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末日流亡 末日流亡 第89节

朱祝皱眉苦思。

陆笛想了想,一拍手套:“这事好办,明天我尽量记住那些像间谍的家伙,然后让朱祝用眼镜标记,这份资料会留在扫描眼镜里,不管谁拿到眼镜,马上就会得到一份间谍名单。这么重要的东西,朱祝如果能拆除元件,就不可能忘记删除。”

“你能辨别?”朱祝惊喜地问。

陆笛笃定地点头:“不同的人,脑电波在我眼里是不一样的!”

“很好,干了。”朱祝果断地说。

按照晏龙的计划,袁仲夏保护的是美利坚等国看不起的陨石分析技术,马上要在美杜莎号上引发一轮混乱的眼镜,从头到尾都在朱祝手里。美杜莎号是地球联邦的科考船,特工们可以手段百出,但所有人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前提:不能闹出人命。

否则事情就闹大了。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这番计划对朱祝来说就有些凶险了。

“现在商量应急备用计划与行动原则……”

***

1月6日,下午三点。

朱祝晕头转向地站起来,他没有装,不管是谁,跌进了一个巧妙安排好的连环意外,都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特工最擅长的就是制造“意外”,比他们更擅长的可能只有电影《死神来了》的编剧。

物件的不经意摆放,被远处的人带倒的东西,身侧失去平衡撞过来的人,环环相扣保证朱祝不管怎么闪躲都避不了。

眼镜受到撞击,直直地落向下层甲板。

朱祝还来不及从地上爬起,就伸手去摸脑门,发现眼镜不见之后,他露出了惊怒的表情,马上开始寻找。

“哎呀,我的手机,掉到海里了。”

旁边摔倒的人也跳起来,扑向栏杆旁边。

朱祝脸色铁青,确认身边确实没有,怀疑地看着周围的人,然后立刻抓住一个科考船的工作人员,称自己眼镜里有资料数据,要求看监控。

他气急败坏,又竭力想要掩饰。

陆笛旁观者清,他看见眼镜根本没有到达下层甲板,被某个特工抛出一个像捕虫网一样的东西,凌空套走了,那应该是个死角位置。就算朱祝真的拿到监控,也找不到眼镜的下落。

眼镜跌出去扶栏的画面有,下层甲板上却没有掉落,就只有落海了。

虽然眼镜的造价不便宜,但是没有诱饵怎么套狼?

陆笛觉得朱祝现在的愤怒表情很熟悉,就是他们上次汇报雪原损失的情况嘛,是科研人员不需要演技也能完美模拟的愤怒!害怕!

陆笛想了想游龙号潜水舱,又想到计划成功之后可能的收获,安定了。

没事!

小投资,大回报!

按照计划,朱祝会立刻回去跟袁仲夏碰头,两人装模作样商量一番,然后追查眼镜的下落。

“越乱越好。”朱祝表面怒不可遏,心里乐开了花。

一副眼镜当然不足以引发大混乱,可是陆笛超常发挥了,朱祝一想到眼镜里留下的大惊喜,就神清气爽。

***

“什么?”

一个白人模样的男人猛地站了起来,接过眼镜,赫然看到自己的手下都变成了淡淡的蓝色。

乍一看就以为一屋子都是阿凡达呢!

他迅速拿起望远镜,望向甲板的方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

“怎么回事?我是在看碟中谍吗?难道你们被人喷了香水?”

那部电影里女特工就是用喷香水的方式,在宴会上为同伴标记了目标。

“……不是香水,是眼镜里的数据资料的扫描直观显示,标成蓝色的都是我们知道的同行……不止我们马萨达这次打入法国科考团的行动组,就连隐藏得很深的人员也被标记了,还有我们掌握的英国佬内线,几乎所有国家的!”

手下的表情像是吃了翔。

不管是谁,忽然得到这份情报,都是大喜过望,然后是惊恐莫名。

“我听错了吗?所有?”

“是!我怀疑华夏人在各国的间谍提供了情报,否则仅仅一天不到的工夫,华夏人绝对没有可能掌握这么多的情报,要知道我们有个内线在美杜莎号科考船上已经一年了,一直在给我们提供情报,这次根本没有出面打探消息。华夏人竟然也知道!难怪各国接近这个mr朱的人,放下窃听器统统失效了。”

人家戴着眼镜,老远就看出你有问题你颜色不对,还有什么可说?

“如果不是我们果断采取了‘意外巧合’,撞倒mr朱的人都是不知情的普通工作人员,我们根本不会得手!”

手下越说越后怕,他的上司抓着眼镜,缓缓坐下,“难怪那个华夏人看起来狡猾,却又显得大意,身边只有两个保护人员,还显得有些平庸,只是普通的军人不是特工,原来……”

原来人家情报战走在了前面。

“查,一定要查我们的内部情报是怎么泄露的!”

“头儿,白头鹰那边已经知道拿到眼镜的是我们了,要求技术交换。”

说是技术交换,但是只会打发给一些垃圾。

首领愤怒地催促:“把眼镜拆开,都半个小时了,你们还没复制完眼镜里的技术库数据吗?华夏人设了密码?”

“不是密码的问题。”技术人员硬着头皮说,“除了那份间谍数据,其他都是没用的东西,美杜莎号船的外观,检测仪器的说明,仰光大金塔……根本没有我们想的东西!我怀疑已经有人拆了重要元件。”

“什么?不可能!负责拿到眼镜的是大卫,他很忠诚。”

“……头儿,我们所有人在华夏人眼里都被标记过了,如果没有人出卖,怎么可能会这样?大卫也有可能接受你的命令之后,表面遵从,背后为华夏挽回损失。”

“这不可能!”

“抱歉,头儿,也许华夏人有两副眼镜,一副是我们原本的目标,另外一副记录了间谍情报。是我们搞错了目标。”

作者有话要说:马萨达,据说是摩萨德的另外一种音译,是他们的名字来源

摩萨德是以色列的情报组织,类似cia,很出名的

为了和谐,我们尽量不提名字,用一些代称

第76章 捡漏

“什么两副眼镜, 太可笑了!”

白头鹰这次的组长满脸轻蔑,不过他及时吞下了对某些族裔的歧视话语,是冷笑, “马萨达的那群家伙, 狡猾又精明,就像他们的同胞一样,想想那些银行家吧,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骗走别人口袋里的钱!满口谎言!”

“罗伯特先生认为‘马萨达’在故意拖延?”

名为罗伯特的组长表情愤怒地说:“当然, 我敢打赌他们一定试图拷贝眼镜里的数据库内容!”

“这个……华夏人的密码没有那么好破解!”

因为各国对华夏的技术封锁, 使得华夏科技在许多领域都是自主研究, 跟西方不走一个路子,这个特点在二十年前华夏有了属于自己的量子计算机,发明自己的操作系统开始,就更明显了。

而且华夏的军用跟民用完全不是一回事。

军工企业为政府服务,这些工厂不会生产其他副产品卖给民众,也不由资本把持,这意味着不需要向股东负责,比如每个季度一定要盈利之类。

像白头鹰这样的情报特工组织对此深体会,华夏就是一个奇葩!普通情报好拿,关键情报你都不知道应该从哪下手, 拿到了想要破解也很费劲。行内有一句话,认为别国情报都是情报, 有人类文明彼此相通的桥梁可走,华夏的情报拿到手会怀疑自己转行成了考古学家,正在看壁画。

这句话有贬低东方落后的意思在里面,但内核其实还是讲了一个关键差异的:地球联邦科学院就发表过一篇研究,使用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的人, 大脑建立的思维模型都不一样。

“如果是盗窃物件,马萨达非常优秀,可是面对华夏人的资料,他们迟早会转头来找我们寻求帮助,就跟从前一样!各国科考团在美杜莎号停留的时间有限,最多不会超过三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听了手下的话,罗伯特的表情立刻变得好看了很多。

他拿出一支雪茄,想起这里不是吸烟区,顿时厌恶地说:“给马萨达的人施加压力,让他们早点认清事实!”

***

马萨达拿到华夏人机密情报的消息,在美杜莎号的特工中间,迅速地传播开来。

事实上,看到有人守在下层舱室用“渔网”捞住眼镜迅速跑掉情形的,并不止是陆笛。

朱祝原本还想要把这个消息放出去,现在他发现根本用不着。

“……晏龙说得对,跟聪明人交手就是这么轻松。”朱祝自言自语。

换了蠢笨的,没有能力的,朱祝还要花时间等消息散布,现在完全不用操心。

陆笛也很满意:

“给人挖坑这种事,要恰到好处,干得多了,容易成画蛇添足之势,反而招来怀疑,影响整体计划的执行。”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时间宝贵,开始拼命活动起来,到处串联。

马萨达与白头鹰有过合作,这次僵持住了,大家都觉得是好机会。

——谈生意谈不拢,还不带别家截胡吗?

——不答应,是不是筹码不够?嗨,这条船上什么都不多,就是筹码多,等着!

还没有到晚上,晏龙就通过耳麦通知朱祝:“英国人下手了,他们偷走了一份俄罗斯陨石成分与电磁干扰的机密资料,俄罗斯人暴怒,逮住了他们的尾巴。”

话音刚落,甲板另外一头就传来叫声。

朱祝一惊,很快得知有个英国特工坠海,马上要停船救援。

“你们注意安全。”晏龙提醒道。

朱祝摸着脑门咂嘴:“啧,毛子与mi6,老对手了。”

毛子脾气暴躁起来,可没有英国人的好果子吃。

这两个再加白头鹰与马萨达,并称世界四大情报组织。

华夏的一份机密资料当然不足以让他们打起来,分量不够。

可是现在环境非常特殊,大家本来就要对彼此动手的,马萨达捷足先登拿到华夏机密之后又迟迟不给白头鹰,自然被其他人理解为“待价而沽”。

一样东西价值再高,要买它的“钱”不是从自己的口袋出,谁会在乎呢?

更何况大家本来也要窃取资料,复制资料又不费劲,多拿出一份交换一份新机密不好吗?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谁先下手抢到了筹码,豁出去摆到交易台面上,谁就占优。

这还不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