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长公主种田记 第47章 带着俘虏养鸡去!

88读书 www.88like .com,最快更新长公主种田记最新章节!

卢神医大婚后,赶回清河参加婚礼的崔二、陈文渊及如梦等一行人又赶紧回到了长沙郡。

没办法!三郡数十万人等着崔将军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呢!

尤其是原本从前线接收回来的八万多俘虏兵,忙碌的秋收过后,他们就要正式出发,去武陵郡种草药养鸡,发展荒山综合种养殖业去了。

长沙郡府西郊大营内,原大晋守军罗裕祥,正和同族的罗裕民一起,数着这次秋收替集体地干活拿到的工钱,虽然比当地驻军的工钱足足少了三分之二,可总比想象的要好许多!

当初他们兄弟被俘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清河义军处决的最坏打算,想着,哪怕义军仁义,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遣散回乡。

可是,他们的家乡早就被战火席卷,亲人也多离散,天下之大,又能去哪里找?

就在他们彷徨忐忑的时候,义军将领告诉他们:驻守两湖的西南大军崔将军要接收他们,去为三郡开荒。

好吧!做农活好歹也有口饭吃,不至于在这个乱世丢了性命。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清河义军不愧为“仁义之师”的称号,嘴上说着他们是将功赎罪,用劳役来弥补他们在战乱中的罪孽。

可实际上呢?来到长沙郡后,在集体地干活,吃的和义军是一样的杂粮面馒头和大肉乱炖,睡的也是义军新建的竹楼宿舍,甚至比他们当初在晋军中的待遇还要好。

即便是采收甘蔗之后,义军每人有三十两银子的工钱,他们也领到了十两银子。

更别说还给他们也置办了崭新的冬衣棉鞋了!

罗家兄弟简直想立刻报名加入清河义军了!

可是,一想到他们如今的俘虏身份,罗裕祥眼神一暗,沉默了半晌,随即振奋道:小弟!咱们到了武陵一定要努力干活,我发现了,在这里只要肯吃苦,都能过得好,说不定我们努力干活,义军也会收咱们入伍呢!

罗裕民也是眼前一亮:三哥你说得对!我看这里的义军,努力干活的哪个不是有百八十两的身家?咱们兄弟两个辛苦些,去武陵干上几年,就算不能进义军,挣来的钱也足够咱们买荒地、娶媳妇儿的了!

三日后,八万多俘虏兵,在崔二带领的边城守军护送下,陆续到达武陵郡。

在这里,他们将亲手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并最终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子孙,成就属于自己的平凡人的传奇……

幸运的是,因为常年无人开发,如今的武陵郡茂林修竹,到处都可以找到修建吊脚楼的建筑材料,崔二这次不仅是护送妹妹来武陵开荒,还特意给妹妹带来了一批擅长公务的僚属,负责管理分流到各府县的俘虏兵们。

以谭家村所属的桃源县为例,除了原先的府衙编制外,县内会特设一个桃源县生产建设兵团,下辖占地约1200亩地的四座荒山,以及荒山范围内的6个湖泊、两条河流,兵团仍然实行当初的预备役制度,所有俘虏兵全部纳入兵团集体户籍管理,每个兵团约有一万人左右的编制,同时打破以往的军队“什伍”制,实行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分级责任制,将辖区荒山以级别为单位实行责任田承包责任制,鼓励各级官兵开荒创收,多劳多得。

视线转到谭家村——

谭老大觉得,自从村里来了预备役的官兵后,自己倒是颇有些像老家隔壁那个帮闲一般了,整日在军营和各个村寨间奔波,为各处穿针引线。

军营的军爷们忙着砍竹子搭建营房,没人帮着洗衣服做饭?谭老大赶紧从附近相熟的村民家雇佣了一帮村妇,每日20个铜板包午餐,多的是人抢着去。

军营的军爷们要采购蔬菜米肉?谭老大赶紧帮着联系卖家,因当地实在没有大规模种植蔬菜的,谭老大只好口头通知了各村寨的村长,让想要卖菜的村民将蔬菜采摘下来,洗干净挑到自己家里去,自己每日收购完所需的数量,再和几个兄弟运送到军营去,来回赚点柴米钱。

因为当初来武陵郡,最熟悉的就是桃源县谭家村,而且如梦真是特别喜欢这里的一弯清溪和两岸的野桃花,虽然现在将近入冬,已经没有了桃花。但是,如梦还是坚持让二哥将自己的试点放在了设在桃源县的武陵郡生产建设兵团一营,为了方便开展工作,连一营营长都是崔家嫡系旁支的崔永源,也就是如梦的堂叔,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七。按规矩,如梦见了他还得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十七叔呢。

此刻,这个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十七叔,正毫无形象地蹲在桃溪边的一株野桃树下面,口水滴答地盯着阿青架在铁丝网上面的烤鱼。

“我说小侄女,你看这武陵郡连个好厨子都没有,不如你这个婢女借给十七叔用用?”崔永源是个大吃货,自从这货成年后,一年365天,几乎有360天都在外面四处乱窜,寻找各地美食。因为是旁支,崔老太爷也不敢狠管,但是,每次除夕前后的家族聚会,被族长点名批评“不思进取”的必然有这货。

这次听说如梦要带人来武陵郡搞生产建设兵团,老太爷一琢磨:得!家里嫡系旁支还有那么多吃干饭的,统统发配到武陵给老子种地养马去!

崔永源悲催地被老太爷抓了壮丁!

实在是他不回来也不行,如今各地战火纷起,自己家又是义军中最大的一支,谁知道在外面云游(晃荡着),会不会被哪个敌对势力抓走?还是跟着小侄女安全些!

况且不来也不行,老爷子这次发了狠,竟然没收了他平日去各钱庄提取零花钱的印鉴!!!(所以说家长没收信用卡这种方法,不管在哪个朝代都灰常管用哒!)

让崔永源万分惊喜的是,本来他都做好到武陵吃苦的准备了,没想到自家小侄女竟然偷偷藏着阿青这么一帮国内顶尖大厨,原本灰暗的心情顿时晴朗了有木有?!

这几日为了给下面各级预备役官兵划分责任田的事儿,崔永源真是忙得连饭都没好好吃上几口。

原因很简单,虽然跟着来开荒的都是俘虏,但各级军官大多是崔氏和王氏的旁支又或者是门生、幕僚,你说给他分到缺少水源的荒山?

“哎哟十七叔!咱们可是亲戚!”、“十七郎,咱们可算是同门了吧?你就这么对待同门师弟的?”……凡此种种,简直是让小崔烦透了!

想他一个风流潇洒的行游诗人,虽然这么多年也没写出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吧,但好歹是个文人,如今被老头子抓来开荒,说出去简直是要笑掉人家大牙。

离开清河的时候,崔永源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出这残酷的真相。

他的诗友们得知他要来武陵郡桃源县,还羡慕他有靖节先生(陶渊明)之风呢!殊不知此桃源非彼桃源,这里实实在在是一处连酒楼都没有的蛮荒之地啊!

尤其是,当崔永源看到随行的士兵们从后面跟着的大车里将一筐筐的小鸡仔搬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尼玛这是要让本公子来养鸡吗?说好的十里桃花呢?(花儿早落了~明年请早)说好的茂林修竹呢?(全被砍了盖房子去啦~)

谁也别拦我,让我先吃根辣条冷静一下……

相比痛不欲生的小崔营长,随行来的俘虏们可是高兴坏了!

因为,像罗裕祥兄弟俩这样迫切希望加入义军的,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是的!出发当日,崔将军就当着全军的面,正式宣布赦免令,并言明:此次前往武陵郡开荒的士兵,全部纳入预备役编制,享受普通士兵同等待遇。同时,如果有士兵与当地居民通婚者,其家属可优先参与崔氏各大作坊雇工,子女可入官学。

对于绝大多数泥腿子出身的俘虏兵来说,单单这最后一条,别说只是让他们开荒种地了,就算是立刻上前线打仗,他们也死而无憾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吃军粮”多属无奈,他们更愿意像个真正的农民一般,靠着自己的双手去挣取养活家人的粮食和银钱,哪怕不多,也总比战死沙场、天人永隔要好得多。

如梦给崔二的计划书,与其说是借助这些俘虏兵的力量去快速开发武陵,还不如说是给了这些俘虏们一个重生的机会。

摆脱俘虏兵的身份,他们就是自由的。

而纳入预备役编制,则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超出普通人的福利,甚至惠及家人子孙!

有了这道赦免令,武陵的开荒工作简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一日千里!

冬至前,所有新建营房全部完工,新兵们住进了三层高的吊脚楼,和长沙郡不同的是,这批营房的底层不再是架空层,而是特别开辟出来设计成了综合活动室。

如梦的想法是,这些从俘虏转化而来的士兵们,大多对清河义军的方针政策还不了解,可以先集中组织在活动室学习学习,等到政治素质过关后,这些活动室还可以拿来做小手工作坊,一些有特长的士兵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从各工坊领取一些计件手工活来做,一方面算是学了们手艺,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也可以让这些士兵们多一项收入来源,可谓三全其美。

ps:啦啦啦啦~~放假啦!作者君又能宅家里愉快地码字啦!收藏、推荐统统涨起来!!!(我已经不再期望有人给打赏了~貌似这几天大伙儿都一窝蜂跑去股市晃荡了……只能在这里祝福大家涨涨涨,有钱了才能给作者君打赏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