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第42节

叶共谦他们有听到一些来自隔壁院子偶尔传出来的消息,似乎是什么谋反余孽之类的话语。

隔壁书生们摩拳擦掌,指望以此为功绩,叶共谦他们当然不会多管闲事,只是在各自从协同会回去的时候结伴而行,备好武器以防意外情况发生而已。

当然给新皇澄清事实,叶共谦他们肯定是不会澄清的。

不是他们对新皇粉丝滤镜掉了,而是现在这些大人们觉得这是新皇对他们的敲打。

这些朝臣可以到处喊新皇是昏君会亡国什么的,新皇也一样可以搞舆论战,让自己成为大众意义上的明君,甚至是圣君。

这不是很好的事吗?

朝臣们有这样的认知后,这大邵的朝堂会多太平啊。

而做出类似新皇在敲打他们这个分析的,也不仅仅是京城之中的官员。

书生们去商谈的那些戏班茶楼规模都不算小,能在京城里混的,在各地也都有分店,京都府这边上映了,其他地方也没有落后太多,于是外地的那些郡府官员以及当地豪强们也都观赏了这出赞美英明神武新皇陛下的好戏《天下平》。

最终这些人得出来的结论和过程也和京都城里头的差不多。

他们不知道京都城内事件的增加,但是新皇陛下贬谪出来的那些大臣,确实是轻而易举就把他们郡府之中那些顽疾地方给解决掉了。

这不是新皇陛下料事如神慧眼如炬吗?

甚至于他们比起京城里的人更加的了解这些顽疾有多难处理。

他们也猜测这戏文是新皇陛下安排传播出自己威名的行为,谁让之前因为贬谪大儒的事情,到处都在说新皇昏聩呢?新皇有所举动很正常。

但新皇陛下若是真的如戏文所说的那么厉害,对方的目的肯定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此!

若新皇陛下有此等眼光和计谋,他所做的事情最终目的肯定不会只有一件,必然都是一石二鸟甚至是一石多鸟。

于是……这些外地大佬们想到了那次新皇在朝堂上大声说的话语。

——都说这是盛世,天下太平,可这天下太平着太平着,税收倒是少了,这可真的是太平啊!

——这钱粮都哪去了可有人能告诉朕?

他们这些外地大佬收到消息的时候觉得挺可笑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现在再回想起这些话语,并结合这个戏名《天下平》,以及现在这秋收正是纳税的时机……

他们把新皇第二次贬谪下来的官员轻而易举十分娴熟的糊弄过去了,新皇这是知道了,并且在对他们这番行为表示不满,在给予他们警告吧。

外地大佬们琢磨着,有些心虚也有些不太相信。

这是要先礼后兵的意思,还是就是一只小猫在那边无能狂怒?

外放的那些大儒们牛逼,实际上也并不代表新皇很厉害不是?外地大佬们心里挣扎着,并不想把自己私吞的税收吐出来。

但是他们想想这个戏文开头,大肆写着那位骠骑将军多么厉害……

这个戏文的主角明明是新皇陛下,为什么会在开头写这么多骠骑将军的内容?

一旦意思到这点后,他们就能想到,这还能有什么原因?!

这一定是隐晦的告诫是吧!

一定是最后的警告!

是了,这位新皇陛下和过去历代的都不太一样,这位是武将簇拥上去的,和武将们关系极好。而这位岳丈李慎还因为前次举荐各都府文职之后,和各都府关系极佳。

新皇在之前就已经做出了谋划。

他们这些豪强们虽说有很多看家护院的侍卫们,但和正经打仗几万甚至十几万士兵们肯定是比不了的。

在金钱粮食和脑袋之间挣扎了下,这些外地大佬们把试探的目光落在了那些来自京都府的行商队伍之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些人都是亲身去过京都城的。

商队好些本就是这郡府当地人去京都府行商的,肯定是不会对他们有所欺瞒。

——你们和我说说,京都府真的有这戏文之中说的那么好吗?

——大人啊,老爷啊,京都府其实比戏文之中说的还要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个天上才有的神仙城池啊!

最后的希望破碎的外地大佬们:“……”

要不……今、今年还是好好纳税吧。

--------------------

第51章

邵奕不知道即将有一大波税收袭来, 让国库充盈起来,他现在十分安静乖巧撸着猫猫, 听着系统汇报李慎回来后, 疯狂加强了京都城内巡逻的事宜。

那些商人们对外地大佬说的话语里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什么的是有所夸张,但是现在在暴怒的李将军巡逻之下,那确确实实实现了。

书生们最终自然是没有等到那个所谓的谋反余孽, 但那意图离间新皇和骠骑将军的文书却确实的存在着。

不知道对方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在戏文推广开来后也都没有任何动静, 这让书生们十分摸不着头脑。

他们也有听到来自文臣那边的说法, 这是新皇所为之类的,但真实的情况书生们很清楚(?), 只是这事他们作为参与者不好和文臣们说。

说了这不就是和文臣说自己脚踏两只船吗?

这些书生真心的希望文臣武将都可以作为他们的翅膀。

于是在等到李慎回京都城后, 他们就寻了个机会,悄然接触了李慎,并且把最原始的那一份文书交给了李慎,搭上了关系。

李慎这个时候还忙着理清楚现在京都城的情况,并不知道京城现在最流行的戏文是什么内容,看到书生们投递的文书后,立即就炸了, 在了解了戏文以及文臣们那边的言语后,更加怒不可遏。

他就离开这么一段时间, 京城之中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疏漏!

新皇他受委屈了啊!

抓捕谋反的人这事是李慎负责的,他确信并不会有什么余孽存在,所以这肯定不是文臣就是那些世家们做的!

这种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文体描述, 肯定是沉溺于文字几十年的家伙,才能创新出来的, 除了京中那些世家大儒们,谁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见这些书生们不配合,这些人甚至还给他们新皇泼脏水!说这是新皇自己吹嘘自己,真的是笑死人了。

新皇如果在乎名声的话,那么厉害的陛下也不会平日里招呼歌舞放松自己。

他们新皇才刚及冠,那些老家伙们怎么敢!!

李慎表示自己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李慎了,他也开始读这些阴谋诡计的书籍了!

只恨自己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出了京都城,在这个没有监控没有路线没有指纹识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他已经没办法给陛下查询出来真相。

臣无能啊!!

邵奕听着李慎对自己的疯狂忏悔,不知道自己应该摆出来什么表情,良心疯狂发疼,差点就想要对着李慎认下,这事确实他是始作俑者了。

当然最终阻止邵奕这行为的,并不是自己的理智,而是李慎将军。

他在忏悔完要加强京都城治安,严密盯守那些文臣,绝对不会再一次发生温王事件后,对着邵奕说了一件喜事:“……臣此去津东郡不负陛下使命,已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啥?

邵奕顿时把自己无用的良心挥到了一遍。

他什么时候给李慎布置了什么去津东郡的任务了吗?

邵奕闻到了熟悉的味道,那是现实完全不受控制万马奔腾的味道。

李将军!!!你可是我最信任的未来权臣啊!!!

邵奕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干涩地对着李慎语气略带勉强的味道:“李将军,为朕说说你在津东郡那的事吧。”

“是,陛下!”李慎说到这个就不困了,他过去一直在北疆,去津东郡这回是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海,那么大的船,那种辽阔的震撼感觉,李慎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再想到自己女儿她们要造比那艘他抬头都看不到顶的海船更大的巨型船只,心中就更加自豪起来。

李慎在心里琢磨着新皇对自己女儿他们说的,要用这个大海船宣扬他大邵强盛国威,越发敬佩起了新皇陛下那辽阔的雄途伟业。

这山,这海,这天地,都是我们大邵的!!

李慎怀着这种激.情,热切对着邵奕说着津东郡那边的种种,什么冶铁,什么造船,什么墓穴工匠绝世密闭技术在海船上的充分运用。

邵奕看着李慎。

为什么?明明那么好一个李将军,在京都城中乖巧懂事,只是出去一谈。

什么愧疚……邵奕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莫得感情的昏君形状了。

不能给任何人愧疚。

一时的愧疚下场就是现在这样。

君王是不能有感情的!!!

只能说还好这个时代的技艺还局限在木船上面,至少那些女官们不会琢磨着要造轮船……不过轮船确实在现在并不值得琢磨,以现在的冶铁技术造出来的钢材参数,还不足以完成这个时代跨越。

邵奕缓缓吐了口气。

反正都是造船,船造出来的,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但世界意志起码生命有强健一些。

不亏的!邵奕强行不亏着。

“……意晚她们说,海上航行的难度要比她们预料之中大,海船出行时候臣也在现场观摩,一路逆风而行实在是太过艰难,对人力考验实在是太大了。”

“如今试航的是纯木船,船体较轻也都花费了半个时辰才远远航行出去,若是加了钢铁怕是更加沉重,对人力的要求太高,或许海船造出来也难以航行出去,意晚她们想寻求能够解决的法子。”

“这法子还不知道目前在何处,或许需要较长时间,希望陛下能多给她们一些时间支持。”

邵奕听到前面想要寻求代替人力的方法,心里那是一个咯噔,在心里锤了世界意志一把。

什么出港困难?没有困难!

都是这个两千岁的小朋友的关系,正常航行真的没有那么困难的!信我!人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他那个世界自古以来也都是木船的!哥伦布去新大陆也都是用的木船啊!

千万不要就因为这种乌龙,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产物蒸汽机提前蹦出来啊!

好在邵奕没有瞳孔地震太久,最后听到对方只是想要多一些时间,终于表情一松。

什么多要一些时间?

怎么可以说这种话!

这东西他可以安心等待十六年的!双手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