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何以负君心 第143章 同行2

“五爷!”来的人是其他队里的一位小将,他气喘吁吁地,许是着急跑着过来的,“皇上……皇上他,打算去晋阳,已是打包了行囊,就要启程了!”

“什么?”高延宗一听,便是连忙跟着那小将去往高纬的帐营,一见面连君臣之礼都忘了行,连忙阻止高纬。“皇上请在营中不要动,以兵马交付臣下,臣能打败他们!”

“五哥不必多说了!朕意已决!”高纬方才一听说他们败了,慌忙地就是吩咐人收拾起来。

“皇上!”高延宗还要劝,高纬却是不愿意听,抬手阻止了他,然后便抬腿要向外走。

高延宗不肯让,挡住了高纬的路,两人正处于僵局之时,冯小怜正好从外面走了进来。“皇上,都收拾好了。”

“那就走吧!”高纬硬是把面前的高延宗给推开了。“五哥,朕是一定要走的,你就别拦着了!”

高纬急着要离开,并没有没有发现高延宗之所以这么容易就被推开,是因为他已经呆愣到忘了再阻拦。

高延宗的目光从方才看到冯小怜的那一刻起,就惊讶地移不开了。

实在太像了,和这三年来他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却频繁落入梦中的那个容颜,太过相似了。

即便高延宗可以轻易地分辨出冯小怜和孙涟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可他仍是忍不住去看,视线无法自控地收回。

冯小怜原本并未看高延宗的,可是一听到高纬唤他‘五哥’,便是稍微惊讶了一下,抬眸去望他,却没有看一会儿,就被高纬拉着出去了。

而高延宗一直呆立在原地,许久之后,他才轻阖双眸,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终是忘不了她,他仍是把她的一颦一笑,记得那般清楚,好似昨日才见。

平阳之战结束以后,宇文邕认为将士们在严寒之中作战实在艰苦,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

“皇上,平阳大胜,此时我军士气大涨,应该直捣晋阳!”大将梁士彦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有不少将士认同他的观点。

“晋阳……”平阳这几战,大周打得漂亮,如果能一举拿下晋阳,宇文邕的确是十分心动的。“这样吧,今日咱们先原地休憩,众卿容朕再想想。”

“是。”梁士彦也知宇文邕并非胆怯,只因向来体恤将士,便不再多说,带着其他人退出去,让宇文邕自行斟酌了。

孙涟漪一直在屏风后等着,听着动静是宇文邕他们说完事情了,她才抱着药罐子从后面走了出来。“邕哥哥你们再聊得久了,这驱寒汤我就得再去热一遍了。”

她的话说得轻巧,眉目带笑,仿佛只是调笑着埋怨他让她等得久了而已。

宇文邕也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看着孙涟漪在他对面坐下,将捂了许久的药罐子里的汤药倒出了一碗,然后又将碗端起到了他的面前。“邕哥哥快喝,凉了就没用了。”

“好。”宇文邕便就乖乖地接了过来,然后一饮而尽。“你喝过了吗?别光顾着给我驱寒,自个儿冻着了。”

“我可不敢病了,不然不但帮不了邕哥哥,还拖累你,所以早就喝过了。”孙涟漪看药罐子里面还有,就又给宇文邕倒了半碗出来。“军医那边熬了不少,军中的将士们应当都有的喝,你放心吧。”

“涟漪何曾拖累过我?有些事情我粗枝大叶地想不到,都是你帮我想的。”宇文邕再度举起碗,这会儿却是慢慢地一口一口在喝了。“方才梁士彦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嗯。”孙涟漪这才把空了的药罐子放到旁边,装作无意地抖了抖自己的斗篷,眼神也就顺着斗篷往下,并没有正视宇文邕了。“晋阳,离邺城也是不远了。邕哥哥不是一直就想统一北方吗?”

宇文邕微微颔首,慢条斯理地喝完驱寒汤之后就把碗放在了小桌上,这才问道。“你也赞成我继续往晋阳走?”

“我没打过仗,自然不敢乱说,可梁大人经验足够,其他许多将军也都同意,邕哥哥听取他们的意见,应当是不错的。”孙涟漪一边收着药碗,一边如实地说着。“而且,这几****看着众位将士们,的确是士气高昂,若真能一鼓作气地打下……。”

“涟漪……”宇文邕一下子按住了孙涟漪拿碗的手,又不由分说地握紧了。“现在是邕哥哥在问你,不是皇上在问,你……你当真也赞成我继续往晋阳走?你要知道,这样在战场之上,我势必会和高延……”

“邕哥哥!”孙涟漪忽而打断了宇文邕的话,他似乎没想到,所以稍微惊了一下,孙涟漪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忙是改坐姿为跪,低着头谦卑地说道。“战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比我更清楚。万事难预料,我与他本就各为其主,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邕哥哥明君之路,从未后悔过……自古成王败寇也是各凭本事,邕哥哥不论做什么决定,皆以大局为重便好,我……不必顾虑我……”

宇文邕望着孙涟漪许久,她仍是低着头没有看他,一只手被他握住不敢动,另一只手却是在桌下略带紧张地抓着罗裙。

“我明白了……”宇文邕慢慢地放开了抓着孙涟漪的手。“你出去的时候,帮我把梁士彦叫进来吧。”

“是。”孙涟漪收好了药碗,又抱着药罐子出去了。

宇文邕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一痛。

他听得出她心中一片赤诚,保家卫国之心不比这军中任何一位将士要少,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可方才,他只想让她和他说实话,哪怕这真心话未必是他愿意听到的。

可孙涟漪却是无比恭敬地尊宇文邕为君主,字句恳切地表达着她对他的忠诚。

以往,她就是喊他‘皇上’,也多半是想要调侃他,乐意看他责怪她如此生疏却又拿她没办法的模样。

如今,她就是叫他‘邕哥哥’,心里却真的是把他当成皇帝在尊重了,这一声称呼,意义早已和从前不同了。

宇文邕想一统北方,他想大展宏图,他想这天下所有人都敬他畏他,可却唯独不想孙涟漪也如此。

宇文邕微微低头,细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口气。

孙涟漪向梁士彦传过话之后,就回到了宫女的住处里。

她是以医女的身份留在军中,可是随行军医都男人,宇文邕自然不会让她住那边,便将她安置在了此处,距离皇帝帐营也近。

宇文邕带着的宫女本就不多,都是他的心腹,而且也皆是与孙涟漪认识的,对她和宇文邕之间的事情心里有数,却又不会多言,她住在这边,倒也自在。

此时帐篷里面是空的,因为宫女们都去帮着给军中将士派驱寒汤了,孙涟漪也正好就想一个人待会儿。

她坐在床榻边,手掌轻轻地扶着心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她怀里带着的,是高延宗送她的同心结,可她却一直不敢拿出来看看。

这些日子,孙涟漪其实已经渐渐平静了。

当时要随军走,她也是一时冲动,现在想想,她又不上战场,根本就见不到高延宗。

而且即便是见到了,又如何呢?

高延宗早说过,和她已是恩断义绝,他再也不想看到她了。

孙涟漪思绪一片纷乱,想起往日种种,心如刀割,暗笑自己太傻。

如她所说,她与他本就各为其主,从来就是站在对立面里的,此时此刻再叹,又有何用呢?

“孙姑娘!”几个宫女进来,打断了孙涟漪的沉思。“方才皇上下令,说明儿一早,要接着往前走,让咱们收拾!”

“是吗?那就快点儿收拾吧。”孙涟漪一说完,大家都听命动了起来。

北周大军士气足,在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之后,开始继续往前,准备围攻北齐重镇晋阳。

十二月十三日,高纬从平阳逃奔至并州,听说周军已经进入雀鼠谷,于是任命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辖山西军队。“并州请五哥自己取走,朕现在就要离开这里!”

高延宗在平阳没能拦住高纬,已是懊悔不已,这会儿周军还未到,高纬就要再走,势必使得齐**心不稳,他自然更要阻拦。“皇上应当替国家着想,不要走!臣愿意为皇上拼死作战,一定能把他们打败。”

“五哥呀……”高纬已是无奈,只挥着手让高延宗不要再说。

“安德王!”高纬的近臣也皆是贪生怕死之辈,见高延宗不让他们逃命,自然是要反驳的。“皇上是天子,天子大计已定,你不能屡加阻挠!”

高延宗早已恨透了这帮奸佞小人,任他们如何威逼利诱,他都丝毫不为所动。

这帮人见他油盐不进,就是要自行冲出去,高延宗似乎早就料到了,他眉头一横,嘴角一挑,发出一声轻笑,身后的几个将士便分站成了一排。

久经沙场的武将们,阵仗一摆就好似铜墙铁壁一般,哪是能容易冲出去的?

“五哥,你这是……”高纬见状,十分不悦。“你这是作何?”

“皇上,请再听高延宗一言!”高延宗这一次拦得比上一次意志更坚定,怎么都不肯让开。“为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