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末日流亡 末日流亡 第152节

这段来自地球的击掌庆祝视频,陆笛在一个小时之后看到了。

这时他已经缩在金属圆球状无人机里,晃悠悠地参观了大半个科考站。

华夏天对科考站只有五分之一建筑位于火星地表,其他部分都在地下,这是为了对抗火星的恶劣气候,火星沙暴非常恐怖,每隔三四年就会爆发一次,每次刮起来能波及到整颗星球,持续时间能达到三个月,堪称暗无天日。

风力可以达到地球最强极度的风暴,同时夹带着沙尘与碎石,建筑物根本扛不住这样日经月累的冲刷。

所以火星科考站都采取了相同的建筑模式:探测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往下挖掘,就像那张著名的冰山图,只露出一部分在地表,减少建筑损耗与维修次数。

不刮沙尘暴的时候,火星就像是沙漠版的南极,非常寒冷。

由于大气稀薄,辐射照射在地表,加上太阳粒子风,别说人类了,就连陆笛也没法直接出去闲逛。

陆笛站在冰冠(地表)建筑的窗前,凝视着外面的天空。

太阳是蓝色的。

赤红色的地表,灰黄色的天空。

这里就像是不懂事的孩子拿了水彩笔胡乱涂抹出来的颜色。

“听说你去过南极?”

陆笛醒过神,连忙回头。

说话的人穿着华夏航天局的统一绿色t恤,笑着向陆笛伸出手:“真的没有预料到会有访客,你知道的,住在我们这样的地方,打个招呼还要一年多以后才能登门,可以等到你忘记这码子事,结果你们二十多天之后就来了……换成地球,简直放下电话门铃就响了。”

“这里有门铃?”陆笛好奇地问。

“没有,哈哈哈,这里跟南极是一样的,最多大家在天气好的时候蹲在家里互相打个招呼,毕竟一颗星球上也才四栋房子,其实这里就像一个度假区,在火星距离地球最短距离的时候,哗啦啦一下大家就住进这些独立别墅展开活动,然后假期结束哗啦啦大家又走了,就留下一两个看房子的人。”

这个工作人员很健谈,说的话题陆笛很感兴趣。

晏龙留意到了,然后迅速走了过来。

陆笛没有多想,以为晏龙也喜欢听。

“一般聊什么?”

“音乐艺术明星……反正不谈政治你们懂的。”工作人员耸耸肩,然后说,“其实火星是个非常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扩大聊天范围,大家都主动掌握了好几门语言……特别是地球联邦科考站的人员国籍,决定了这一期四年火星驻守人员的语言选修范围!因为俄语英语中文是固定不变的,我来之前就会说这三门语言,就算学也只能学方言,多没意思。不过我的运气还行,跟我同期的地球联邦科考站人员里有一个西班牙人,我现在看地球带来的西甲比赛录像都不用翻译。”

陆笛脸色骤变。

这是什么学渣必死环境?

作者有话要说:陆笛,看到一个说话有趣的人

晏龙默默走来

然后陆笛陡然色变:学霸你好,学霸再见

晏龙默默走开

↑陆小笛,你仔细想想啊,你会在火星遇到学霸之外的生物吗?会吗?

第132章 站点

华夏火星科考站总共有三名工作人员。

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南极还要艰难。

最麻烦的就是补给, 在三十年前飞行器想要平安降落到火星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现在虽然技术发达了,但是从地球远航而来的飞船可以携带的重量是有限的。

“……这是每座科考站的一号宝库, 在整栋建筑最安全的地方。”

曹严走过一条通道时, 笑眯眯地比了个手势,指着没有进去的另外一扇门。

曹严就是那个能说一口流利西班牙语的“学霸”。

他看起来很有活力,就是有点胖, 还很唠叨。

“关于科考站的内部建筑指示图, 在这边, 有些地方不能随便进去, 比如刚才我说的那个宝库。”

“是种植基地?”

陆笛回头张望,他在商都基地见过大型栽培温室,用的是模拟光照,模拟风力,模拟机械授粉,关于土壤的营养成分与温度湿度都有严格要求,还要间歇种植,确保土壤的肥力。

这些都需要程序来控制的,如果被干扰出现误差确实不好。

“不,种植区在更后面, 刚才那是……怎么说呢,原始宝库!”

曹严哈哈笑道, “不过如果你进去就只能看到一个个密封的箱子,打开又是密封的罐子,里面是一些地球的细菌与有机肥原料,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做细菌培养,想在火星种植作物, 首先要养土。”

陆笛在电脑终端里看过种植课程,换算成现实的书籍,可以直接把他埋进去,那还是《地下避难所版》不是难度更大的《太空飞船版》与《火星版》。

当地球随处可见的空气、土壤、风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原本简单的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这间实验室,是人工合成维生素的地方。”

“这是总设备室,后面是科考站的维生系统控制区,包括气压、温度、氧气等等。”

“科考站分为三大区域,每一块都能独立供氧与平衡气压,这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

曹严走到通道尽头,打开一个房间,示意飘在自己身后的两个圆球过来。

“核心储藏库,授权核验中。”

“发现不明……发现军用编号无人机,等待授权确认。”

晏龙率先飘过去,报出一连串复杂的数字与字母代码。

“紧急程序启动,程序通过,可以加入新授权。”

地面升起一块小操纵台,还有光屏。

晏龙脱离圆球,从曹严帮忙提着的箱子里取出金属指套,从容地输入大段大段数据。

陆笛根本看不懂,曹严在旁边叹为观止:“是吗?原来是这个方法……精神体把稳定的波动值记录下来作为授权码,直接进入程序内部插答案,然后走流程?可算是解了我心底的疑惑……”

这时操纵台自动旋转,然后那块地板向两边分开,露出一个银色金属悬梯。

“欢迎来到二号宝库,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宝库了,放置一些珍稀物品,比如含有不明金属的矿石,怀疑是新元素结构的东西,或者……暂时没法解释的奇怪物品。”曹严一摆手,很有博物馆讲解员的范儿。

陆笛飘到储藏库里,发现除了左边一排密封玻璃罐,其他都是巨大的金属柜,什么也看不到。

“这是什么?”

陆笛被一罐子像是蓝色糖豆的东西吸引了。

在一堆各种黑色结晶、赤红砂砾标本中间,只有它最显眼。

平铺在透明的玻璃罐底,呈现出奇怪的灰蓝色,颗粒有大有小,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凹凸起伏跟核桃似的,不过比核桃小多了,最大的一颗才5厘米左右,小的跟芝麻差不多。

“这是火星蓝莓。”

曹严来了兴趣,走到陆笛金属球旁边说,“著名的火星地质学谜团,每一颗的密度与结构都不一样,成分倒是差不多,但是没法解释这是怎么形成的。”

陆笛:“……”

名叫蓝莓其实是石头。

反正不能吃。

曹严像是看出了金属球停顿的无言吐槽,笑着说:“可能因为它容易碎,又特别小,才叫蓝莓吧!”

陆笛望向旁边的赤红砂砾,只见它一颗颗的聚合在一起,分布非常均匀。

“这是?”

“火星树莓,主要是内部核心出现了轻微磁化,可以吸引赤铁砂聚集,看起来像是一个椭圆球。这个就比较坚固了,不怕摔……因为火星没有大磁场,发现树莓的地方就意味着有区域小磁场,是很重要的象征。”

陆笛感觉自己嘴角抽搐。

好在曹严没有继续介绍草莓黑莓蔓越莓什么的。

否则真要开一个石头水果展览了。

晏龙在另外一边查看液氮冷冻设备。

“十天前就做过了清理,随时可以使用。”曹严走过去,面对晏龙的时候,他的表情都显得严肃许多。

储藏室里有许多东西都没用过,比如化石保存盒,比如火星细菌保护盒,还有这个液氮冷冻设备。

这些都是为了可能发现的火星生命准备的。

火星在亿万年前有大量液态水,后来全部消失了。

所以地层深处可能留有低级生物的化石,发掘的固态冰里面也可能保存一些远古细菌,甚至可能提取出一些dna。因为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又是构成的成分基本差不多的两颗岩质星球,火星的地位非常特殊。

科学界的普遍认为彗星与陨石给地球带来了生命。

这个机缘种子给过火星吗?

又或者说,最初机缘种子在火星,然后在火星生态毁灭后飞到了地球?

反正生命起源这么高深的问题,陆笛是不懂的,他只知道,眼前的液氮冷冻设备即将存放地球送来的胚胎。

“距离真正送胚胎来的日期还要很久,首先做实验的是动物胚胎,成功之后还要在科考站解冻培养,看是否能正常发育。”晏龙一边说一边给曹严计算时间。

以小白鼠为例,35天到60天性成熟,然后繁殖下一代看是否出现基因问题。

量子传输什么都好,就是在传输过程中“变形”“缺失”“不完整”情况非常严重。

“保守估计,距离完成整个实验还要三个月。”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至于观察小白鼠正常寿命什么的,已经没法苛求了,时间不够,小白鼠还没自然死亡,陨石先来了。

提到这事,曹严的表情有些僵硬。

晏龙很自然地转了话题,把储藏库里的东西全部检查一遍之后,就离开了。

科考站的宿舍区很大,空间布置看起来像是军舰,上下铺的单人床,被固定在舱壁上。

宿舍分男女,现在一边只有一张床在用。

他们过来的时候,恰好看到了科考站的负责人。

“抱歉,驻守人员不多,刚才太阳能电池板有点问题,我出去维修了。”

负责人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性,脸型很板正,看起来就很严肃,陆笛莫名地觉得这位女性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