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炮灰的人生[快穿] 炮灰的人生[快穿] 第779节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楚云梨经历过那么多后,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应该是不被人疼爱的孩子早懂事。

听到孩子这么懂事的话,楚云梨升起一片怜惜,她转身,摸了摸孩子的发:“那娘去外头给你找些草药好不好?”

但凡是农户,受伤后都会有些土法子,采药草就是其中一种。楚云梨也不是胡说,她做了许多次农妇,有九成的人都知道用草包扎伤口。

当然了,那草有没有止血效果,纯粹是运气。

听到她这么说,男孩儿脸上并无异样,只点点头。然后往灶中添了柴,神情淡然。

楚云梨微微皱起眉来,这么小的孩子受了伤,不哭不闹就算了。怎么都该感觉委屈,但他一切如常。这恰恰是最大的不正常。

这孩子……应该是平时被忽视惯了。

孩子不止不委屈,甚至还催她:“娘,粥应该好了,馍馍也差不多。赶紧炒菜吧,再晚一点,陈婆婆该要生气了。”

楚云梨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容我去茅房一趟。”

说完,起身出了门。

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找着了茅房的位置。味道不太好,楚云梨站在里面闭上了眼睛。

原身李念秋,出身临国西南偏僻处的府城辖下的三兴镇广安村,家中兄妹四个,她是老三,又是女儿,是从小被忽视着长大的。简单来说,干活儿的时候非她不可,吃饭的时候有她没她都一样。

长到十五岁,嫁给了同村柳家二儿子柳平,夫妻二人成亲后,因为柳平不是长子,底下又有两个弟弟,柳家老两口给了一间屋子和一些地,直接给他们分了家,让他们出去单过。

李念秋从小到大都被忽视,分家之后,年轻的小夫妻相依为命。柳平是个勤快的,地里没活儿就去镇上打短工,不怕苦不怕累,二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两年后,李念秋生下了儿子柳子安,柳平想法简单,只想要一家人过得平平安安。

但就这么简单的期望,于一家三口来说都是奢望。在儿子五岁那年,柳平在村里帮人盖瓦时,从房顶上滚了下来,当时就没人能醒过来。

李念秋守了寡,她一个寡妇独居,难免让村里指指点点。柳家人干脆重新接纳了母子二人。

如此,李念秋平时的活儿虽然多了点,但日子也能过。可是,接下来两年中,柳家双亲先后离世。柳家剩下的都是李念秋的大伯子小叔子还有妯娌……有老两口在,兄弟们就剩不想养着她们母子,也不敢多说。可老人不在了,他们也不必客气。

老人七七刚过,几兄弟直接就提分家,把她们母子赶回了先前分家的屋子,但地却没有给。

庄户人家,地就是命根子。李念秋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家里没有地,又不好出去做工,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李念秋勤快,娘家那边倒也不是不接纳她,只是有些嫌弃而已。尤其是嫂子和弟媳妇,平时冷言冷语,买了点东西还会藏起来吃。

李家双亲把这些看在眼中,觉得不能让女儿继续在家住了,这住得久了,以后肯定会翻脸。对他们来说,儿女不和让他们难受。对于女儿来说,被娘家厌弃,也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琢磨着让女儿再嫁。

还真有这么个合适的人选,就在隔壁的陈家村。陈家老三陈长福,年近三十,去年媳妇病死了,之前有过孩子,都长到七岁了和村里的堂兄弟去河里玩水,就再没能上来。

也就是说,陈长福年近三十,双亲不在,膝下连个孩子都没有。让女儿带着孩子嫁过去,岂不是刚刚好?

李念秋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长期被人忽视。唯一疼她爱她的柳平又早早走了。她对孩子的爹当然有感情,可是再深的感情在他走后的两三年中,在柳家人的颐指气使和白眼中,在李家嫂嫂和弟媳妇的漠然中早已经不剩下多少。听到双亲说起陈长福孑然一身,她就想起自己和柳平过的那几年安生日子,没多想,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陈长福前半生过得不好,可在他和李念秋成亲几日后去镇上赶集,就捡着了一个绸布包着的包袱,里面装了不止有银票和银子,还有几套富贵的衣衫。

看到那些银票和银子,陈长福很是心动。但他也知道,这么多东西真要是拿了……衙门早晚找上门来。有命拿没命花的东西,他才不拿。

于是,他等在路旁,足足等了大半日,终于等到了失主。确实是富贵人家的小公子丢的,小公子收拾了行李偷跑出来,结果刚出家门就丢了包袱,没想到还能找回。感念于陈长福的厚道,随手就给了十两谢银。

十两银子,与小公子来说只是顺手。于庄户人家来说,那就是一大笔财富。

陈长福是个很普通的庄稼汉子,拿到银子后,回家就开始整修房子。然后,村里人就都知道,陈长福发了横财了。

于是,各种心怀鬼胎的人就凑上门了。

譬如今日,来的是陈长福三叔一家。

陈长福对于自己的叔叔颇为尊重,很是慎重地准备了饭菜。

但是人家图的可不是这一顿饭菜……如果和上辈子一样,今日陈长福和他三叔还有堂兄弟会喝多,然后那边会顺势提出过继一个孩子给他。

在那之后,陈长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侄子。

而李念秋母子,被他当做了自家人,一起给那侄子当牛做马。

这些记忆在脑中划过,其实只过了半刻钟,楚云梨揉揉眉心,压下胸腔中的怨愤,起身去了厨房,拿起了一会儿准备上的一壶酒,蹲到了孩子面前:“子安,娘背你去找药草。”

柳子安一脸惊讶:“饭不做了吗?”

楚云梨一本正经:“你的伤要紧,先治伤再说。”

柳子安有些踌躇:“可陈婆婆……”

这人很讨厌,别看李念秋嫁过来没婆婆,这位陈叶氏简直一人顶三个婆婆,屁事儿特别多,什么她都要说两句。尤其是陈长福发财之后,她看李念秋更加不顺眼,天天鸡蛋里面挑骨头。偏偏陈长福对这长辈很尊敬,就算心里不以为然,也让李念秋忍忍。

忍个屁!

楚云梨就不是能忍的性子,不由分说背起孩子,直接出门。

听到院子门响的声音,屋中的叶氏追了出来:“念秋,一家人等着吃饭呢,你去哪儿?”

楚云梨头也不回,一句解释都没有,直接打开门走了。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她这是生气了。

叶氏被晚辈这样撂脸子,还是往日对自己唯唯诺诺的晚辈。她顿觉失了面子,追出门去:“还有没有规矩?这是你对长辈的态度?李家就是这么教女儿的?”

楚云梨认识的药材多,就在陈长福院子外的路旁她就看到了合适的药,当即放下背上的孩子,用手中的酒冲洗了伤口,拔下药草嚼了,给他仔细敷上,然后重新包起来。

为妨有人指使孩子干活,她愣是把那个脚包了一层又一层,直接包成了个棒槌,看起来像是受了重伤一般。

接收了记忆的她,可记得上辈子这孩子的脚因为没好好包扎,渐渐地溃烂,烂到深可见骨。

叶氏追了上来,还想要再骂。

楚云梨抬起头:“你算哪门子长辈?最多就是个亲戚,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第992章 养子的继母2

听了这话,叶氏气得七窍生烟。

她叉着腰,大骂道:“反了天了,长福都拿我当长辈,还说以后要给我养老送终。你是他媳妇,就跟夫唱妇随,可是你呢,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我要跟他说,让他休了你这个不知尊卑的女人!”

楚云梨把这些话当耳旁风,抱起孩子回院子。

已经八岁的孩子,浑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个子也没有正经八岁孩子那么高。

这也不能怪李念秋,自从柳平死后,他们母子一直都是寄人篱下,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对于一个庄户人家的妇人来说,她已经尽量让母子二人过得好了。

这么说吧,柳家和李家都不是什么富裕的人家,也不是那么大方的人,对他们母子感情也浅。但却愿意收留他们二人,这其中李念秋费了不少心思。嫁给陈长福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才半个月,感情刚开始培养,还没那么深。

大概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楚云梨抱着孩子进院子时,陈长福已经站到了屋檐下,本来想开口问话,待看到孩子棒槌一样的脚,顿时唬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楚云梨语气冷淡,语速飞快:“劈柴劈到了脚,伤口蛮大的,我带他去弄些药草包了。出门的时候刚好碰到你四婶,非要让我先做饭,我就跟她顶了两句。你若是还认为我做得不对,那就算我不对吧。”

话音落下,身后叶氏也进了门。

事实上她在外头已经听到了楚云梨的声音,这话里话外都在说她无理取闹。顿时气急,进门就告状:“她说我算哪门子长辈?还说对我只是客气,长福,我对你如何,你自己心里清楚。现在你媳妇对我这么不客气,她有把我看在眼中吗?有把你当男人吗?真看重你,也不会对你的长辈这样了。”

楚云梨把孩子放在床上,低声道:“你好好养着,别轻易下地。伤口坏了,可是会要命的。”

吓得柳子安脸都白了。

楚云梨一笑,摸了摸他的脸:“你别怕,只要听我的,不会有事的。”

她起身出门,袖子却不他拉住:“娘,别跟他们吵。”

看他小脸上的担忧,楚云梨又笑了,伸手把他皱起的眉抚平:“别皱眉了,跟个小老头似的。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让人觉着我们俩好欺负。你放心吧。”

出门后,她还顺手关上了门,看向院子怒气冲冲的叶氏,又看了看陈长福,道:“我不明白,好好的,你找个长辈压在头上做什么?缺人管吗?喜欢被人说教吗?”

陈长福:“……”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他只是下意识的尊重四叔而已,并没有想被人管着。

楚云梨的话让叶氏更加生气。

陈长福急忙劝:“四婶,子安伤了脚,她这是急的,不是故意说那些话。你别生气,回头我说她,让她给你道歉。”

这话一出,叶氏面色缓和下来。

屋中剩下的几个男人也出来了。年长的那个是陈长福四叔,剩下的四个年轻的,一个是他亲大哥,剩下那俩一个堂哥,一个堂弟。

若是没记错,陈长福今日过继的就是堂哥陈长禄的儿子。

当然了,现在换成是楚云梨在这儿,自然不会再帮他们炒菜,也不会再让他们酒醉之后敲定此事。

陈四叔冷声问:“怎么回事?”又看向楚云梨:“饭要好了吗?”

楚云梨摆摆手:“子安伤了脚,我没心思做饭。四叔,改日再请你们上门。”

儿子伤了没心思做饭,又说了改日再请。如此,如果懂礼的人,应该不会再计较。会做人的,兴许还会去看一下孩子的伤,安慰几句。

陈四叔也觉得自己再留下来有些没眼力见儿,侄子对他尊重,今日不吃饭,肯定也还有下次。当下便想带着两个儿子告辞。

叶氏不依不饶,冷哼一声:“不就是做饭吗?跟谁不会似的,咱们又不是外人,她没心思做,我去做!这总行了吧?”

对于走得近的亲戚来说,这确实说得过去。

楚云梨眯了眯眼,没想到叶氏这么难缠。看她这架势,今日这顿酒还必须喝了?

换句话说,这孩子还是要过继?

无论是楚云梨还是李念秋,都对陈长福过继孩子没意见。可前提是这过继的孩子不能委屈了她们母子。要不然,凭什么啊?

如果是陈长福亲子,母子俩就认了,就算做不到亲兄弟那般亲热,到底还是一家人,只要为人还行,大家就能相处。但这种看陈长福富裕了贴上来的所谓继子,她们母子凭什么要为了他当牛做马?

那边叶氏进了厨房,楚云梨心下思量开了,也跟着进去。

刚才吵了一架,还没和解。叶氏看她自然是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做饭的期间,又开始数落厨房中各处的摆设不合理:“这盐罐放在这里,离火太近,怎么能这么烤呢?会烤糊的,你是不是蠢?”

“你才蠢。”楚云梨毫不客气:“那盐沾了水,我特意放在那里烤的。你老眼昏花看不清,好好问我一句不行?”

叶氏气了个倒仰,恨恨道:“你这日子是不想过了吧?”

楚云梨冷哼:“关你屁事!你自己都俩儿子了,自家的破事还管不过来,管别人家的事做什么?”

叶氏是真没想到,这看起来性质软和的侄媳妇,私底下性子竟然这么尖锐,那是一句话的亏都不肯吃。生气之余,她手中切好的肉丢进锅中翻炒。

肉香弥漫,叶氏觉得肚子有点饿,好像也没那么生气了,就是有些憋屈。不过,想到一会儿要说的事,她的心情好了起来。

如果事情顺利,自己的孙子成了陈长福儿子,以后这院子这银子,就都是自己孙子的,也等于是她的了。心情好了,嘴上也不饶人:“长福拿我当亲娘,我当然要多管。像你这种不会过日子的女人,当初就不该让你进门。”

怎么说呢,没拿到那谢礼的陈长福和李念秋算是门当户对,如今他乍然多了十两银,选择就多了,李念秋的身份就有些不够看。

“不让我进,我也进了。”楚云梨提议:“不如你让他赶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