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何以负君心 第134章 命运1

卯时快到,孙涟漪必须得走了,冯小怜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嘟着嘴抱怨道。“怎么一个时辰这么快就过了?”

“是呀,咱们只能,下次再聊了。”孙涟漪抬手轻轻地摸了摸冯小怜的脸,她嘴上虽然这么宽慰着对方,可是心里清楚,下次再聊,只是个遥遥无期的许诺。

“嗯!”冯小怜却是因为孙涟漪说了这么一句话而有了期盼,还开心了不少。

她一直把孙涟漪送到了寝宫的侧门,都还不肯停下脚步,倒是孙涟漪让她止步了,“溟濛,送到这儿就行了,你快回去睡会儿吧。”

“好。”冯小怜也知道自己不方便出去,便微微颔首,站在原地,直到看着孙涟漪和那小太监走远,连灯笼的亮光都看不到了,她才折返回去。

还是来时的那条路,孙涟漪跟着走过一遍就记住了,可她依旧是亦步亦趋地跟在那个小太监的后面,看着对方的后背,暗自猜想着他的身世。

大概也和她与冯小怜一样,是受过宇文家的恩惠,才被送入齐国宫中为周国传递消息的。

若家中尚有父母庇佑,或者日子还能过得去,谁人忍心将儿子送进来,净身当阉人呢?

看着他的年纪,许是比冯小怜还小,就要做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兄弟姐妹在世,会不会想着来寻他呢?

可即便是寻来了,能团聚了,能抽身了,乱世里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这天下之大,却也再没有一个平静的容身之处了。

孙涟漪叹自己和冯小怜姐妹相见难,相见亦不得相认,可这等局势之下,谁人不是有各自的苦呢?

“姑娘,到了。”小太监在宫门口停下了脚步,转身看着孙涟漪,忽而微微笑道。“乱世凶险,请多保重。”

这是一句再平凡不过的嘱咐,他两人萍水相逢,此生可能只会有这么一小段的同路,但日后能想起的,都是彼此的善意,总是好的。

“公公也保重。”孙涟漪颔首轻笑,心里也是感慨。

她拿着腰牌通行,顺利地走出了宫门,那小太监还在门里面看着她,见她回头,就是一笑,然后才放心地走了。

孙涟漪目送着他走远了,又微微抬起头,望着宫门口那巨大的匾额良久,然后转身离开。

高延宗直到天亮了,郑氏醒了到灵堂非要把他赶回去休息,他才肯离开的。

回到安德王府,李氏果然备好了早膳,站在门口等着他了,见他下了马车就是立即迎了上去。“五爷!”

“诶,不该让夫人给我准备早膳的。”高延宗突然这么叹了一声,李氏就是一惊,正惶恐着她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高延宗却就是一笑。“那样夫人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了。”

“五爷……”李氏见高延宗会笑了,也就跟着笑了起来。“你话也不说快点儿,吓死我了。”

高延宗又笑了起来,可最后留在嘴角的却是一丝苦涩。

李氏不会真的介意他卖关子,无非就是这么娇嗔一句,哪有半点责怪的意思?

高延宗其他的妾侍也是这样,都是温柔的、羞怯的,不会也不敢跟他发脾气。

只有那个人,会拎着他的耳朵,笑容‘灿烂’地‘严刑逼供’,他即便是立即老老实实地把话说清楚了,她依旧不会轻易放过他。“你下次再给我说话只说一半试试看!”

高延宗发觉自己又想起了孙涟漪,便是连忙摇了摇头,试图强迫自己甩开脑海中有关于她的影像。

李氏看着高延宗的眼神,也是大概猜到了他的所想,却并没有拆穿他,只是微微笑道。“五爷快去吃早膳吧,我怕都要凉了。”

“听夫人的。”高延宗便也装装糊涂,笑着搂住李氏进屋去了。

这些年,他们已经鲜少能有这样独处的时光了,李氏甚至有些紧张,给高延宗夹菜的手都轻轻发着抖。

可这一顿饭,依旧是吃得她心满意足,好似回到了新婚那两年,只有他们二人的日子。

吃完了早膳,李氏正准备吩咐下人把碗盘撤去,高延宗也发话了。“去把其他姨娘们,都叫来吧。”

那小厮刚收起碗盘,听到这么一声就连忙点头。“是。”

“五爷,这是……”李氏疑惑地望着高延宗,他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立即解释,她便就没有问了。

等到妾侍们都到齐的时候,高延宗才是慢悠悠地说道。“你们回去收拾收拾,想拿什么都可以拿走,我的外宅也不多,你们可以先搬去住,或是卖了平分都好,今日,便散了吧。”

众人一听,皆是不明所以、面面相觑,其中之一大着胆子上前一步问道。“五爷,您这……这是什么意思呀?”

李氏最先明白过来,高延宗这是要分家的意思,“五爷!”

“夫人莫劝,我已经决定了。”高延宗这才从桌前起身,走到了他几位妾侍的面前,竟是微微弓腰行了个礼。

“五爷使不得!”几个妾侍也是大概明白了,都上前去把高延宗围了起来。“你这是要赶我们走呀?我们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妇道人家,能去哪儿呀?”

“是延宗对不起你们。”高延宗看着身边一群哭成泪人的女子,想着她们也曾与他共度过不少日子,为他赔了青春,他却没能护她们到老。“四哥的事情,你们也都知道了,我今日会进宫一趟,还能不能活着走出来,我没办法向你们保证。”

“五爷……”几个妾侍都哭得泣不成声,看得人着实不忍。

李氏在一旁也偷偷地抹了抹眼泪,这才走向前来。

“姐姐,你快劝劝五爷吧!”几个妾侍把希望都寄托到李氏的身上,可她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李氏了解高延宗,她知道他为了替高长恭正名,这一趟是去定了。

若说这世上谁能劝住高延宗,除了已经过世的高长恭,就只有孙涟漪了,可是这唯一可以做到的她也已经走了,就谁都拦不住高延宗了。

李氏犹豫了半天,最后仍是只能一声轻叹。“五爷放心,妹妹们的去处,我会安排好,不会委屈她们任何一个的。”

“多谢夫人。”高延宗微笑了一下,然后推开了身边的妾侍们,迈开步子走了出去。

“五爷!”后面哭着喊着要去追的妾侍们,都被李氏给拉住了。

她们回头去看,她不知何时,也是已经泪流满面了。“姐姐……”

一屋子的女人,就这样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从前那些争宠夺爱的明争暗斗,此刻似乎都变成了前尘往事,烟消云散了。

高延宗去了西边的厢房,因为他入朝的官服还在孙涟漪的住处那里。

他也没有叫人帮忙,自己就把衣服换上了。

换好之后,高延宗站在屋子之中,环顾四周,然后果断地走出去,关上了门。

这里,他应该不会再来了,那个人的好与坏,柔情和背叛,都已经与他无关了。

高延宗轻阖双眸,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睁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又回到了正厅那里,此时他的妾侍们都已经不在了,只有李氏一个人独坐在桌前。

她见高延宗过来便连忙迎了上去,看着他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五爷自己穿朝服,连扣子都不会扣了吗?”

高延宗低头去看,这才发现他扣错了扣眼儿,也是一笑。“怪不得觉得勒得慌。”

“头抬着。”李氏便伸手替高延宗解了扣错的地方,重新扣好,又把他的衣领整了整,这才心满意足地笑道。“好了,咱们五爷这样,精神多了!”

“多谢夫人……”高延宗忽而握住了李氏还未来得及收回去的手,“夫人,这些年,是我忽略了你,我对不住你。”

“五爷没有忽略我,更没有对不住我。”李氏也十分感概,先前就才哭过,这会儿鼻子又酸了。“我嫁于你多年,仍是未有所出,五爷也没有因此而休了我,还敬我重我,待我十分好。”

“我待你的好,不及你待我的分毫。”高延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若是回不来了,你也别守着这儿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要是还能遇上个体己的人,就……”

“五爷!”李氏连忙打断了高延宗的话。“我知道,你当年娶我只是因为门当户对,你我这些年相敬如宾,我也很清楚我始终不是你的心上人,可我不在意,我只想这么守着你,你此去若是真的回不来了,我也要一直守着!你的孩子,我会视如己出,将他们好好抚养长大,就是四嫂那边,我也会时常去看她们的。”

“夫人真是想得周道。”高延宗语带哽咽,顿了好一会儿才稳住情绪,“你放心,我已经通知四哥的旧部们,他们会对四嫂和你都多加照顾的。我此去,只想为四哥讨回公道,并非是要枉送性命,只要我有一线生机,我不会让夫人空等的。”

李氏已经泣不成声,只能用力地点头,“五爷,我等……等你回来……”

“嗯。”高延宗轻轻地抱了李氏一下,然后转身走了。

他不想坐马车,便是直接去马房牵了一匹黑马,刚要出去,就是听到了一阵竹笛声从墙外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