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佳色 第37节

... ...

今年的元会与历次都不同,司马衍为了庆贺平叛大胜,将入席条件放得极宽。此次朝廷中一定品阶以上的重臣,均可携家带口,一并参与这场晋廷最盛大的宴会。

无忧赶回来的时候,只见大殿之内,宾客如云,衣香鬓影。乍一看去,几乎整个晋廷的显贵全部都到场了。

她粗略地转了一圈,虽没见着阿父的影子,却收获了一众士族子弟望来的惊艳视线。

就在无忧不情愿地往阿母身边蹭过去的时候,正巧阿父和庾阐跨进了殿门。

庾阐是阿父的好友,他与庾亮同属颍川庾氏,其人善于写诗作赋,在当今文坛可谓拔擢风流、一时之秀。

只见他一捋胡须,眼里放光,同阿父更是说得眉飞色舞,想来定是文采勃发,又有了些新的灵感。

无忧回头看看阿母,赶忙溜到了阿父身边去。

... ...

无忧人未至,声先至,曹统只听得一声脆生生的“阿父!”

再一抬头,只见自家女儿如一朵将开的荷,亭亭地立在他的面前。

庾阐常来曹宅中拜访,故而与无忧也很是相熟。

小女郎在吴郡的这两年变化很大,庾阐乍见,亦是目露赞赏之色。他手中捋须不停,嘴上却是笑道,“曹家芝兰,时年正华,也不知他日会嫁入哪家公门去啊?!”

大庭广众之下,无忧不好反驳,她眼睛里朝庾阐喷了喷怒火,又把小嘴对他一努。

裙角一转,她却是娇怯上前,牵起了父亲的衣角,“阿父——”

曹统笑?着与庾阐辞别,转而对女儿道,“你阿母呢?”

无忧往临海公主的方向一瞧,道,“阿母在那边...”说着,她凑到曹统身边,小声道,“阿父,这里太没劲了,我方才偷偷出去玩了一会儿。等下阿母若是问起,你就说我方才一直和你在一起,好不好?”

自家女儿的性子,活泼又跳脱。若是把她关在这殿内,只去听那些妇人的八卦,也真是为难了她。

曹统拍了拍女儿的手,笑道,“好,放心吧。”

... ...

再一阵钟声响,宫中内侍接连而出,殿内稍安了些,众人这才分坐。

女儿一去便不见踪影,临海公主已派人出去寻。

分坐之时,她四处张望,但见女儿和丈夫在自家位置上谈得正欢。她这才放下心来,上了前去,佯作怒火一般坐在了女儿身边,点着她的小脸道,“你这个死囡囡,刚才跑到哪里去了?!回来了也不声不响的,就不知道告诉我一声?!”

“你是要吓死你的阿母吗?!”

“我瞧阿母忙着说话,就没敢过去打扰嘛。”无忧嘻嘻笑着,再躲到了父亲的身后,口中道,“阿父,你瞧,阿母好凶啊!”

曹统适时按抚住临海公主的手,跟着笑道,“阿奴,我代无忧向你求个情,你就饶了她吧。”

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女儿。

一大一小凑在一块,臭味相投,互相包庇,临海公主觉得她又开始头疼了。

无奈之下,她只好叹了口气。

可叹气归叹气,临海公主再将眼往丈夫身上一横,却是直接把那壶放在曹统面前的屠苏酒移到了自己这边,“好,好,你们父女俩倒是齐心。那今儿晚上,你便一口酒也不许喝,改喝茶吧!”

一家人笑闹不止,却听钟鼓再响,殿内很快就肃静下来。

继而又见,王导、庾亮二人先后步入殿中。

而后,戴着白纱高屋帽的司马衍在众内侍的簇拥下,最后步上了皇帝的坐塌。

... ...

在过去的一年中,江左虽是出了不小的乱子,但总算是平稳地度过了。

总领朝政的王导先立当庭,回顾了一番去岁的波折与成绩。

无忧只听了开头的第一句就开始神游天外。

好歹这是晋廷最隆重的元会盛典...无忧默默地坐在原位,神情看似端庄,可她低垂的眼光已经把面前漆瓶里头插得那只黄梅观察了无数回。

那一根枝子上面开了多少的花,她都给查得一清二楚。

司马衍坐在最上首,听得也是无趣极了。但王导为三代老臣,于晋之功,不下管夷吾之于齐。

为表尊敬,司马衍遂不动脖子的方向,眼睛里的视线却是慢慢转动,从远处殿外的夜空看向了近处的人群。

殿内左侧,为首而坐的便是王导一家,此刻王导起身,露出后方的王二郎夫妇;而殿内右侧,打头的便是大舅庾亮一家,庾亮后方再不远处,夹在庾家当中那个一身青衣、坐姿笔挺的,便是近来声名大盛的桓崇。

王、庾两家,壁垒分明,门阀分野之势就在眼前。

司马衍微微皱了皱眉,他的视线再一转,却是在首排的侧偏处,看到了临海姑母一家。

当他的视线再转,落到无忧身上的时候,司马衍便再移不开眼睛了。

... ...

无忧的美,再是昏黄的灯光,也遮掩不住。

她坐在那里,就好像殿上静静地开出了一朵花。

她垂着眼睛,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如果她现在能抬起头来,就会看到,他正在看她!

不如等过了今日,便和大舅商议,先和无忧把亲事定下吧...

司马衍脑中浮想联翩,这时耳中却听到有人轻咳一声,他慌忙回神,却见阶下的大舅眼神凌厉,向自己示意。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王导已经讲完了。

司马衍也跟着轻咳一声,缓解尴尬,他向王导伸手,做个“请”的手势,道,“王公辛苦,请坐。”

王导的面上却是云淡风轻、万事不显,他向皇帝颔首,逸逸然地便坐了下来。

紧接着,司马衍再请大舅庾亮讲话。

天子毕竟年少,司马衍一开始还是认真听着的,不一会儿便眼神飘忽,又跑到了无忧的身上。

这一看,却让他眼前一亮,妙趣横生。

... ...

无忧枯坐了这么一会儿,似乎也不大耐烦了。

却见女郎的眼光向左右瞟去,发现没人注意她,她悄咪咪地拿起了自己面前的一双筷子,在自己的空碟子里玩起了叠豆子的游戏。

只见她微微抬手,用筷子把自己面前那碟酱豆里的豆子一颗颗地挑出来,随后,她再一筷一个,想要将这些豆子叠成一个高高的豆塔。

头几次,无忧刚叠了两个豆子,便落了下去,可她毫不气馁,屡败屡战,一双大眼睛就专注地盯着面前的豆子,小嘴微鼓,仿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非要把这些豆子摞成一只宝塔不可。

无忧夹得专注,司马衍看得专注,他甚至在心里为她默数着,“一、二、三...”

失败数次,无忧很快就找到了窍门,却见她先把每一颗豆子身上裹一层酱,然后再垒,眼见着已经要垒上第七颗了。

“陛下、陛下...”这时,却听一旁的内侍不住地小声提醒。

司马衍猛地回过神来,只见庾亮面露不虞之色,口中再道,“陛下,值此元日盛会,当为荆州军、扬州军中此次平叛的有功之士施以嘉奖,以资鼓励。”

司马衍忙点头道,“大舅说得是,稍后我便拟旨褒奖,以慰军心。”

庾亮拱手称谢,再伸手示意,让桓崇起身。

只听他道,“另,这位桓崇桓子昂,在此次平叛中击杀郭默之子,又将郭默生擒,立下大功。但他目前尚未升迁,此番刚好请陛下依功定品。”

司马衍急着去瞧无忧,哪里耐烦去忙这些?!

再有,他一来不熟军务,二来又厌恶桓崇。若是此番授予他的官职太低,恐怕众人心中不服;授予他的官职太高,他自己又心中不服。

于是他自作聪明,哈哈一笑,道,“桓郎君平叛安丨邦,立下汗马功劳。朕自当重重嘉奖。”

“但今日元会,朕破例,特准卿一愿。以此军功换取奖励,至于奖励为何,由卿自许,何如?”

... ...

司马衍的原意,就是拖着桓崇,难为他一道。

若他提得太离谱,自会有人反对;若他提得太卑微,那就刚好剩下了朝廷的钱粮。

无论如何,他司马衍是不吃亏的。

司马衍心中正美滋滋,不料他的话音刚落,阶下桓崇的眼神就放了亮光,。

“噗通”一声,桓崇膝盖一弯,竟是头一回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了这司马家的小皇帝面前。

司马衍一怔,轻蔑一笑,道,“哦?看来卿的心中,早有所愿?”

桓崇抱拳道,“正是。”

那人抬起头来,声音朗朗,“臣,心仪临海长公主之女——乐安县主久矣。今蒙皇恩,臣愿以一身之军功,只求娶县主一人。”

第37章

无忧夹豆子的小手一抖, 那座眼看着就要垒好的小小豆塔, “骨碌碌”地便是滚了一案。

她再慢慢地抬起头来, 一向精明灵动的小脸上罕见地显出些呆滞之色,小小的嘴巴也因着惊讶, 张成了个小小的圆。

看着这样的女儿,临海公主可是心疼坏了。

她一把将无忧手中的筷子抽出,双臂一张,便把自家女儿搂在了怀里。

阿母的怀抱,很软、很紧,紧得仿佛她们下一刻就要分别一般。

无忧贴在她的胸前,甚至能感受到一呼一吸间,她胸口那上上下下的起伏。

阿母, 一定担心坏了...

无忧眨了眨眼,小手轻轻扯扯她的衣襟,软声安慰道, “阿母...你别忧心...”

到了这时候, 反倒是女儿在安慰自己...

临海公主慢慢安定下来, 她微微放松了怀抱, 一低头,视线再对上女儿那乖巧红润的小脸,心中又是一阵的难受。

她暗地里将那司马衍与桓崇痛骂了无数回, 嘴上却尽力用最柔软的声音回道,“乖无忧,你放心, 阿母还活着呢!有阿母在...谁都抢不走你去!”

... ...

司马衍只觉得自己的右眼皮突突跳,而且越跳,越是厉害。

昔年苏峻之乱、母亲庾太后过世时,他的右眼皮就是这样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