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前任遍仙界 第608节

不知是否是错觉,话音落下,树林里就起了一阵无名清风,徐徐吹拂树梢,像极了挥别。

叶舟忍不住想,灵国确实比妖国和平友好很多,更适合人类居住。但他也清楚,人类的繁衍发展是需要从别处掠夺资源的。

要住,就得砍树造屋,要吃,就得采摘果实,要行,船和马车都需要木材……长此以往,不爆发矛盾才怪呢。

而且,也不是没有具有攻击性的植物。

食人花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一回,他们终于遇到了不佛系的植物,一上来就吞人的那种。远观是一片烂漫的野花群,人畜无害,被吸引过去才会发现,哪里是一片,分明只是一朵。那些五彩缤纷的小花瓣都是大花瓣上的斑点,整朵花绽开有浴桶大小,吞个人都不成问题。

它还会散发出勾人心魄的迷香,喷溅出极具粘性的汁液,能把猎物牢牢困在自己的地盘,然后一点点腐化,吞噬个干净。

敌人十分难缠,殷渺渺原以为有一场恶战,谁想否极泰来,路遇贵人。

松之秋意外出现,救下了他们。

“我就在想,松庄主没和我们投胎到妖国,多半是去了灵国。”殷渺渺擦掉溅在身上的黏腻汁液,神色泰然,视狼狈于无物,“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松之秋穿着粗麻衣衫,仿若苦修士,闻言道:“尚可,你们都在妖国?”

殷渺渺道:“大部分是。”

松之秋点点头,转身引路:“跟我来,你们身上的东西要尽快清洗。”

有了知根知底的熟人指路,路途更为顺利。殷渺渺等人在附近的一处温泉洗净粘液尘土,泡去了疲惫,这才伴随着浓浓的硫磺味,一边吃水煮鸟蛋,一边叙旧。

松之秋先说。

他投胎到了灵国,成了一个植物与人的混血儿。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兽和兽能够杂交,植物和植物也可以杂交,但植物和人跨种族了,能生下混血的情况非常非常少见。

殷渺渺一开始以为是聊斋的画风,随意问:“是灵修化成了人形?”

谁知松之秋摇了摇头,缓缓道:“这具身体的‘母亲’,在树下睡了一觉,因而受孕。”

殷渺渺愕然:这也行?

更离奇地还在后面。

人类在灵国很稀有,至少比兔子松鼠老鼠要少,也十分愚昧。那个母亲怀孕后害怕,偷偷生下了孩子后,把他扔在了树林里。

松之秋是被他的父亲及族人,也就是一片树林养大的。

他的身体也和普通的人不同,既有人的器官,也可以和植物一样,依靠吸食日月精华修炼。

殷渺渺忍不住腹诽,假如这不是幻境,是真实,那么松之秋的这个身世和能力,怎么看都是主角配置。

但话说回来,松之秋是学神级别的人物,和她这样的后天勤奋党不同,故而毫不犹豫地做了伸手党,问道:“庄主怎么看?”

松之秋说:“在十四洲,也并非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但都是人形才能成功。”

人和原型状态下的兽类,是没可能结出爱情的果实的,不然世界早就乱套了。只有当妖修或者是灵修化作了人形,拥有了和人一样的身体,才能够跨物种结合,诞下子嗣。

“也许,关键在于混沌之气。”他作出猜想。

殷渺渺沉思不语。

玄幻的世界,抛弃科学的理论基础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逻辑。人之所以诞生,是因为阴阳交合,所以,人本身也可以视作阴阳的产物。通常来说,肉身为阳,魂魄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诸如此类的说法有很多,不多细表。

但在这个世界上,混沌气不分,人、妖、灵之间的区别,也许被缩小了。因此导致彼此能够融合,也不是说不通。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殷渺渺问:“庄主有没有觉得,这个世界过分逼真了?”

第667章

殷渺渺和松之秋相识多年, 但两人始终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彼此除了必要的寒暄, 鲜少谈及私事, 性情爱好亦不合拍, 始终保持着距离感。

然而, 他们在探索世界, 思考世界的过程中, 脚步却惊人得一致。可以说, 他们不是朋友,却是十分可靠的同伴。

此时此刻,殷渺渺跳跃式的问题,没有把松之秋问蒙。相反,他几乎瞬间连上了她的思绪, 肯定道:“是。”

“你有什么猜想?”

松之秋沉吟道:“这是一个虚假的真实世界。”

殷渺渺因为泡温泉而懈怠下来的思绪活跃起来:“此话何解?”

松之秋说出了他的观察和看法。他认为, 这个世界是十四洲现实世界的另一种演绎, 以及, 上一个幻境也是如此。

之所以会有这种猜想,是因为物种极其相似。十四洲有的植物, 这里也有,其中有些是特殊物种,类似于岱域的迷心花,具有独一无二性,和常见的榕树桃树有明显区别。

也就是说,这里就是十四洲,不是其他世界。考虑到他们进入九重塔的经历, 可以断定,这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但是,同样不能认为是幻境那么简单。

“‘现在’的出现,是一种偶然。”松之秋简单概述自己的想法,“任何一种变化,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

殷渺渺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世界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蝴蝶效应会改变一些事,也有无法改变的历史进程。

“你的意思是,这是十四洲发展的另一个可能。”她问,“一个假设,对吗?”

他点头。

她谨慎地问:“既然这么逼真,是否该考虑平行空间呢?”

平行空间这个词汇,于修士而言较为陌生,但词意明确,并不难理解。松之秋思考了下,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应该不是,世界具有唯一性。”

殷渺渺怔了怔:“什么意思?”

松之秋道:“世界的诞生,来源于混沌的力量。在我们的世界,混沌之气分开,故有天地,在这个世界,创世的传说则是混沌为卵,外壳二分,上为天下为地,天有阴阳,故分日夜,地有阴阳,则有水火。但无论哪一种,开启世界的,都是某种强大的力量。”

殷渺渺点头,表示理解并认可他的说法。

“世界的衍化,同样需要力量来维持,好比一棵树木的成长必须汲取养分。”松之秋形象地给出例子,“假如存在多个平行世界,那就意味着每一个选择都会产生一道分叉,力量会被分散,最终无法支撑世界的存在。”

这个理论合情合理。

平行世界的关键点在于分叉,那么,由谁来判断这个选择是否是分叉点呢?天意吗?可这个世界与十四洲的世界,在天地开辟的刹那,就已经出现了不同,那个时候,天在哪里?

说不通。所以,世界的发展具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但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形成的结果是唯一的。

殷渺渺最终同意了他的判断:“只是假设。”

新的问题又来了。

——“这个假设,有什么意义?”

松之秋无法回答。

静谧中,叶舟有些理解之前殷渺渺的说法了。倘若九重塔的目的是挑选,为什么要用这样偏差那么大的幻境设定呢?在原有的世界基础上,不是更能测试出个人的能耐吗?

像他们丹鼎阁的考试,要挑选擅长辨识药材的弟子,就不会要他们去炼丹,术业有专攻啊。

金妖王等人在这里成功,不等于能在十四洲成功。

没来由的,他内心笃定起来:蓝月真君他们想错了,师姐的感觉才是对的。

*

殷渺渺和松之秋交换了很多妖国和灵国的情报,但始终无法得到更多的启示。

“我希望能够拜访一些愿意和人类交流的种族。”殷渺渺道出原本的计划,“这里的灵和妖已经诞生了自己的文明,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松之秋告诉她,灵国有一棵活了近八千年的银杏树,是目前已知的寿元最漫长的生命。他曾经去拜访过它,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其他树木都说,银杏树的树身看起来还在这里,实际上它已经不存在于此。

“有趣的说法。”殷渺渺若有所思,“看起来像防止我们作弊。”

“也许是智慧不容易假设。”松之秋提出了另一个可能。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这条路行不通,他们必须自己寻找答案。

于是,短暂的相聚后,又迎来离别。

松之秋要去妖国的都城,他想看看金妖王口中,妖国统治下的国度会是个什么模样。而殷渺渺则继续原来的路线,在灵国走一圈,再到边境去看看交锋的战场。

二人各有各的研究课题,故不同行。

分别前,殷渺渺再三犹豫,还是开了口问:“你有听说过冷玉的消息吗?”

“归元门的那个女修吗?”松之秋摇头,“灵国的人类不多,我拜访过其中几处,并未发现异常。”

殷渺渺叹息一声,不问了。

松之秋一如既往的有分寸,并未多问她为何寻找冷玉,只做不知此事。

而后,两人作别。

*

十年后,殷渺渺带着一身的伤病,自灵国返回妖国。

此时,人族已然一跃成为妖国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与鹰、狼、蛇、狐等著名妖族齐名的种族。

“我真好奇他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妖国的都城中,殷渺渺坐在茶铺里,饶有兴趣地围观着满街乱走的妖兽们。它们维持着兽形,但穿着衣服,开着铺子,不同种族间用通用的语言交流,极有奇幻感。

她慢悠悠地喝着茶,猜测同伴的近况:“想来大家是不屑与其相提并论的,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要是现在敢叛乱,估计妖皇伸伸手就能灭了。啧,还是要忍,可听妖族号令……得把他们难受死吧。”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幻境不过三十年的时间,改变不了三百年的人生经验,三千年的观念规则。

人修们不可能看到妖国的繁华,就认可妖族的能力,只会认为若是由人类来统治会更好。

可惜啊,以她这些年来的经历所见,并非如此。

人性和兽性能够区分开来,并非因为人类天生高人一等。而是人类获得了成为一方霸主的机会,慢慢衍生出了有别于兽的文化。

如今这个机会均等得分给了妖和灵,于是,有修为的妖灵也萌生了“人性”,懂得了善和恶。

善是照拂弱等种族,制定规则,禁止随意捕杀其他妖族。恶是内斗是猜忌,是争夺至高无上的妖帝宝座,以及发动战争,和灵国抢夺土地。

它们不是人类,却和人类一模一样。

但她同样相信,这并非意味着人和兽的机会是均等的。人类超越动物,成为万物之灵长,有其必然性——至少在原来的地球如此。

而在这里,修炼拉平了差距。

假设人的起始值是0.7,普通兽类的起始值就只是0.3,聪明一些的能达到0.5,相较而言,自然是人类更有优势,更接近最高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