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双陈故事 第013章

88读书 www.88like .com,最快更新双陈故事最新章节!

结账前郑冬生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的时候,看见志明已经放下碗筷,正襟危坐,一派严肃的样子。

霎时,郑冬生恍了神,他站在原地很久,双腿像灌了铅,沉沉的,无法迈步。

志明令他想起一个人。

家明。陈家明。

要用很大的力气,他才能克制住自己,不让自己情绪失控。左边胸口稍稍往下的地方原本已经结痂,这时又仿佛腾空出现一只手,狠狠地撕裂伤口,只觉隐隐作痛,血流不止。

郑冬生下意识把手按在左胸口处。

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眼镜上蒙着一层雾气,郑冬生摘下眼镜小心擦拭,再度戴上它,终于看清,坐在那里的不是陈家明,而是家明的弟弟陈志明。

他苦笑,心里有种不可言喻的哀恸。

在陈家明的口中,常常只可以听到几件重复的事情,运动,工人,平等……还有,他的弟弟志明。

郑冬生缓慢走回座位。

“你没事吧?”志明在他眼前晃了晃右手。

“没、没事。”郑冬生三魂不见七魄,只想一个人静一静,他问:“你吃完了?”

志明点点头,揉一揉肚子,“吃得好饱。”

“那我们走吧。”

志明大声喊:“伙计,买单!”

郑冬生说:“我刚才已经结账了。”

啊?哦!

很多年后,志明渐渐明白,饭局中借口去洗手间的人多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是提前买单。

当下他很自然地说:“那么下次换我请你。”

“好啊。”

“我知道附近有一家烤肉店很不错,改天一起去吧。”

“可以。我有点累,先回宿舍休息了。”

“拜拜!”

志明抱着课本朝着图书馆的方向去了。

学习是他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他可以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常常忘记时间,以至于空着肚子回宿舍。到了晚上,偶尔会闹胃痛。

这时郑和会递过来一袋泡面,或是一个牛角面包,苦口婆心地劝他:“陈志明,学无止境,你这样废寝忘食,何必呢?”

志明一味埋头咀嚼食物。

郑和继续说:“你又不是那种拿了90分还惦记着下次拿满分的人,别逼得自己太紧,绷紧的弓射不远。”

“可是我有无穷好奇心。”

郑和冷哼,“好奇心害死猫。”

志明赔笑。

其实那只是原因之一。

“算了,人各有志,”郑和摊开手,“五块八,算你六块,快点给钱。”

志明擦擦嘴巴,起身去洗手间,“我钱包在桌上,你自己拿。”

郑和嘀嘀咕咕道:“这么没有防范意识,早晚被人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钱包这类私人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不可以到处乱扔。”

志明在刷牙,咕噜噜含了一口水。

郑和扬声说:“我不管,明天早上你负责买早餐,谁让你把我的面包和酸奶吃完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真正早起的人一定是他。

自从郑冬生搬来之后,郑和每天清晨6点就得起床跑步,风雨不改。也不知他有什么魔力,能够让嗜睡如命的郑和自觉早起。

多亏如此,志明每天早上可以吃到热乎乎的小米粥,喝到新鲜出炉的豆浆。

每逢月底,是志明的回家时间。

他在家门口遇到陈先生和陈太太。

“爸妈,你们去哪?”

陈先生说:“去把书包放下,跟我们走。”

车子往机场方向开。

志明问:“咦,去机场做什么?”

“今天许先生一家飞往英国。”

“就这么走了吗?还会不会回来?”

陈太太小声说:“也许再过四分之一个世纪,时局稳定了,他们就会回来。”

志明噤声,他明白今日一别,空无再见之日。

一家三口来到普田机场。

哗,甫走出停车场,志明便看到各式各样的欢送横幅,对,他想起来,飞往英国的不止许建国一家,还有许多普田的旧员工。

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满怀壮志,斗志昂扬,想着去英国开天辟地。

只听得母亲和老邻居纪太太寒暄:“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是,我真舍不得离开南明。”

陈先生在一旁安慰:“现在高科技这么发达,一来一回,不过是二三十个小时。”

纪太太有她的担忧:“一大帮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飞过去,也不知道是吉是凶。”

“彼邦经济发达,很快新普田就会名扬天下。”

“天下天下,几百年前,大家以为天下就是中国那么大,到了现在,天下已经包括七大洲五大洋。出人头地,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就当是一次长途旅行,如不满意,可再飞回来。”

纪太太笑了,“这么说又还好些。”

广播站传来提示音:“skye419航班,从南明飞往伦敦的航班即将起飞,请各位乘客抓紧时间……”

陈太太握紧纪太太的手,轻轻拍了两下她的手背,“珍重。”

纪太太回:“来日方长,我们以后再见。”

她跟着人流,一步三回头地往登机口的方向走去。

只要还活着,就有再见的机会。

不得不说,造字者智慧无穷,简简单单“再见”二字,却有着n种含义。

对于大哥陈家明和损友范尔来说,一声再见实在是说得太快了。

志明黯然。

说书人纪太太停了下来,她呷了口咖啡,幽幽地叹口气:“又要下雨了。”

关凯不明所以,下雨?这里四面都是墙,她怎么看出来的?

纪太太又说:“年纪大了,一到阴雨天气就腰酸背痛,这不,我的风湿又发作了。”

她摆摆手,示意她不想再继续说下去。

关凯不甘心,他问:“纪太太,你去过英国?”

纪太太用英文回答:“年轻人,能说的我都已经说完了。”

是纯正的伦敦腔。

“你走吧,我相信志明是无辜的。”

该刹那,关凯明白一切。

他低估了家庭主妇的智慧。

聪明的纪太太一早就识破了他的身份,知道他的来意,她不着痕迹地说出了她所知道的所有事情,因为她相信关凯是善意的。

“谢谢您。”关凯衷心感谢道。

纪太太“嗯”地一声,“以后忙完了,有空过来打几圈。”

“一定。”

“不早了,我去准备晚饭了。”

关凯识趣地告辞。

他很开心,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所以,纵使困难重重,风雨阻挡,他依然会坚持追查下去。

哪怕再难,他也要还陈书记一个清白。

关凯坚信,他所在的这个国度,不只推崇仁义道德,还有正义。

国在,则邪不胜正。

是夜,关凯在手记里添加了一句话:2011年11月24日,陈志明年少时光,完。

他忽然想起来,今天是感恩节。虽然感恩节在中国并不盛行,但它却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

幸好美国和国内有时差,关凯取出手机,按下一长串数字,长长的忙音后,电话被接通了。

“妈,是我。”

“小圆?”关妈妈激动极了,“怎么样?你是不是准备辞职来纽约找我们?”

关凯一头黑线。全天下有哪个父母一天到晚盼着儿子失业回家啃老的?

“我的工作暂时还很稳定。”

“那就好。”关妈妈明显口是心非,她想说的其实是:那真是太不幸了。

关凯扯开话题,“妈,今天是感恩节,你准备怎么庆祝?”

“还不就是老一套,家里只有我跟你爸两个人,老夫老妻了,过不过节都一样。”

关凯拉长了声音:“妈——”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一说你又嫌我烦。”

“节日快乐。”

关妈妈抓住机会和儿子多聊几句,“你现在一天三餐有没有按时吃饭?晚上睡觉是不是不超过十二点?别趁着我和你爸不在,你就乱来。”

“我哪敢。”

“有没有找女朋友?”

“妈——”

又闲聊了一会,关妈妈依依不舍地挂断电话。

水正好烧开了,关凯熟练地准备他的晚餐——红烧牛肉面。

这时,有人“笃”、“笃”地敲门。

一开门,外面站着的正是住在对面的大明星罗又轩。

关凯有点意外,“什么事?”

罗又轩说:“今天是感恩节,我做了一桌大餐,你要不要一起?”

“当然。”

关凯第一次光临大明星家里,又紧张又好奇。

他闲闲地问:“你在美国待过?”

“是的。”

“留学?”

“不,我是美裔华人。”

路过玄关,就可以看到开放式厨房了,大理石做的餐桌上摆放着六菜一汤,外加一道甜品,光是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了。

关凯开玩笑地说道:“噫,我还以为你不食人间烟火呢!”

罗又轩笑了笑,“偶尔也会破戒。”

“你又不是和尚。”

“那么,我应该怎么说?”

“破例。”

“对,破例。快来尝尝,这条鱼可是我的拿手菜。”

关凯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吃了一筷子鱼,随即竖起大拇指,“两个字,棒极了!”

罗又轩纠正他:“是三个字。”

终于有了过节的气氛。

ps:感恩节是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对于美国人来说,感恩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从1941年起,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起,美国人将休假两天,和自己的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