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病娇权臣笼中雀 病娇权臣笼中雀 第98节

崔白的动作停了一下,抬眼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像是疑心自己听错。直至谢钰轻笑着重复了一次,面上终是浮起讶然之色:“提亲?你?向哪家的姑娘?”

“桑家的表姑娘。”谢钰的长指垂落,轻轻抚过袖袋里放着的平安符:“你也曾见过。”

“早不娶,晚不娶,现在才想起来提亲?”崔白给他上完药,又执笔开着方子,手上忙得不停,嘴上却还不忘冷嘲道:“你可别是被麻沸散麻坏了脑子,一时兴起耽误了别人姑娘终身。”

“是晚了些。”谢钰颔首,平静问道:“你当初迎娶夫人的时候准备了什么?”

“三书六礼,量镜秤糖剪梳雁。”崔白迅速开好了方子丢给他,没好气道:“一副外敷,一副内服。”

谢钰信手接过,略作思量后,启唇道:“明日接风洗尘宴后,我便与圣上求赐婚诏书。婚期定在三月之后的初春。”

他笑道:“记得来喝喜酒。”

这三月中,他会将所有事务搁下,去准备给穗穗的聘礼。

好在穗穗的生辰之前,迎她过门。

崔白整理着药箱,有些得意地轻笑道:“我与我家夫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婚事自然顺遂,婚后亦是举案齐眉,琴瑟相谐。”

“你呢?你可问过桑家姑娘可愿意嫁你?就这般自作主张求赐婚的圣旨,可别等着圣旨落下,姑娘悔婚,闹得满盛京城看你的笑话。”

谢钰轻轻垂眼,似是思量了一阵,终于是垂手将药方叠好,收进袖袋中。

冷白的长指随之轻拂过袖袋中那枚曾经珍藏在心口的平安符。

杏黄色的绸缎已被鲜血染透,小姑娘亲手绣的平安二字,却还历历如新。

笑意侵上谢钰疏离的清眸,似冰雪在日色下徐徐消融。

“我现在便回府与她商量。”

*

在回府桑府见折枝之前,谢钰先回了一趟别业,将身上染血的衣衫换下,换上晴山色的织金襕袍与藏蓝色的氅衣。

每一件衣衫都在熏笼放了良久,直至层层染上沉水香淡雅宁和的乳白色香雾。

掩住他身上犹未散去的血腥气。

数月未见,桑府的门庭冷落许多,只两名小厮穿着蓑衣低头扫着门前积雪,见谢钰打玉骨伞至风雪中行来,皆是一愣,继而快步上前躬身道:“谢大人——”

谢钰并未停留,大步绕过影壁,往沉香院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他反复摩挲着袖袋中那枚折枝亲手绣成的平安符,直至细腻的布料微微温热。

他已将所有过往与顺王一同葬在程门关外的大雪中。

如今,已不会再有什么会让他与穗穗生出嫌隙。

婚事——

她应当会答应他的罢。

小姑娘的脾气温软,之前种种,无论是留宿抑或是旁的什么为难的事,只要他坚持,穗穗似乎最终都会答应。

大雪纷飞间,谢钰行至沉香院上房前。

他将手中的玉骨伞搁在廊上,长指方抵在槅扇上,却又生出几分迟疑。

像是近乡情怯。

良久,谢钰终是轻轻收回长指,只隔着雕花槅扇轻轻唤了一声‘穗穗’。

却又像是怕她小跑过来迎门似地,又低声道:“你在椅上听我说完便好。”

他轻轻垂眼,像是斟酌了一阵,方启唇轻声道:“今日我去了崔白府上。”

“他说,他与自己的夫人是青梅竹马,婚后也是举案齐眉,琴瑟相谐。”

“我便想着,像你这般幼时便在我梦境中恣意来去。高兴时在我梦境里欢笑,悲伤时在我的梦境中哭闹,隔着一层梦境,让我看见你的悲欢,知道你的一切好恶。远比寻常青梅更亲密许多。”

“若是你我成婚,应当也会比崔白他们,更为恩爱缱绻。”

谢钰的薄唇轻轻抬起。

庭院外仍在落雪,他眸底的冰凌却已化尽。

再启唇时,语声缱绻,笑意深浓。

“穗穗,你可愿与我成婚?”

上房内静谧无声。

谢钰便轻轻垂眼,立在槅扇外安静地等候着。

等着小姑娘首肯。

等着她笑着过来将槅扇打开。

游廊外的大雪簌簌而落,渐渐将他来时的足迹掩盖。

天地一片茫茫。

上房内静得令人心颤。

谢钰长指收紧,攥紧了袖袋里那枚平安符。

簌簌的落雪声中,他重新启唇。

“我还记得你当初在别业中许过的心愿。”

“若是你愿意答允我,当初你许的愿望,我也可实现。”

“往后宅院清净,唯你一人。若你愿意管中馈,府中的一应物事便由你管辖。若你不愿劳累,我便亲自管着,账本便放在书房里,你随时可以翻阅。若你喜欢泡汤泉,我们也可在府中后院另建一座汤池,府中的一应楼阁,也可依你的喜好重新修葺……”

谢钰本不是个多话的人,今日里却说了许多。

将他能想到的,一一说尽。

折枝却仍旧没有回应。

谢钰的羽睫徐徐垂落,立在廊上许久,直至鸦青长睫上凝了一层淡淡的霜花,却始终不肯转身离去。

良久,他轻轻启唇道。

“若是你不回答,我便当你答应了。”

他终是抬手,推开了眼前紧闭的槅扇。

上房内一切如旧。

临窗的长案旁放着他送的绿绮琴。

衣箱内在他别业中新裁的春衫夏裳整齐叠放着。

连那些精致的耳坠也安静地躺在妆奁之中。

唯独不见了他的小姑娘。

……大抵是出门去了。

难怪不曾理会他。

谢钰这般想着,轻轻笑了一声,平复了紊乱的心绪。

他行至房内,于小姑娘的玫瑰椅上坐下,抬目望向窗外茫茫的雪色。

这般寒冷的大雪天,小姑娘去了哪?

难道是又独自跑去泡汤泉了?

……也不怕着了风寒。

谢钰皱眉。

他在沉香院上房内等了许久,直至暮色开始四合,更漏声一声连着一声传入耳中。

宵禁将至。

他终于是自椅上起身,大步行至月洞门前,冷声问守在门外的菘蓝:“你家姑娘呢?”

菘蓝刚过来接连翘的班,一抬眼见谢钰面色如霜,满身满发的大雪,骇得往后退了一步,眼泪却也随之落了下来:“大,大人,我家姑娘在秋节时的清晨出去踏青,便再没回来过。”

“府里报了官,张贴了寻人告示,却始终没有半点音讯。”

“他们都说,姑娘是被强人所掳,遭害了。奴婢不信,姑娘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她说不下去,掩面恸哭失声。

手里的风灯坠在地上,在冰凉的雪地中渐渐熄灭。

谢钰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唤来了泠崖与计都,如何打马入宫,问圣上借了皇城司的探子,不惜一切代价去寻人,又是如何走回了小姑娘房中,坐在黑暗中等她回来。

时间似廊下化得缓慢的冰凌。

过得慢如滴水,昼夜如年。

他在小姑娘的房中等了三日。

直至崔白得到消息后赶来,气急败坏地拍门大骂。

“谢钰,你若是想寻死,当初投河投江投你府里的池塘都成,何必来我的府上耽搁我与夫人赏梅。”

房内无人作答,一片死寂。

崔白愈发恼怒,厉声道:“桑家姑娘摊上你真是晦气。你这要死不活的是想让人守望门寡?”

语声落下,上房的槅扇骤然自内开启。

谢钰迈过门槛,独自将槅扇合拢,麻木地往雪中行去。

“你一身的伤又要去哪?”崔白皱眉问道。

“回水榭歇息。”

沉香院中,尽是小姑娘生活过的痕迹。

枕榻间,也尽是她未散的香气。

在这里,他无法阖眼。

*

映山水榭中与他离开时并无什么分别。

小姑娘赠予的那盆芍药,仍安静地放在窗楣上。只是那朵曾经娇艳欲滴的重瓣芍药早已凋谢,隆冬腊月里,芍药枝叶萎黄,像是随时都会枯萎死去。

谢钰上前,自袖袋中取出帕子,一寸寸地拂去了花上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