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小户女养家记 小户女养家记 第99节

那边靠着冰窖,凉快着呢!

可柳青住榴花巷,听说张二郎来了,马上劝陈念莞让他住到榴花巷去。

彼此都是应考的童生,住一起,方便考前切磋交流啊!

二舅母也说,那订婚男女不避嫌住一块是前儿没地儿住,如今有地儿住了,那五柳巷的当家就她一个未婚娘子,张二郎住过去不大妥当。

于是陈念莞只得作罢。

跟上一次来府城参加府试一般,青云书院的童生们都是岑夫子带着去府衙报考的,陈念莞自然也瞧见了来科考的自家三哥。

陈念蹇俨然是青云书院的招牌学子了,如今抚宁县许多人都听闻过这位县试,府试都拿到案首的少年郎。

十四五岁的童生很少见的,一般在这个岁数能考上童生,都是聪慧过人的。

但这一年,抚宁县就出了俩。

陈念蹇跟沈帆。

还沾亲带故的。

虽然沈帆也引人瞩目,但毕竟没陈念蹇风光。

他都已经是府试案首,在院试里头考个秀才禀生,应该不是难事。

所有人都在等着陈念蹇再拿一个案首回来,凑个小三元。

而府城里各大客栈赌坊,开设这次院试学子的开赌盛事,关于陈念蹇,再不像上一次府试时那般被人轻视了。

“哪个鳖孙儿两月前说这抚宁县案首名不副实?害老子没敢押,白白丢了那么一个赚银子的机会?”

“就是,哪个鳖孙儿说这陈案首靠不住的?这次要再这么说,老子非得扒了他的皮。”

“我押这陈念蹇这次能考案首,十两!谁都不要拦着我。”

……

上次错失良机的赌客们,这次大把大把的银子压在了陈念蹇身上。

可不是嘛,都有两个案首在身了,再拿一个案首,眼瞧着几率大得很呐!

“怎么样?张二,你这次还要押陈念蹇拿榜一吗?”曾四看着茶铺里头,争先恐后押陈念蹇的人,瞟了一眼张二郎。

张二郎笑笑,只举杯抿了一口茶,不语。

自然是,不压了。

这么多人看好陈念蹇,赔率小,怕是赢不了多少钱银。

想到上一次赚到手的钱银,张二郎不免失落,但这情绪也没持续多久。

毕竟,难得遇见与秋闱同一年的科考年,像他这般连过县试跟府试的,只要过了眼前的这一关院试,就有资格参加八月份学政举办的乡试。

若过了,就算得上是科举子中最幸运的那一类考生了。

更别说,一路顺利科考,若能在乡试中举,明儿就能参加会试,届时便是用时最短的科考宠儿,可不幸运了?

一般人从考县试到院试,都不知道要磋磨多少年岁。

而他若错过这一次院试,要想再参加乡试,就得等三年后了。

他张二郎可等不起。

他许诺了陈姑娘要在中举人老爷后娶亲的,要连院试都过不了,那九月的婚期……

张二郎这般一想,心里头便万般抖擞。

不管别人,他自是要拼死都得考过这次院试的。

重走科考路的柳青跟他同一个心态。

这几日但凡在家都是静悄悄地,在房里头专心致志念书,而后休憩时,便是来找张二郎讲题。

对于书院里要下场科考的学子们,夫子们都会在临考前,单独讲题押题,传授独门解题秘诀,还会有各个书院的武功秘籍,不,是参考资料。

白日里,柳青到梧山书院上课,张二郎就到青云书院学子下榻的客栈听课,等夜里回来后,两人一聚首,嗯,就各自交换彼此书院里头,夫子们的押题,或者是解题思路,自然是进益良多。

互通有无嘛!两人均彼此默笑。

有时候也会谈到这次院试考过的几率。

这院试,每年每县录取的考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不多,也就二十名左右。

数数所属县里头这次参加院试的童生,推算自己大概能不能过,过了估计能排第几。

张二郎没奢求,只求取中,而后要在岁考时,挤上二甲便行。

因为中了秀才后,还得参加岁考才能获取参加乡试资格。

一甲是成绩最好的,称为廪生,不仅有科考资格,还能接到朝廷按月按例发放的银子跟粮食,最优异者,还可能有机会通过举荐选为贡生,那日后就有去京都国子监念书的资格了。

二甲则被称为“增生”,虽然不会收到朝廷每月的例银跟粮食,但也能获奖一笔银子。

张二郎的目标,就是成为增生。

柳青亦是如此。

毕竟学业中断了几年,如今才复学不到一年,但能考中秀才的话,自然想再拼一拼乡试资格的。

在谈及梧山书院成绩优异的学子时,柳青便提到了榆林县案首江禹。

“以前不知道,等我进了梧山书院才知晓,这江禹学识不差,兼且还是府城江家的人。”

张二郎只与江禹有过一面之缘。

便是那一次,奎六到西店那一次,榆林县学子们在场,那江禹,也来了。

江家?

张二郎虽失去了记忆,却学得很快,一些朝中大事,特别是与科考相关的大臣学士们的名字,亦听了不少。他在心里过滤了一遍关于府城江家的信息,很快记起来了。

江家,朝中江侍郎的本家,宫中贤妃的娘家,亦是京中三皇子的母族。

张二郎敲起了案桌,试探着问:“那,你们夫子,如何看江禹这次的科考?”

“上一次府试,是马失前蹄,这一次,胜券在握。”

呵!

张二郎轻呼了一口气。

这院试不比府试,可算得上是为朝中各部日后选取人才的第一步。

而主持的学政宋大人,听闻是刚刚从京中调到楚州府的。

嗯哼,可以考虑,小小地博弈一下。

张二郎瞥了一眼专心看着书卷的柳青,当天下午便借口去客栈会晤青云书院的学兄学弟们离开了榴花巷,等再回来的时候,一脸轻松。

两人继续温书不提,很快,就到了院试这一日。

张二郎与柳青告别后,各自找到了自己书院的应考学子。

跟府试不一样,院试的时候,学政大人会亲自到考场外面,对科考的童生们点名入场,入场后,便会由专门的小吏进行全身检查,确认无事后,才会被带到指定的座位。

而点名结束后,考场会升炮封门,学政大人会回到考场内的大堂,现场撰写试题。

院试主要考的也是八股文与试帖诗,八股文会在四书内出题,试贴诗亦是要求五言六韵。

并且另外,还要默写学政大人指?????定的《圣谕广训》的部分章节,一般百字左右。

所有题目答复完毕,会在下晌过了申时两刻才能交卷。

院试一场正试,一场复试。

中间不放榜,两场连考结束,三天后才会发案。

连考两日出得考场的张二郎,忍不住长吁了一口气。

“张二兄弟。”

提前出了考场,正与陈念莞跟二舅母站在一起的柳青远远地便朝张二郎招手。

张二郎一见着陈念莞,忽而便放松下来,大踏步朝他们走了过去。

“张二兄弟考得如何?”

“自是尽力了,一个秀才,怕是跑不了的。”张二郎瞥了陈念莞一眼,自信道。

柳青哈哈笑了起来。

当晚,两位童生吃好喝好,早早地便睡了过去。

听张二郎说自己准能考上秀才,陈念莞自然是心里高兴的。

阿娘盼着他成为秀才呢!

他是说考上了,可考中的榜单没放出来,他自己说的不作数,还是等三日后,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第98章

三日后,府衙放榜。

跟之前府试一般,天没亮,府衙门前就挤满了人,等到放榜,等候的童生跟家眷们更是一涌而上,生怕落后了就瞧不见结果似的。

有了前儿等看榜的经验,陈念莞等人也知道提早过来,叫了最机灵的柳风早早地排前头去了,她们省了再挤过去的功夫。

而后,放榜后没等多久,在府衙汹涌群情后面等结果的陈念莞等人便听到了柳风嗷嗷嗷的尖叫。

“过了过了,过了!”

“谁过了?”身为长辈,这次二舅母自然也是要来看宝贝长子的应考结果的,听得自己幺子这么没头没脑地喊,其实只想第一时间知道大儿子过不过的她心中恼得很。

就知道说过了过了,家里头那么多人应考呢,到底谁过了?还是都过了?

这疯崽子就是做事一点不牢靠。

“二舅母,别急,看小风那么兴奋,怕是二表哥是过了。”陈念莞安慰道。

不大一会儿,柳风就从人群里艰难地挤了出来。

看其他人从案下能挤出来的人,都是衣裳不整,发髻凌乱,而柳风,哦,柳风没头发,难怪脸容还是那么清俊,他笑着一把抱住了大哥,如猴子上树一般使劲地喊:“哥,你过了,你是秀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