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小户女养家记 小户女养家记 第136节

然后陈念莞马上明白过来,是明海大师来了,赶紧去把人给请了进来。

作者有话说:

我又充满力量啦~~

第114章

明海大师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还带着个小沙弥。

就是今日在佛庵前头拦下柳风的了心。

了心这日跟着师傅离开大佛寺,进了京城,一路都惴惴不安的。

大佛寺的主持师叔平时可都不允许师傅随便下山的,就怕师傅又像一年前那般,丢下寺里头的事务,啥也不管的独自逍遥去了。

要不是后头因了啥机要大事,恐怕盼他回京,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等他一露面,师叔就跟师傅约法三章,再不得未经允许就做出离京这等事了。

不过,今夜儿师傅也不是离京,反而是进京,也没离京的苗头,应是,不怕吧?

陈念莞看着许久未见的救命恩人,笑嘻嘻的。

“明海大师,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吗?”

明海大师看着跟当初自己救上来的陈姑娘,几乎快换了个人的模样,也笑,“无恙无恙,老衲观陈姑娘气色上佳,看来,亦是过得不错。”

当初这陈姑娘只露了两手,明海大师就知晓,这陈姑娘厨艺不凡,甚至当时就动了想邀请她进京的念头,只可惜当时事态紧急,只能作罢。

后来听闻月满楼出了新鲜吃食,是用鱼肉所做,他闻风而去,却见着竟然正是陈姑娘当时给自己做的鱼腐,不免惊喜。

因那一日后,他便许久没吃过这等鱼馔,便是找厨子找,也始终做不出这种味道。

结果月满楼的厨子居然做出来了。

虽然味道有所差别,但,是鱼腐没错。

等打听过后,才知道,是月满楼的人,跟南方一家陈姓氏买了方子,他就推测,这位陈氏,定是陈姑娘了。

等后来再吃上据说同样是陈氏研制的河粉,晒制的腊味鱼,明海大师是愈发深悔当初没能将陈念莞一并带回京城。

若是带回京城,他便不必隔这么长时间,才能吃上她做的吃食了,如今见本人来京城了,相见之下,自然激动。

陈念莞当然知晓明海大师深夜到访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嗜吃吗?

所以当即就去给明海大师下厨去了。

其实家里头大伙儿都吃过晚膳了,不过厨房里不缺食材——年底了么,陈念莞是打算在年前囤多点肉类,做点菜干,好应付即将到来的猫冬期。

虽然不知道京城猫冬期会如何,但口粮跟肉干果蔬啥的是要早早备下的。

东厢靠伙房的一间房,陈念莞用来放酱料的,如今也拿来当库房,买了许多米面食粮,堆得满满的,便连柴房里也堆满了买回来的柴火炭薪,如今一不怕没柴烧,二不怕没饭烧。

如今要给明海大师做点特别的,那伙房里也有现成的食材。

考虑到明海大师喜好吃鱼,而伙房里就有准备腌来做腊味的鱼,于是陈念莞打算做鱼丝面。

既然明海大师在,自然是可以请他帮忙的。

陈念莞取用了一条肉质结实肥厚的海鲈鱼杀了,去头去尾,而后将鱼肉一层层用刀刮了下来,直到从鱼骨上完全剥离,而后让明海大师帮忙剁成鱼蓉。

“陈娘子是要给老衲做鱼腐?”

这操作似曾相识。

明海想起来,第一次吃让他念念不忘的鱼腐,陈姑娘就是让他帮忙将鱼肉打成鱼蓉的。

“大师若是想吃,也不是不可以做给你吃。”陈念莞笑道,“但还是改天吧!今儿想给大师做的,并非鱼腐,而是一种新吃食。”

明海大师将鱼肉剁成鱼蓉的当儿,陈念莞就自去准备其他食材:

老姜洗干净后,刮去外皮,切成薄薄的姜片,再切成细细的丝,找出老蒜头,拍碎,而后跺成碎粒,找几根葱,切成长长的一段段,接着找出带过来的酱肉干,也是切成丝,接着全倒进一个大碗,放一滴鱼露,搅拌后备用,

再将今天夜里头没喝完的骨头汤煮热了,另外起锅,烧开一锅热水备用,

这个时候明海大师将那鱼蓉剁好了,陈念莞再接过手,将鱼蓉扫进碗里头,加入少许玉米粉,加入少许盐,搅拌均匀,而后揉成了团状,重复摔打多次,等鱼团呈现胶质状才停下,

而后,将鱼团杆薄,杆得像做饺子皮那般厚度便可以了,

拿刀,将这鱼面片切成一丝丝的,扫进篦勺里放进热水里,烧小火,等鱼面都浮起来后,鱼丝面便成型而且熟了,

用篦勺将鱼丝面捞出,倒进放了佐料的碗中,舀一勺煮得滚烫的骨头汤,那配料跟鱼丝面便混在一起了,

鱼丝面九成都是鱼肉,瞧着晶莹如玉,吃起来鲜甜弹口,虽说是在吃面,实际上却是吃鱼,再搭配上丰富的香料跟浓郁的肉汤,想必明海大师是会喜欢吃的。

果然,一碗鱼丝面上桌,明海大师便吃得停不下来。

一旁负责烧柴的柳风从头看到尾,也想尝一口,被护食的明海大师用眼神瞪了回去。

这可都是他动手跺的鱼蓉,且他可是一年都没吃上陈姑娘亲手做的鱼馔了,是他的是他的,这些鱼丝面全是他的。

一旁的了心原本看这位陈娘子使唤自家师傅毫不客气就目瞪口呆,再看师傅现在不顾前辈礼仪跟形象吃嘛嘛香,更是跌破眼镜。

“小师傅,你也要来一碗吗?”陈念莞倒是不见外,笑眯眯地问。

了心咽了咽唾沫,摇摇头。

出家人修身养性,最好不要沾染荤肉,他又不似师傅,不敢不敢。

于是除了陈念莞吃了一小碗,那做出来的鱼丝面全被明海大师吃进肚子里头。

明海大师爽快了,就坐在伙房里头,看着陈念莞收拾着案桌,待听得陈念莞想在京城里头开一家酒楼,心里无任欢迎。

听说陈娘子的夫君是举子,要参加春闱,那就是说,明年三月前,陈娘子都会留在京中,若是开了酒楼,想必或许会长居在此,那他岂不是随时可以吃到陈娘子做的美食了?

“便可惜,这京城的商铺啊,寸土寸金,简直贵得离谱,我都张罗快小半月了,还没将酒楼地址给定下来,你说愁人不愁人?”陈念莞说着,忽而想起明海大师是知名的京城人士,还是深谙美食的饕餮客,于是抹布一扔,搬张小杌子坐到了明海大师身边:“大师,你肯定认识很多城里的商贾啊,大官什么的,能不能打听打听,谁家有好的铺子,那地段好,价格公道的,愿意出沽,或者是出租的?”

明海大师眉间一跳。

“要是有,大师不妨帮忙引荐引荐?大不了到时候酒楼开起来了,我给大师你一个尊贵客人待遇,来了免单!或者,我分一成的股份给你,那你也算是酒楼的合伙人,咱把你当大爷供起来,随时吃喝?”

明海大师抹抹嘴,甚是心动。

自从上次回京后,师兄就把自己看得忒牢,这个了心名为自己的徒弟,其实是师兄塞过来监视自己行踪的,日后再想自由离京怕是不可能了。

要能把陈娘子留在京里,那就实在太好了。

已知陈娘子成功做出的吃食,不算河粉,腊味之类,对自己胃口的鱼馔,前有鱼腐,今有鱼丝面,还不知道她手里头有多少美味的鱼馔没有做出来,要她开了酒楼,那他何愁无处吃美食呢?

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口福,明海大师心里头便当真暗暗盘算开来。

陈念莞也是没办法,见着一个熟人就道出自己开店的艰辛,毕竟,多几个熟人帮忙介绍,成功几率会提高很多的嘛!

她还打算按照地址儿,拜访拜访当初那些有同船一谊的京城人士,看看谁有门道呢!

因为夜了,明海大师跟了心也不好连夜回大佛寺,所以就安排了西厢那边的一间厢房给他们。

等翌日陈念莞等人起床的时候,他们早早离开回大佛寺去了。

听说寺庙里得和尚都有早课,不知道大师是不是也是这样?

陈念莞梳洗过后,就准备今日也去外城内城的牙行打听消息去了,临出门时,那柳云找了过来:“表姐,我记得,当初我们离开的时候,是不是有拆了一辆出摊车?”

没错。

她准备出行行囊的时候,把府城西店的那辆出摊车直接拆卸下来带上了,想着有备无患。在找何木匠给自己做密封的装酱料的木桶时,顺便再给西店订做了一套新的。

“你找出摊车做什么呢?”

“表姐,我看咱们天天出去看商铺,啥活计也不干,眼看着一文钱没赚着,花出去的银子却那么多,所以我就想,表姐你继续?????看铺子,等定下来了,我再给你做厨子,可现在呢,我想出摊,卖点吃食做营生,能赚一些也好啊,家里头也有进项,不至于那什么?只花了钱银,却没赚着钱银。”

哦,小丫头是怕坐吃山空啊!

想想也有道理,陈念莞也明白柳云的担心,毕竟,谁也不像她,就是买不起铺子开不了酒楼,也还有个两万贯打底的。

虽说现在那一干人等的开销,都是陈念莞负责的,可像柳云这般过意不去的人也有,所以就提出要干干老本行啦。

年前租铺子不划算,所以既然是暂且做着,也不好去专门租个商铺,因此陈念莞答应了柳云的要求,将那辆出摊车找了出来。

柳云都计划好了。

就卖河粉。

那月满楼都有卖,证明京城人士也是喜欢吃的,所以做这个肯定有市场。

陈念莞帮着柳云将出摊车拼凑起来了,然后又去找新手大礼包。

嗯,给招揽来的合伙人订造的那一套子开店的炊具,陈念莞也带了两个大礼包在行囊里,到底她也算是新到一个地儿开店嘛,肯定也要做河粉烤鸭之类的,这些前期准备功夫当然能省则省,反正四丫力气大,能拿得动!

于是找出了做河粉的锅子跟碗著。

“这套碗著太少了,还得找木匠订做几套吧?”

“炉子可以借用你带来的那两个吗?表姐?”

“还有石磨,院里头没石磨,得买一个石磨。”

“还有,咱得穿那套做活计的时候专门穿的衣裳。柳狮大哥柳熊大哥,你们没有可得订造两套,或者直接系个褂子得了。”

在一旁看着柳云安排得有条不紊,陈念莞有股错觉,仿佛见着自己回到创业初始的阶段。

高兴柳云变得独立的当儿,是发愁。

总不致于,她们又得从零开始吧?

大喇喇二万两滞销在手里花不出去呢!

“表姐,放心将摊子交给咱,你继续看铺子去吧!”

“等等,等等!”陈念莞看着两大猛兽,“你们是要跟着柳云出摊吧?”

两大猛兽点头,“总不能啥也不干啊,趁着年前,赚点钱银也好。”

他们能来京城,是说在途中给陈东家做护卫呢,拿的是每月五两银子的工钱,如今成功抵达京城了,陈东家进进出出有小佑跟四丫,少他们俩也没关系。

“可,你们谁会厨?”

两大猛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摇头。

“云云,那你一个人出摊,他们负责护着你,能忙得过来吗?”

柳云想了想,“要不,把柳风哥哥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