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病娇权臣笼中雀 病娇权臣笼中雀 第92节

折枝低首,以齿尖咬开了他领口的玉扣。

衣衫尽落,莲红色的裙带坠在船舷上,一半落在小姑娘雪白的足踝上,一半坠入水中,色泽渐渐转深。

折枝躺在谢钰藏蓝色的织锦襕袍上,绵密的云纹刺绣扫过她精致的蝴蝶骨,微有些刺痒。

谢钰温柔吻她,从潋滟的红唇吻到柔白的颈,似是一道明净的溪流徐徐流淌过山峦与平川,带来一路的热烫。

折枝有些朦胧地想起她与谢钰初见时那一幕。

那时的她定想不到,谢钰这般清冷疏离的人,竟也会有这般动情,甘愿俯首的时候。

月色迷离间,她的红裙芍药般绽开在小舟上。

谢钰的薄唇随之覆上。

折枝纤白的颈随之往后仰去,乌发在月色里扬出一道绮丽的弧线,无声坠落在船舷上,水草般随着呼吸颤抖起伏着。

月色微寒,谢钰与她交握的长指微寒,唯独那双薄唇炽热。

他的唇舌皆炽热。

初秋时节的夜风微凉,折枝却仿佛浸在热水之中,烫得一双雪腮殷红,纤秀的足背绷紧,将足下的襕袍揉得发皱。

随着谢钰的吻渐深,折枝素手紧紧握住了他的宽肩,甜糯的语声随之溢出唇齿。

天穹上的明月渐渐攀至中天,一片芦花随风坠在折枝的唇瓣上。

折枝颤栗着咬住了那片芦花,眼前像是轰然炸开烟火,绚烂之后,化作流霞陨落。

“哥哥——”她哭噎出声。

谢钰放开了她,语声低哑地回应:“穗穗。”

他并未披衣,只是睡到折枝的身旁来,将小姑娘拥入怀中,一遍一遍地低声唤她的小字。

江上水风徐来,芦花似雪,落彼此一身一发。

折枝隔着这场芦花雪看他,抬手轻轻描摹过他的眉眼,潋滟的杏花眸里渐渐倒映进他的剪影,明亮如天边月色。

雪色深浓处,折枝握住了谢钰想替她披衣的手。

“哥哥。”折枝轻轻唤他,以齿尖轻轻咬着他的耳垂。素手将一枚玉铃放在他的掌心里,呼吸似发间芦花,绵软拂过耳畔:“哥哥,如今还未天明。”

谢钰抬手拥紧了她。

扁舟泊在芦花深处,船舷上的风灯长明一夜,辉映着江天月色,与彼此的恣意纵情。

直至,红烛燃尽,夜尽天明。

折枝枕在谢钰的胸膛上,轻轻抬眼去看天边渐起的金乌,杏花眸清澈潋滟,似倒映进江上烟波。

这一段见不得光的关系,便如檐下冰雪,花上朝露,终究是要随日出而消散。

折枝拂去发间芦花,侧过身去轻轻牵过谢钰的手,将一枚平安符放进他的掌心里。

再抬眼时,杏花眸里依旧是笑意潋滟。

“这是折枝亲手绣的平安符。祝哥哥平安归来。”

谢钰深看着她,徐徐展开掌心。

掌心中的护身符极为小巧。

杏黄色的锦缎上端端正正地绣了‘平安’二字,四面以万字不到头纹样细细锁边,将美好的祝愿一同锁在这方寸之地。

谢钰反复看了良久,终是轻轻垂首,吻上小姑娘光洁的眉心。

若是能平安归来,他便向圣上请旨。

娶他的穗穗。

-完-

第88章 【修】

◎别离。◎

翌日清晨, 大军开拨。

折枝天未亮时便已起身,近乎是在宵禁结束的铜漏敲响时,便已踏上了去城门处的马车。

一路上, 风急马蹄轻,却终究是追不上原本便住在城郊处的百姓与骑马的世家子弟。

待折枝赶到城门处,匆匆自车辇上下来时,便看见四面皆是乌压压的人群, 将城门处围的水泄不通。

无数百姓夹道相送。

折枝与半夏紫珠三个姑娘家,人轻力薄, 试了数次,仍旧是被人流挤得没法靠近。

随着战鼓声雷鸣般响起,战马铁蹄踏地的闷响声声入耳,像是顷刻间便到近前。

折枝愈发急切。

她日前才答应过谢钰,过来送他离京。

若是连这也食言, 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眼见这城门处的守卫已开始往两旁驱散游人, 折枝慌忙往两侧看了看, 视线最终落在不远处一座两层楼高的酒肆上。

“姑娘——”

随着半夏一声惊呼, 折枝提起裙裾,逆着涌过来的人流踏入酒肆中。

守在门前的小二见来了客人, 立时便打起精神来,对她躬身笑道:“姑娘想喝点什么?我们这的梨花白可是盛京城里一绝——”

他的话音未落, 折枝已自袖袋里拿了碎银子给他:“借你家露台一用。”

她说罢, 便头也不回地提起裙裾,匆匆踏着老旧的木梯上去。

“真是怪事。”小二有些摸不着头脑, 拿着银子往回走。

还未走上几步, 店内的女掌柜便已放下了手里的算盘, 轻车熟路地将他手里的银子拿走, 放进柜台里,这才笑道:“有什么稀奇。今日大军出城。小姑娘过来送情郎,借个地儿罢了。”

在他们说话间,折枝已踏上了露台,扶着栏杆探出小半个身子往外张望。

随着战鼓声隆隆入耳,北伐军的战马随之踏过长街,激起滚滚烟尘。

折枝立在露台上,并不被烟尘遮蔽视线,仿佛只是一眼,便自北伐的大军中望见了谢钰。

即便是随军出征,谢钰亦并未着铠甲,依旧是玉冠束发,深蓝色的官袍上白鹤昂首长唳,不染点尘。

像是如他所言那般,只是去稳定君心,并不会亲自上阵杀敌。

折枝杏花眸里的忧色随之淡去些许,轻轻弯眉将幕离取下,任由秋风带起她一缕散落的鬓发,往谢钰的方向吹拂而去。

酒肆上悬着的铜铃轻响,谢钰抬眼望来。

战鼓声中,他的小姑娘独自立在酒肆的露台上,秋风拂起她冶艳的红裙,在这般衰颓的秋日里,似一朵盛开到极处的花。

隔着战马与烟尘,两人的视线短暂地交汇。

折枝轻弯了弯那双潋滟的杏花眸,红唇微启,语声却消散在风中。

她说,‘哥哥,保重啊。’

谢钰握着马缰的长指略微收紧,刹那间竟流转过将她一并带走的念头。

但终究是被理智覆下。

边关凶险,他不能让穗穗以身赴险。

谢钰的视线在她身上停驻良久,那双漆眸里似也染上她红裙的鲜艳色泽,不似往日里那般冷淡疏离。

‘穗穗。’

谢钰望着她,轻轻唤了一声她的小字,郑重得像是许诺。

战鼓声催人,谢钰终是回首,策马随大军而去。

*

折枝在露台上静立良久,直至长街上烟尘渐歇,行人流散,方戴上幕离,顺着木梯徐徐步下。

半夏与紫珠正在酒肆中等她,此刻便也一同迎上前来,轻声道:“姑娘,马车已经备好。”

折枝低眉,敛下了眸底心绪,也轻声答应道:“便先回府吧。”

如今天光还未透亮,送别大军的百姓也一一散去,马车便在长街上畅通无阻。仿佛只是顷刻间的功夫,便于桑府门前停落。

折枝步下车辇,与半夏紫珠一同徐徐往沉香院中行去。

方绕过照壁,便见府内似忙做一团,无数丫鬟慌乱在廊上行走,一间又一间地打开空置的厢房,似在寻找些什么。

“这都几日过去了。她们还在找大公子?”半夏有些讶然:“不是前日里便将整座府邸搜遍了,还往城里张贴了寻人告示吗?”

折枝亦有些讶然,便拦了一名匆匆自廊上走过的丫鬟问道:“府里这是怎么了?为何乱得这般厉害?”

那名浅青色比甲的丫鬟随之福身道:“回表姑娘,榴花院里的两位姨娘不见了,老爷令奴婢们满府寻人,一定要将两人姨娘寻见。若是在府里寻不着,便去报官,往盛京城里张贴寻人的告示,重金悬赏。”

另一名丫鬟也小声道:“最近府里似乎不太平。先是大公子,再是夫人,现在便连榴花院里的姨娘也不见了。闹得人心惶惶,入夜后府里的下人都不敢随意走动。表姑娘您趁着如今天色还早,也快些回院子里去吧。”

折枝问明了事由,便也轻轻应了一声,带着半夏与紫珠往廊上行去。

她记得谢钰说过,事成之后,会给红笺与雪盏新的身份,放她们自由。

如今柳氏已死,当年的旧事也已查清,自然算是功成圆满。红笺与雪盏大抵已经换了名字,出了盛京城。

桑砚想是寻不见她们了。

折枝看着眼前忙乱又萧条的宅院,轻轻垂下眼去,似有所思。

如今府中这般忙乱,亦是她离开最好的时机。

思量间,已踏过沉香院的月洞门。

折枝顺着院内的游廊行至上房中,将幕离放在案几上,轻声问半夏:“喜儿的卖身契可赎回来了?”

“奴婢昨日便拿回来了。如今府中中馈是冯姨娘暂且管着,听闻是您要,立时便给差人送过来了,也没收奴婢的银子。”半夏说着,便自袖袋里取出一张卖身契递给折枝。

折枝探手接过,对紫珠道:“去唤喜儿进来吧。”

紫珠‘嗳’了一声,打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