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前任遍仙界 第594节

殷渺渺凝神敛心。不再去想天火、地火、雷火有什么区别,它们来历不同,名称不同,但追根究底都是火焰。

摒除人类加之于上的种种含义,回归到火焰本身。

火焰本身无法单独存在,必须有燃烧物才可以。所以,第一笔落在最下面,代表了燃烧的能量来源。而火焰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代表火焰主体的笔画不能是笔直的线,要柔和,意味着运动和变化。

这么一来,雏形已有,只是并不够精准。

火焰通常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因此,火苗旁边要再添两笔,代表其常见的外在形态。

噌。空气中响起火柴划过的摩擦声。

一朵小小的火苗跳了起来,微弱又明亮。

成功了。

殷渺渺轻轻呼出口气,明白为什么之前看巫传写字的时候,感受不到任何灵力波动了。这具象出来的火焰并非灵力的显现,而是天地的感应。

——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种情况。当人们将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形的事物,用有形的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天地与之呼应,便出现了异象,有些类似于修士结丹、结婴时的天象,是天人感应的一种。

“你懂了。”巫传说。

殷渺渺展颜一笑:“是,多谢你的指点。我受益良多。”

这话拗口,巫传要想一想才能理解:“和你交谈,我也会了很多,你看。”说着把一块木板递过去,上面是用炭笔书写的字,全都是木字旁的文字。

巫传点着一个像“禾”的字,说“一个”,指“林”,说“很多个”,又指着“森”说“很多很多个”。除此之外,他还创建了花的写法,可惜不是“花”,而是更像“朵”字,代表了树根的字,又有点像“本”。

殷渺渺忍俊不禁:“你将它们细分了。”

“这几个。”巫传虚虚画了个圈,把刚才说的字圈起来,又点着最初的“木”字,解释道,“不一样。”

殷渺渺颔首:“我明白你的意思。”

“木”是本质,“森”“林”则是具体的某个事物,是外在的表达。所以说,她其实弄错了,巫传之前造的是“文”,现在创造的,才是“字”。

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文字由此而始。

殷渺渺无限唏嘘,向巫传欠了欠身:“多谢。”当事人或许不明白他们所做的事有多么伟大,但她明白,因而由衷感激。

而巫传深深地凝望着她,同样慢慢伏低身,感谢她这些时日传授的智慧。

一阵清风吹过。

巫传的身体像是才出土的文物,短暂地惊艳了世人后,化为脉脉流沙,随着轻柔的风消散在了她的眼前。

草木枯朽,斗转星移。

时间再度流逝,无情地带走了眼前的一切。

殷渺渺闭了闭眼睛。

再睁开的刹那,场景变幻,她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

周围不再是蛮荒,而是高塔的内部。

第653章

如今的情形有点迷。

众人毫无疑问正处在高塔内, 开阔的场地和从外面看时相仿,一共八面, 等边切割, 十分均匀。

殷渺渺估算了下面积, 实际的大小应该比外观要大很多, 仰头向上望……星汉灿烂,没有楼层。是的, 九重塔说有九重,且在外头看着也确实有九重, 但里面却全然不是想象中高塔一层层盘旋而上的模样。

放眼望去,没门没窗也没楼梯, 似乎就是个高塔形状的异空间,可谓是与进门时一样,让人油然升起槽多无口的微妙感。

她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便去看其他人。

更迷了。

包括她在内,每个人都站在一个类似于鸡蛋的椭圆形光柱内。神识无法突破光圈的屏蔽, 只能用肉眼看。

殷渺渺粗略数了数人数,连带她在内, 共计四十九。

与她当初的猜测吻合。

正当她想仔细看看都有什么人进来时, 耳畔突然响起了滴答的水滴声。

叮咚。

叮咚。

叮咚。

是更漏的声音。

而伴随着滴滴答答的时间声, 笼罩在他们周围的椭圆形光圈开始破碎, 犹如初春的残雪慢慢融化消退。

麻烦了。妖修魔修都在,也不知道会不会一言不合就动手。殷渺渺蹙起眉头,暗暗戒备提防起来。

防人之心不可无, 众人都做出了类似的举动。

可惜的是,事情并不如人所料。

就在第九次响起水滴声的刹那,每个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身体猛地一坠,然则并非地面消失,没有失重感,而像是瞬间跌入了水中。

温暖的水漫过了身体,毛孔舒张,说不出的舒适。

殷渺渺忽然有了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她感觉到水流退去,身体被塞进狭窄的通道,复又豁然开朗。

她迫不及待地吐出了口中的水。

一双手抱起了她,把她放到了干燥的地方,体表的水分被迅速擦去。耳畔传来嗡嗡嗡的声音,听不清楚,看不清楚。

但有个事实非常清楚。

她投胎了。

灵力消失,修为没有,变成了一个小女婴。

秘境的尿性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扮演游戏啊。

*

殷渺渺进入过不少秘境,经历过的幻境也不止一次两次。最为高明的自然是南洲的鲭鱼幻境,场景真实,人设丰满,记忆全无的情况下,等同于投胎多经历了一辈子,对于体悟大有帮助。

但这一回的经历,从体验感受来说,不亚于鲭鱼幻境,甚至真实度更高。若非记得自己原本身在何处,怕是要误以为不小心夺舍重生了。

只不过,带有原本的记忆,代入感肯定要差一些——这是殷渺渺投胎前三个月的感想,然而之后,她就默默为这次的设定点了个赞。

首先,必须说一下她本次的身份。她出身的家庭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陈设普通,侍候的人都只穿着棉布衣裳——但既然养得起丫鬟仆婢,想来也不是吃不饱饭的穷人家。

以及,她的母亲姓殷,有一夫一侍。

没错!这是个女尊的世界!!

女尊男卑,一妻多夫。

殷渺渺的生父就是她母亲的侍从,她是庶出的女儿。正夫无所出,待她犹如亲生,十分疼爱,并且不止一次说:“咱们这个家,以后就要靠大姐儿了。”

她母亲道:“她还是个孩子,现在断论为时过早。”

“不,大姐儿生来聪慧,定然不凡。”嫡父言辞凿凿,“再大些,我便亲自为她开蒙。”

她母亲听了,心里也欢喜,说道:“你是读书人家的少爷,懂得比我多,都听你的。”

殷渺渺:“……”

再大一些,她依靠观察和旁人的只言片语,慢慢拼凑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与男尊女卑社会形成的理由仿佛,这里的尊卑亦有一定的生理基础——这里的女人用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控制同房时是否受孕。当然,前提是男子确实有生育能力。

总的来说,繁衍的权力被女性控制着,女子决定着一个种族的未来,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衍生出来的文化,就是人们崇拜能够孕育万物的大地之母,而非看不见摸不准的老天爷。

在审美上,纤瘦文静的男性和高大健硕的男性都很受欢迎,相当于“环肥燕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殷母娶的丈夫是文静瘦弱的大家公子,可也爱肌肉男,所以她的父亲就是个有八块腹肌的俊男。

于殷渺渺而言,这是个很有趣的世界。

有些习以为常的事以反转的方式呈现出来,便带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嘲讽,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认真地演绎着,极具荒诞感。

她很好奇,其他人是否也进入了这个世界。若是,他们会怎么想呢?光是想想他们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她就忍不住勾起嘴角。

然而,也仅限于此了。

知晓都是假的,再精彩的剧情,也仿佛是在看一出精心设计过的电影。感慨唏嘘之余,最多不过几分怜悯,其他的再也没有了。

但就在她放下戒心的时候,秘境的威力悄然显现。

某天夜里,她一觉醒来,便忘记了修士殷渺渺是何许人也,只记得自己是殷家的女儿妙儿。而由数年来的点点滴滴,构建成的身份背景浑然天成,她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违和,直接全盘接受了。

她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和本地土著一样,慢慢长大,启蒙认字。到了年纪则进了书塾念书,教课的是个老秀才,功名虽低,却教出过两个举人,远近闻名。

这一日,她正准备出门,父亲身边的小厮就过来传话,说今天有位远方的表兄要来,嘱咐她下课后早些回来。

殷妙儿应了,赶忙去了私塾。

老师讲了论语,又布置了练字的功课,但殷妙儿的作业要难些。盖因她年岁虽小,读书却颇有章法,极得夫子喜爱,去年就考中了童生。

下了课,夫子将她叫住,额外布置了两篇功课。

殷妙儿接了,心里头却惦记着家里的事,脸上不免露出了几分焦急。

夫子看着稀奇。她的这个学生性子沉静,无论做什么都不紧不慢的,鲜少看到这般急切的时候,不由关切道:“可是家中有事?”

殷妙儿赧然道:“父亲说,今儿有客要来,我想着……”她语气一顿,吞吞吐吐道,“去买根新簪子配衣裳戴。”

夫子哑然失笑。妙儿再稳重矜持,也只是个十一二岁的豆蔻少女,可不正是爱美的年纪?遂宽容道:“罢了,去吧去吧,别忘了功课。”

“多谢夫子,弟子晓得轻重,必不敢因玩乐懈怠。”殷妙儿行了一礼,在老师纵容的目光下欢欢喜喜的离开,直奔银铺。

她父亲管她十分严厉,怕她沉迷享乐,或是被人带偏了性情,不予她太多零花银子。但母亲要面子,家里来客时,必会穿戴一新,以显慎重。

新衣裙早就做好了,只没有合适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