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种田之相公你好 112.第112章 边庭(1)

这一条长街的尽头多是卖汤圆馄饨的各种摊贩,舞狮队伍拐着往另一条街去时,伊洛拉了青山道:“相公,我饿了,咱们去吃点东西吧。”青山看了看那边热闹的人群,一时倒有些怕和自家娘子走散了,又不想她挤到那闹哄哄的人群中。

当下便拉了伊洛来到一边的石桥墩上道:“娘子,你在这里等着,我去买来。”见不远处桥墩旁也有些人坐在那里歇息,有抱着孩子的夫妇,也有一二对儿的少男少女。伊洛便点了点头对青山道:“那你快些回来。”青山点了点又问:“娘子想吃些什么?”

伊洛想了想便道:“馄饨吧,好久都没有吃过了。”青山又嘱咐了:“乖乖等在这里,我一会儿就回来。”伊洛坐着跟他摆摆手,随后便又四处看了起来。这时才发现原来桥下河内也飘着些灯,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过最多的却是各种姿态的鱼灯。

等那声“你还好吗?”穿过嘈杂的人声飘到耳朵里时,伊洛才发现了站在身旁的高大背影。转头细看时却是石伯遥,伊洛不禁有些担心地向那边摊贩处望了过去。石伯遥苦涩道:“他没这么快回来。”

伊洛不知道说什么,便只点了点头。石伯遥上前一步问道:“你真的永远都不会原谅我吗?”伊洛站起身侧过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石伯遥却有些痛苦的回道:“对于我,却永远都过不去。”伊洛道:“阿遥,我心里从来没有怪过你,你不需要这么自责的。”

石伯遥笑了笑道:“那就好。”神色中却有些不相信。只是他的笑却让伊洛更加认真打量了他。虽然只是半年不见,他的身上却早已退了当初的少年气息。穿着长袍的他只让伊洛想到了一个词:沧桑。伊洛不知他这半年都经历了些什么,可看那锁在他眉眼间的忧色伊洛便知他的心里仍没有放下。

眼前女子对他有些认真的打量让石伯遥心头涌起一阵欣喜,内心一阵涌动便开口唤了声:“洛儿。”伊洛回过神来,却又看到了他带了些痴迷的眼光。有些心慌便开口问道:“你还出去吗?”石伯遥把眼光放到了远处回道:“是。”

伊洛道:“你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心中有些愧疚。石伯遥点了点头,有淡淡的欣喜。随即掏出一支白玉兰花簪,递给伊洛道:“给你。”伊洛看了眼那只在灯光下散着柔和光辉的玉簪,抬起头道:“谢谢,不过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

石伯遥急回道:“一点都不贵重的。”送给你什么东西都不嫌贵重。只是此时的石伯遥会不知道她口里的贵重只是借口吗?伊洛淡淡道:“真的谢谢你阿遥,可是我不需要。”看了眼她头上的那只木簪,石伯遥颓然的放了手。心中却朝伊洛嘶吼:“为了得到这只簪子,我付出了多少?你宁愿要一支木簪,也不要我手中这支为你费尽心血得来的簪子吗?”

收了手,石伯遥掩饰了内心的急切道:“我第一眼看见这支簪时,就想到了你。”伊洛连忙接道:“我先过去了。”却在这时青山远远就道:“娘子,馄饨来了,吃些垫垫肚子吧。”随即走到伊洛身旁把用油纸包着的馄饨递给了伊洛,又牵了她的另一只手。转过头笑问石伯遥:“阿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石伯遥不动声色的将簪子收在袖口里,声音平平道:“年前就回了。”过后二人四目相对,都不再有言语。伊洛拉了青山道:“相公,我累了咱们回吧。”青山简单地对石伯遥点了点头便扶着伊洛的腰离去了。石伯遥望着走远的二人苦笑了一声,随即走到桥心处有些迷惘的望着河里的灯。

回去的路上伊洛不禁抬头看了看青山的脸色,青山注意到了,笑着对伊洛道:“不是饿了?边走边吃吧。”伊洛摇了摇头:“不想吃了。”自家相公虽是笑着,她却仍能感觉到他隐忍的怒气。

到家时奶奶正在店门口,见二人回来问道:“看完啦?”青山朝奶奶点了点头,回道:“嗯,奶奶我们先回屋了。”

奶奶笑着回道:“你们先回吧,我就在家门口再看会儿。”青山也不言语,便拉着伊洛回房了。进了房间不及关门就把她推在门板上狠狠地吻了上去,此时那不放过一处的有些激烈的唇舌令伊洛彻底知晓了他此时的怒气。

一吻过后,青山扶了伊洛的脸颊粗喘着气道:“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随后便踢上房门抱了起伊洛……只是他的心中却有些伤痛的想法:只有你愿意是我的你才是我的,否则我又能做什么?

那夜的疯狂之后,二人都很默契的不提起石伯遥。只是后来听村里来的人偶然说起,他没出正月就又外出西南了。以后的日子就在小小的甜蜜和平淡的温馨中流过,直到那日杨谦匆匆忙忙的进了后院。

奶奶正在后院边晒太阳边做针线,见杨谦有些匆忙的进来便放了手下的活问道:“阿谦这是怎么啦?急匆匆的。”杨谦语气里有些焦急:“青山哥呢?”听到院里动静的青山从酒房里出来问:“怎么了,是不是村里有什么事?”

杨谦迎了青山便道:“我刚从县里回来,朝廷要征兵了。最迟明日镇里就会出布告,要各家去公门领兵书了。”奶奶听了此话也有些吃惊的站了起来道:“咱家青山伤了腿,他爷爷也那么大年纪了,也要去领兵书?”

杨谦回道:“是的,这次朝庭里下诏北方十几个州府每户人家都要下发一份兵书,每家都要出一名兵丁。”听得谈话内容的爷爷也有些焦急道:“往年征兵都是很严格的,今年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有敌兵压境。”杨谦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不是,如今皇上病重,太子又去了海岛游历。朝政尽由大皇子把持,大皇子贪功心切,曾言:‘不费朝廷正军一兵一卒,必要收服北境戎狄。’如今他不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将,便转向了民间。”

伊洛听得杨谦说“朝廷要征兵时。”就也急急的从蛋糕房里出来了,此时也不禁有些心慌道:“从民间抽调兵丁总也要看一下具体情况,那些没儿子的或者鳏寡孤独者怎么办?”杨谦低头道:“这些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了,王朝里少说有百万户人家,他要的就是一个月后抵达边境的百万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