶被风裹挟着打着旋儿飞至半空,像是被冲破的海浪。

吉普车最终停在了一处训练场外。

车还没停下,就有个穿着一身空军制服的军官从训练场里跑出来。

见到从驾驶位下来的裴主任,对方先是敬个军礼,然后就搂着他的肩膀呵呵笑着说:“你可是好久没过来了,上次的酒我还给你记着呢,今天中午去我们食堂,咱们得把欠账补上!”

“哈哈,今天我可不能跟你喝,我们是为了别-6来的,还有要事在身呢!”裴主任拍拍他的肩,而后对众人介绍道,“这是雷团长。”

双方握手寒暄后,雷团长引着众人往训练场里面走:“那家伙可真是够大的,之前只是听说而已,从没见过真机。这次见到真机确实感觉蛮震撼的,给海军那边真是白瞎了!”

“人家是在水上起飞降落的,不给海军给谁!”

雷团长对于他的吐槽不以为意,简单介绍道:“与会人员基本都到齐了,但是大家都着急看飞机,所以就先安排各单位的同志一起过来考察了。”

戴誉跟着大家经过两道关卡才进入训练场。

此时训练场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了,而那台被大家心心念念许久的别-6水上飞机,就那么大大方方地停放在训练场的空地上。

这台别-6的白色机身上可以看出很明显修补的痕迹,确实千疮百孔到了无法继续修补的程度。

甫一见到飞机,几人与裴主任二人打声招呼,就自动分散开了。

其实,不只戴誉对那个可拆卸起落架感兴趣,秦部长也直奔起落架的方向而去。

戴誉跟在秦部长身后,在别-6的船身下面看到那个起落架时,不禁再次感慨:“这玩意儿真的不人性化,十分反人类啊!”

“可不是嘛,设计这种可拆卸起落架的设计师,脑子有坑!”船身另一侧有人附和戴誉的话,“起落架才能占飞机的多少重量啊,好好设计一下压到5%是没问题的。5%的损耗我们完全可以承担得起嘛!”

隔了几秒,那人从船身对面绕过来,是个四十多快五十岁的男人。

秦部长显然是与对方认识的,热情地握住对方地手摇晃了两下:“谭总工,没想到您居然亲自来北京了!”

“不来咋整啊!总不能凭空想象着造飞机吧?任务既然下到我们厂里了,我们就得认真对待啊!”那位谭总工调侃道,“秦工,你们研究所可得卖力干呐!我们还等着设计图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