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第81节

外地来的那些书生们见到京都城的繁华太平, 和自己郡府县府完全不一样的风貌, 自然是会忍不住去探究的。然后协同会这个他们都听说过没放在心里, 甚至一些人做小吏的时候, 还把协同会成员当做异端惩处过的行会是什么情况。

这时候协同会才真正映入这些人眼中,受到关注。

对于这些人协同会这边没有什么想法, 他们本就抱有比较开放的态度, 很欢迎这些人来会里参观了解。

这些赶考的书生们看了协同会的情况,再听了几堂启蒙课后,有的人对这个行会不屑一顾,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抱团而已,也有的人会被这完全符合儒家思想,行圣人之事的行会所吸引,希望加入其中。

对后面这些人他们自然是欢迎的, 只不过若是想加入京都城协同会这边当然是算了。

他们老一批的书生都准备要从里面抽身出来了,再让这些外头的书生们加入到里面没有多大意义。

但这些人也不是就对协同会没用了, 这年代读书人放在哪都可以有大用处,比如让这些人回各自的县府郡府之后,筹谋开分会的事情。

而若是这些人中了会试, 到其他地方为官那几更好不过了,可以给予他们开分会的便利。

这些感兴趣的人只要有兴趣, 反正都是住在附近的院子之中,只要他们有空,协同会的书生们就会带着这些人去实习体验,走入到京都城那些平民百姓之间,去了解这些百姓们的需求和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经过这些体验后,这批新书生成员越发觉得京都城百姓不太一样,很多人的苦恼已经变成了孩子不听话,或者气候不好鸡不下蛋什么乱七八糟的,已经和他们郡府里头一般百姓艰难求生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学到了很多面对不太情况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应对的办法。

不过这些外头的书生也有瞧见一些觉得离谱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家想让鸡和鸭进行杂交,希望生出来新的兼顾鸡更快生长和鸭更不容易病这些优质特性的生物。

——这是有成功案例的,骡子这种生物就是比马和驴寿命更长,也更不容易生病,以及更有力气,除了没有生育能力之外,完全是农户心中完美的生物。

这些外地来的书生们那是目瞪口呆,表示原来下面的人摆脫了生存困境之后,能爆发出来这么大的奇思妙想啊。

而这些百姓们不觉得这有什么妙想的,这年头生殖隔离什么的没有谁知道,大家还处于龙生九子什么都可能的呢。鸡和鸭长得那么像,都是一双翅膀两个爪子,怎么就不可以了?

外地来的书生们听了哭笑不得:“可即便是真养出来了综合了鸡鸭特性的家禽,你们花费的精力也比不上直接养鸡鸭省钱省事啊。”

“那怎么一样?我若是养出来那么好的禽类,把方子拿出去卖了,一个月能拿好几两银子呢。”那百姓回答得十分大声,且在他周围附和着的人还不少。

这都是方旬那水泥方子带来的结果。

消息流传出去之后,自然很多人眼馋那么大一笔钱,现在水泥厂可是忙不迭地运转着。

有了邵奕盖院子的示范,谁用了谁都说好,很多家族京城的院子都是祖宅不好改造,但外头学着协同会弄个舒适的庄子给家里人住住也很不错,而且水泥搭建东西真的是又便宜又快还很结实,虽说丑陋了些,但只要外层铺上木衣,看起来也依旧十分好看美观。

尤其是庄园外头的地面就更是如此,不需要花大价钱弄什么石头,轻轻松松就能很平整,在上头走路一点都不担心硌脚,可谓是京城各女眷们的新宠。

更不用说李慎拿走水泥方子就是为了军事作用了,确认水泥实用性之后,干脆各都府范围内都开了起来,很多针对周边那些外族的防御类工事如火如荼的修筑起来。

现在不管是西边的重步兵还是北边的骑兵,都很难像过去一样,轻松越过他们大邵的防线,对村落进行洗劫了。

这么多地方需要水泥,自然方旬现在靠着水泥方子的收入赚得是盆满钵满,具体赚了多少大家心里没有详细的数,但即便是知道最少也有几十两这点,也足够让百姓们为之疯狂了。

但他们自认为没有书生那么大的能耐,能做出神仙一般的物件出来,但他们会养殖会种地,会做手艺活。

之前就有匠人把自己发明的小玩意送到协同会里头,协同会就开了新工坊做那东西,一个月平白拿了五两的分成,一家人从此可以躺着吃喝不愁。

这些先例在,百姓们自然是非常积极地去尝试。

匠人会做东西,他们这些农户们自然是搞种植和养殖,试图把鸡鸭培育的有,在启蒙课堂学知识,然后知道那些世家豪门扦插嫁接养花技术,试图用在他们农作物上的也有,而同样觉得动物里头杂交能有骡子,植物杂交有没有可能出现产出更高更抗病的作物出来?

要知道,对于农耕社会来说,食物才是天下的根啊,有着一夜暴富在眼前吊着,百姓们的积极性那是完全不一样。

水泥能给方旬带来那么多金钱收益,若是他们培育出来更好更优质的物种出来,肯定能更加有钱的吧。

这些想法,邵奕知道的倒是不多,不过各家各户很积极去尝试怎么样弄出新家禽这他还是知道的,以及尝试给各种蔬菜瓜果搞嫁接的事情,邵奕也有了解。

前者邵奕已经是躺平了,有生殖隔离在,新家禽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再度进化搞出白羽鸡这样快速藏肉的物种出来,但邵奕提心吊胆大半年后已经确认了,现在饲料没有进步,靠着养虫子还是很难做到‘何不食肉糜’的程度。

而后者嫁接这事情,也是自古以来就有,顶多更抗病耐旱口感更好,确实可以让豪门们掏钱享受美食,也确实是能稍微让百姓们发家致富。只不过现在已经有南贞郡这个产粮大郡在,这点进步给邵奕带来的伤害,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邵奕依旧没有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而听到这些事的外地书生也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甚至在听说水泥这事物居然是他们书生之中的一员发明的,而不是什么工匠顿时眉头一皱,觉得这个书生是在不务正业。

协同会里头的人不觉得这有什么:“我等读书为官是为了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希明弄出这方子也是给百姓带来了好日子。”

“大家在我们的院子之中住的不舒服吗?这么多院子建造起来也不过就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也没有花费多少银钱。”当然具体多少银钱肯定不能说了,说了这些外地来的人就会知道,自己交一个月的租金,就是这整座院子成本什么的……咳。

他们好歹租的是个院子,价格总不能比大家住客栈还低是不是?

“过去百姓们需要辛辛苦苦上山伐木,呼朋唤友去搬运回来,十分辛苦才能建好屋舍,如今有了这事物,只需要少量银钱,就可以抵御苦寒炎夏。”

话说是这么说,但协同会书生们知道这样讲对于外地来的这些人肯定是没什么用的,但有一点说出来这些人肯定就会重视,“本次会试不是重策论么?当今陛下更讲究效率和速度,比起引经据典告知过往是怎么解决的,肯定是更希望大家能拿出希明一样的方子出来。”

简单说就是其他都是虚的,做实事是最重要的。

外地书生听了这话顿时错愕:“本次会试重策论?这你们怎么知道的?”

协同会的书生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这人为什么会这么惊愕,不过还是很理所当然地说道:“就是知道啊,大家都这么说的,你们都不知道吗?”

两方书生面面相觑。

于是这消息飞速传递出去,协同会这边扎根京城肯定是有消息来源的,来京都城赶考的很多考生们都炸锅了,然后这个声势就传递到了三省六部之中,文臣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我们也不知道这事啊!”

--------------------

作者有话要说:

我查资料,古代居然没有点植物杂交这个技能,震惊。

第100章

他们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事, 要知道他们这些文官可都忙疯了,让那些人去办会试这玩意都一直闹着拖着, 现在临近会试报名时间了, 也不过是才把主考官这批人选出来。

也就是说现在会试卷子都还没有开始弄呢,考官他们还准备从过往出的题目之中挑一些出来改改接着用来着,怎么现在就有人直接能很笃定说要重策论了?

这是有人在挑事啊!

必须要严查!

然后严查这事就给丢到了很早之前就结束了休息,重新回到岗位上的李慎手中。

理论上这事应该是京都府尹或者大理寺那边来处理的, 但这两个部门也属于文官系统, 这秋闱的日子就意味着也是秋季, 秋收的时节农耕社会自然事情繁多, 能丢给武将这边处理的,自然是武将来忙活。

尤其是最近陛下又调配了些人从各都府里出来送到李慎手里, 给他分担权职, 原本地龙翻身的时候李慎宰掉的驻军一些中层,全部得到了填补,现在李慎这个骠骑将军日子过得可不要有多悠闲。

这陛下得信的宠臣就是不一样,他们文臣每次看到陛下给李慎的安排,真的眼睛都红好几圈。

李慎对于这扰乱京都城治安的事情自然是义不容辞,从文臣这边了解到整个事情之后,立即就展开了调查, 而后很轻易的就查到了协同会那边。

看着协同会院子的大门,李慎:“……”

他好像知道重策论这个扰乱考生的‘假消息’是谁传出来的了。

但本着万一呢的心态, 还是进去稍微问了问,果不其然听到了‘是明辉先生所言’这样的话语。

这也不能说假消息吧,只能说是陛下早早就心有成算, 已经计划好本次会试所希望考察的内容,只是朝中的诸位大臣们没有跟上, 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乌龙。

在李慎这边一秒钟整个事情就变成了陛下没有错,错的是其他人的状态。

而且这些外头来赶考的考生也不知道在闹腾什么,现在卷子都还没定下来,并不存在什么泄题的行为,今年大家都知道要重点考策论,范围都给这些人划定好了,让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做好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这闹腾个什么劲的。

整个情况在李慎这边已经变成了这些考生们无理取闹了,立即就安排了京都城的守卫去镇压这些闹事的人,如果有人继续对考策论有所不满,那今年就别考了,直接把人丢出京都城,会试结束之前都不允许放进来。

现在在李慎心中,这群学生对这试题不满意,希望延续旧例考史书经义什么的,那就是在表示对陛下不满意,这样的书生想要科举入朝?那做梦吧!

京都城守卫们很清晰地把李慎的态度传递了出去,果不其然这群外头来的书生全部都老实了。

尤其是在知道传达这个命令的是李慎李将军之后就更是如此,谁不知道这位李将军的一举一动都是陛下的意思,看起来策论这事很可能就是陛下的主意。

有些考生们只是单纯因为自己学习了几十年的史书经义,结果会试突然改革不重视这些,情绪激动而已,而另外一批考生,尤其是很多今年才过了乡试而来的考生却是心头一震。

各郡府那边已经不怎么传唱先前的戏文了,一方面已经过去大半年有新戏文出现了,另一方面各郡府里头的地方大佬们听到这戏心里就不舒服,因为这个戏文他们多缴上去了好多钱粮的税呢。

这之前缴了这么多,之后即便是要少缴也不能少太多,这一年年一笔笔的,那可真的是让这些地方大佬们肉疼不已,自然戏文的风潮期一过就让它滚得越远越好。

没有这戏文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平日里也感受不到什么天威,自然对陛下的恐惧就淡了。

而现在,这些知道很多内幕的,从各郡府家族之中过来的考生们却再一次感受到了陛下的恐怖。

陛下这怕不是知道了他们之前在乡试之中做的手脚,让那些京都城来的官员们给他们推测本次会试可能会有的题目了?所以陛下干脆就抛开了史书经义,从他们完全没有准备的策论来拟题吗?

难怪他们借各地被贬大佬的名头,去拜会京都城内的官员时候,这些官员们略有提起当今陛下,都是那一副忌讳莫深的模样。

原来陛下真的是如同戏文所写的那般恐怖。

而再一次被恐怖了的邵奕则是在事情平息下来后,才收到了来自李慎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的转述。

这事邵奕还真的没关注到,因为在系统那边把这些书生们抗议的事情重要性设置得很低,属于不重要的事情行列。以及邵奕最近这段时间并没有出皇宫的缘故。

叶共谦会长之职交接了,现在在全心全意温习自己现在较为薄弱的史书经义,和叶共谦一样的还有从南贞郡那边回来的,三个人聚在一起做考前冲刺。

邵奕最开始还挺好奇这个时代的书生冲刺情况是什么样的,结果去了几次发现自己看着他们相互温习考核经义的时候,叶共谦总是没那么在状态。

懂,学生在有老师在的时候学习状态,和没有老师在的时候学习状态,往往都是两回事。

而协同会那边的院子也全都盖完了,难得清闲的时间,邵奕自然就又开始抱着系统开始看各类书刊和视频。

听完李慎的汇报,邵奕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把会试的卷子给出了。

之前邵奕和方旬叶共谦他们说的时候,是已经有这个打算了,只不过自己很贴心想大臣们当时都挺忙地,等之后再说什么的,然后就把这事情暂且搁置了。

这倒不是邵奕粗心或者有拖延症什么的,而是他让系统订了个闹钟,就是朝中文臣们开始拟卷子纲要的时候,给予他一个提醒。

现在都要到考生报名的时间了,离开考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结果这些文臣们现在还没有开始准备卷子吗?

邵奕算了算时间,惊了一下,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现在留在朝上的大臣们都不靠谱。

也是,这些这么不靠谱的官员,都是自己亲手特意选出来的。

“这些事情朕了解了,李将军代朕去尚书省那边说一声,今年会试的卷子由朕亲拟,约四成史书经义六成策论,答案和评分细则会在考后下发,让各卿家们不必在这些事情上费心。”邵奕说道。

邵奕心里觉得史书经义这些用处不大,但既然现在这些书生们都学的是这些,总是不好完全不考,让人家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都白学了。

四六分好似也没有太过侧重策论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过往邵朝召开的那几次科举之中,策论所占内容往往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李慎对这个结果并没有什么意外的,领了这个口谕前往尚书省把陛下的意思都转述了一番。

尚书省内那些领了科举相关工作的各类官员们:“……”

完蛋,陛下肯定是知道他们是准备随便糊弄一下这会试卷子的了!他们明明都什么都还没做啊,糊弄这事情他们都还没有宣之于口,是因为这么久还没有出卷子被陛下看出来了吗?

这些官员们呼吸停滞,这一刻心情也和各郡府来的某些考生们心情达成一致。

陛下真的是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