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红楼]皇后之路 刨根

琳琳闭上眼睛, 不想和身后的那个人说话。

皇帝辛苦了一会儿之后,抬眼一看,琳琳已经睡过去了。

他就蹑手蹑脚地起来,刚到门口就看见钱升跟个陀螺似的在门口转一圈又一圈。

“怎么回事儿?在这门口磨什么鞋底子?”

“主子, 好事儿啊, 有人进京告状了。告甄家在江南横征暴敛,驱使百姓如奴隶一般日夜不停的运送太湖石。”

“哦”皇帝嘴角带笑,“有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 你怎么能高兴的出来呢?”

钱升往自己的嘴巴上轻扇了一下, “奴才死罪。”

皇帝笑了一声,“走,咱们去加一把火,让这出大戏接着唱下去。”

随后大理寺接了状纸。

大理寺卿姓白, 外号叫做白钢头。

时下人们都认为钢比铁更耐用,所以把钢头的美誉送给了这位白大人。

这位白钢头接了状纸, 进宫请旨要去江南查案。

皇帝当然同意,这位白大人刚出京城不到二十里就被太上皇派人拦了下来。

皇帝随后听西园的眼线说, 太上皇和白钢头君臣对着一顿咆哮。

太上皇的身体本来就不好, 气得当场晕过去了。

白钢头一看见太上皇这个模样, 在反复衡量了逼死太上皇和去江南查案这件事上的得失之后,选择了去江南查案。

这老头儿就跪倒在西园,心里面的盼着太上皇别真的一命呜呼了,要真的把太上皇气死了,就算皇上可以原谅自己, 文武百官也要把自己拆成几块,要是把自己给拆了,到时候江南的事儿恐怕就没人敢管了。

内心里面有三分惶恐,六分着急。

幸好驻扎在西园的太医们对得起俸禄,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医扎了几针,太上皇转危为安,睁开眼睛吐了一口气。

哆哆嗦嗦的对身边的人说,“把姓白的那个拖出去砍了。”

这道圣旨下出去没多久,就有侍卫们跑过来架起白钢头,把他往一辆马车里塞了进去,又往他的马车上扔了不少银子衣服干粮。“皇上下旨,令尔速至江南,查明案情如实回禀。”

白钢头在马车上感激涕零,一刻都不敢停,带着一群人坐着马车直奔码头而去。

太上皇等了一会儿,问身边的太监,“砍了吗?”

太监出去问了问,回禀说,“已经押出去了。”

“哼,那就是有人不想让他人头落地。让皇帝过来,跟他说朕要到江南巡视。”

皇帝在御书房听到这个消息,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说一遍,太上皇要干什么?”

“巡视江南。”

“他老人家都那样了,还巡什么视。”

帝师寇老大人已经告老,户部尚书一听巡视江南浑身冒冷汗,先是回想了一下国库存银,顾不得脸面,哭嚎一声跑到皇帝跟前跪下来,“臣请皇上去西园劝太上皇三思,咱们……没钱啊。”

最后三个字被他嚎的特别响亮。

国库有没有钱皇帝当然知道,凡是做户部官员的每天都哭穷,千万不要相信他们嘴里的话,到底有多少钱,他们是不会对着不相干的人说实话的。

“今天的其他事情先往后推推,朕去西园一趟。”

皇帝到太上皇的寝宫,太上皇已经缓过来气了,正躺在床上哼唧哼唧。

贵太妃坐在床沿儿,东太后坐在凳子上,离着床有两丈远。

皇帝不管这些,一进寝宫先给太上皇请了安,就问他,“谁给您出的这种馊主意,您老人家如今不能长途跋涉,要是到江南去,一路车马颠簸……你别嫌我说话难听,我是不想给您办丧事。”

东太后也跟着说了句,“皇上说话虽然不中听,但是字字句句为太上皇着想……”

“你闭嘴。”太上皇呵斥了一句。

东太后难堪的闭上了嘴。但是又有些不甘心,“皇上,去江南的主意谁出的?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贵太妃一听,这不是诬陷我吗?刚要张嘴,皇帝直接打断她们,“您老人家可要想好了,这一路劳民伤财就不说了,江南那个地方湿热多瘴气,不如北边儿养人。”

“朕就是死也要死在江南,江南那个地方好着呢。”说完之后拍了拍贵太妃的手,贵太妃赶快点了点头。

东太后的肺就要气炸了。

皇帝不管他们三个人的恩怨情仇,直接一口否定,“这一路劳民伤财,等到什么时候国库有钱了,什么时候就安排您去南边。要是没什么事儿我先回宫里面去。”

太上皇急了,“你回来……你以为我是想自个去江南逍遥游乐吗?我是要把太子带过去,让他见识一下大好河山。”

皇帝气笑了,“是想让他看一下什么叫做民不聊生吧。”

“天下九州,有的地方土地肥沃,有的地方就贫瘠,所以天下人贫富不均这是天数,有的地方文采风流百姓安居乐业,有的地方就是民不聊生,百姓里面常出刁民。多走走多见见,对于他来说不是坏事儿。

我把他带过去好处多多,让他见识了江南繁华,知道了江南文风鼎盛,也能宣扬他奉祖父巡视天下的至孝名声。更要紧的是让江南官民看看咱们的太子,这对稳定人心有极大的作用,岂是那几两银子能比的。”

皇帝也有自己的执念,江山绵延万代是他的愿望。

太子如今的表现在京城里也只是被京城的这些官民看见,如果出了京城,这一路走过去,不仅能让他见识到民间到底是什么模样,也能让官民看到一位贤明的太子。

就好比当年秦朝一统之后,多少人忍着始皇帝的苛政等太子扶苏上位……

太上皇看着皇帝不说话,得意地笑了笑。

皇帝衡量完利弊之后,“等儿子回去看看国库有多少银子,有多少银子就办多少事儿。等国库里面清点完了之后,就派人来回禀太上皇。”

太上皇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去吧,尽快安排。”

皇帝怒气冲冲地来了西园,若有所思地回了宫殿。

不少文武大臣还聚在御书房外边儿,也不知道皇上劝住太上皇了没有,这些人也不敢问。

皇帝既然决定要让麒麟出京城,就提前安排好各路人马,防着有人刺杀。

又把内卫营的人拨出去一半撒在江南,先摸好各方人马的底细传回京再说。

就在回后宫的时候,他还在想,“今年是不行了,要想出去走走也要等到明年了。明年开春了之后,走水路先到扬州,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安排那老东西肯定满意。

从扬州上岸,先让麒麟在扬州转几转,一来是皇后曾在扬州住过,二来是扬州那个地方盐商聚集。朝廷管控的盐铁,麒麟一定要到盐商的大本营看一看才能对盐商有彻底的认知。

一路往金陵进发,这一路上肯定能看到江南风物,到时候能学多少东西在肚里,就要看这小子的造化了。”

回到甘露殿,就看到皇后身边围了几个臭小子。

麒麟带着白泽还有邹吾在给没出世的小弟弟想乳名。

白泽坚持要让还没出世的弟弟名字叫做邹吾,至于现在这个邹吾,给他起个名字叫饕餮就非常合适。

还用手指点在弟弟的脑门上,“吃吃吃就知道吃。”

“好吃为什么不吃?”

“你敢跟我犟嘴,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好弟弟吗?好弟弟就是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你看我和大哥犟过嘴吗?”

邹吾撅着嘴,年纪小的他这个时候词语储备的不够多,做不到和哥哥对吵,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一头钻进琳琳怀里,把后背和屁屁对着白泽。

琳琳叹了口气,把手放到邹吾的脑门上揉了几下。

年纪最大的麒麟一直想要给母亲分忧。

“母后何故叹气?”

白泽在一边插嘴,“肯定是邹吾惹母后生气了。”

邹吾赶快转了一下脑袋,很大声的吼了一下,“我没有你胡说。”

琳琳就对麒麟说,“看见了吧,就是这俩小东西惹得我心烦,要是送子娘娘在我跟前,我就跟跟人家商量商量把这俩小东西换成两个公主。”

两个小的都不说话了,白泽也赶快爬上榻,一头拱在琳琳的臂弯里,“母后别不要我们,我们乖乖的听话。”

邹吾也跟着学,“我也听话。”

琳琳这个时候又心酸又好笑,“行了行了,都生下来养这么大了,我就是跟送子娘娘商量,人家也不听啊。”

麒麟就在一边儿笑,“您别着急,往后我有太子妃了,我们多生几个女儿搁到您跟前。”

两个小的也赶快跟着哥哥学,“我们也生闺女,有多少送给您多少。”

“我也生,我也生。”

皇帝走进来,朝着两个小家伙的屁屁上一人打了一巴掌,“都下来,不知道你们母后肚子里面有小妹妹啊,赶快下来。”

心里想着这个时候讨你们母后欢心想要多生郡主,等着吧,往后回想起来就想打自己的脸了。

又跟他们说了去江南的事儿,“最快也要明年春天,这半年想要提前布置时间也够用了,只是这件事情只有咱们家的人知道,谁都不许说出去,要是外边有了风言风语……”

皇帝看的三个儿子,冷笑了一声。

麒麟赶快挡在弟弟们跟前,“父皇,传消息的未必是我们兄弟,也有可能是太上皇啊。”

皇帝本来就是想吓唬吓唬几个儿子,没想到没什么效果。

说了句,“就你话多,带着你兄弟去洗手吧。”

三个小子大大小小一块儿蹦达着出去了。

皇帝坐下来,看着他们的背影带着些感慨。“一转眼咱们俩大婚都10年了。”

他不说琳琳也没有发现,琳琳听见这句话之后想了一会儿。

“人生这一辈子能有多少个10年?等过几天,我给皇上做个扇套,10年后再做一个……我这本事也就做扇套这样的小件了,再大一点儿的也做不出来。”

皇帝觉得就算是做扇套也是难为她。

“你现在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的呢,何必费心费力。让人给你裁一块帕子,你在上面绣几针也是你心意到了。再说了,手帕能一直用,扇套也就夏天用,况且扇子又不是什么吉利东西,一到天凉的时候都收起来不用了,不如帕子能常常带在身上。”

琳琳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

“那我以后一年给你绣一条,等我把我肚子里面这个生出来一块给你补足前面几年的。你到时候收着,等到年纪大了,咱们可以拿出来赏玩。”

皇帝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就依你的。”

说完之后搂着琳琳的肩膀,带着几分感慨,“这就跟做梦似的,回头想想你刚嫁过来的时候还有几分贤惠……不是,是特别贤惠,现在也贤惠,现在比以前更贤惠。”

琳琳把手从他腰上的软肉处拿了下来。敢说老娘不贤惠,你还能找到比老娘更能忍你的人吗?

回忆了一下过去,皇帝开始畅想未来,“到时候咱们女儿生下来要长得像你,你长得就漂亮。脾气也要像你,起码驸马不敢给咱们闺女脸色看……这么一说,你浑身上下从头发丝儿到脚后跟儿都没毛病啊。”

琳琳扑哧笑了,“皇上今天怎么了?怎么说起这个来了。”

“果然呢,养闺女跟娶儿媳妇儿是不一样的。养一个闺女觉得嫁到别人家了,一定要厉害一点。要是娶一个儿媳妇儿,想着脾气要柔顺一点儿。”

琳琳想着他大概是因为寿春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一腔慈父之心发作起来,所以这个时候感慨的就多了些。

微笑着用手摸了摸他的胡须,“是谁给皇上修剪的龙须,看着威武不凡,到时候我派人给这位巧手太监多发赏赐。”

皇帝就有些得意洋洋,“你有什么赏赐直接给朕,朕一直威武不凡。”

夫妻两个对着笑了几声,那边儿哥仨已经洗好手冲了进来。

白泽告状,“邹吾不想洗手,想糊弄过去。”

琳琳不想搭理这几个臭小子,哪怕是自己亲生的。

皇帝的心情正好,“你是哥哥要给弟弟做表率,要是弟弟不听你就要劝他。”

白泽听完之后就如拿到了尚方宝剑,“你听见了吗?父皇说的,你往后就要听我的。”

邹吾做了个鬼脸,“不听,不听,就不听。”

琳琳想着白泽现在这个年纪就是最招人讨厌的年纪,放在任何地方都能让猫狗嫌弃。邹吾年纪又太小,跟他说什么都不理解。

大道理也不是没跟白泽说过,也不是没对他管教过,他也知道不能顶撞哥哥,就一门心思想在弟弟跟前耍耍威风。

可偏偏邹吾是个不服管的,平时又不听白泽的话,两个人每次在一块不是你告我的状,就是我告你的状。

琳琳就和皇帝商量,“明年能把白泽带走不?来年的四五月份我就要生个小的,到时候没精力管他们俩,这俩小兄弟在一块儿你碰我一下我打你一巴掌,没完没了。”

“放心,到时候我亲自管教他们两个,你只管安心坐月子。”

养了三个臭小子,夫妻俩真心实意地盼着生个公主。

每次琳琳怀孕,林家往宫里面送的婴儿用品都是双份。

一来寓意比较好,好事成双。

二来就是送一男一女不同的用品,不管是生男还是生女都能用得上。

这一次也一样,贾敏带着这些东西来宫里边了。

先是看了看琳琳的脸色,觉得琳琳脸色红润,就放心了不少。

“娘娘也生过三个皇子了,也算是熟门熟路了,生养孩子这些事儿我就不用再跟娘娘说了。娘娘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只管吩咐下来就好。”

琳琳想了想,“倒还真有一样想吃的,我想吃酱萝卜了,又想吃那种辣辣的酱。”

贾敏一听,先想到的是酸儿辣女。“说不定娘娘这一胎是个公主。”

“我记得怀麒麟的时候也想吃辣的,生下来就是个小子。您就别说这个了,这个不准。”

贾敏笑了笑,“这是娘娘福气大,别说在皇家,就是普通人家,一口气生三个小子也能在婆家腰杆硬了。

这一胎还是要保养好才行,不管是酱萝卜还是辣酱都是些佐饭的,平时都不可多吃。本来还想着咱们家有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想想咱们家也没这个东西,说不定宫里面有,皇后娘娘让人去御膳房找找,酱萝卜不一定能找得到,辣酱还是能找得到的。”

“确实找到了,西瓜黄豆酱,第1回吃觉得好吃,第2回再吃就觉得特难吃。”说到这里又想起来林皓的媳妇儿也怀孕了,“不说我了,大弟媳妇儿怎么样?”

“这一阵子想吃羊肉,吃了几顿之后就有些上火,不敢让她多吃了。

说到这个也有些发愁,“我听丫鬟们说她有些想家了,你兄弟虽然往蜀地寄了信,可是山高路远,亲家不一定来。”

这年头长途跋涉一回就跟去了半条命一样,更何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个话题有些不开心,琳琳就问她,“家里面还有其他事儿吗?”

贾敏的表情一瞬间变得丰富起来,开始是眉毛眼睛皱了一下,后来又装着若无其事,“能有什么事儿?老爷还跟以前那样,再过几天你大兄弟就要进翰林院了。对了,你小兄弟跟我说喜欢吃东宫的饭菜……我厚着脸皮来找娘娘讨一些菜谱回去,让厨房的人给他做出来,省得每次去东宫吃饭,狼吞虎咽地让人家笑话。”

琳琳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麒麟的饭量不大,就是看着小弟弟才跟着多吃半碗饭,再说了我弟弟来到我们家,跟我假客气什么,吃饱就行了。”

嘴上这么说,还是让白妞去找一些菜谱,话风一转,“您可是我亲娘,有没有事我能听得出来,您说说吧,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儿瞒着我?”

贾敏想了会,“这事儿让娘娘知道也没什么,北王托了人来咱们家,说是想娶你妹妹为妻,老爷与我都不愿意。老爷跟我说了,虽然北静王年轻位尊,可是咱们家也不指望着靠嫁女儿攀什么关系,想着给你妹妹找一户殷实人家,踏踏实实过日子。”

琳琳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宗室,异姓王的那些家眷们接触的不多。

“既然老爷和您都不愿意,那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我妹妹年纪虽然在我看来还有些小,但是世人眼光就是如此,觉得她该找人家了,你和我爹爹千万慎重。”

“不用娘娘吩咐,我就生了你们几个,她是我最小的孩子,自然非常上心。家里的事娘娘也别操心了,照顾好自己和几位殿下就好。”

贾敏走了之后,琳琳让人把林家这么多年送来的女婴用品挑拣出来,该洗的洗,该晒的晒,预备着明年用。

这一天晚上晒完的东西都收了回来,琳琳看着一对绣花精致的小鞋子,又让人挑了一条和鞋子匹配的袄裙放在一起,想着让人再做一些其他配套的,到时候有了女儿给她用这些。

皇帝这个时候回来了,一看这些女童用的小衣服小鞋子抚掌大笑,“看着这些心情就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盼着女儿,我怎么觉得女孩子穿的衣服比咱们儿子的更精致小巧一些。”

琳琳让人把东西收起来,两口子坐在一起说话,“女孩子用的本来就比男孩子的更花哨一些,我小的时候,妹妹穿的衣服就比弟弟穿的衣服更消耗功夫。”

皇帝也只是随口问了一声,“朕怎么记得你妹妹和咱们寿春年纪大的差不多,你妹妹现在说人家了没有?”

“比寿春再小一点儿,”琳琳警惕地问皇帝,“问这个干嘛呀?”

“就想起这事了,随口问一声,你以前不是说让给她圣旨吗?要是有人家了提前说,朕赐婚也更体面一些。”

琳琳看他没有想当月老的心思,才觉得放下心来,“今天我娘来了,倒是说了一件事儿跟我妹妹有关。”

“什么事啊?”

“北王想娶我妹妹,我爹娘觉的不妥当,这件事儿委婉的拒绝了。”

皇帝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那可算不上良配。岳父的眼光好着呢,当年他麻溜的答应你嫁给我就是证据。”

琳琳叹了一口气,不想跟他多说,“也不知道我妹妹将来花落何处?”

“想这个干嘛?想和你们家攀关系的人多的是,你放心,天下好儿郎也多,总有一个让你们家挑中的。”

“我以前就说过,想要娶我妹妹,必须和我妹妹一生一世一双人。”

皇帝仍然和上次一样直接打击琳琳,“做梦。”

说完又不放心的赶快嘱咐琳琳,“你妹妹的事儿你可别乱插手,到时候过了花期又没婆家,小心你娘家怨你。”

话虽然不中听,但是也为自己考虑,琳琳就给了他一个好脸色,但是心里面想着自己已经够倒霉了,每天面对丈夫庞大的妾群,绝不能让妹妹跟着自己一块儿倒霉。

这个想法也只是放心里,想着找机会实施了,只要妹妹幸福了就好。

默默的关注了起来。

第2天皇帝刚下了朝文武大臣还没散尽,皇帝就接到宫外传来的信儿,说是贾琏急急忙忙的求到了崔府。

皇帝这会儿手上还有些其他的事情没处理完,一时半会儿走不开,就让人跟贾琏说,让他等一等,自己现在有事儿,晚一会儿再去。

把大事儿处理完了之后,已经到下午了,内卫传来消息,说是京城中最近有妖道横行,请求秘密抓捕。

小郭将军一脸认真地看着皇帝,皇帝看在他平时办事儿严谨的份儿上,低下头又把折子又看了一遍。

“……就这半天功夫,你根据贾琏他们家的事儿,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查出来的?”

“是有几分匪夷所思,但是臣拿脑袋担保这事儿是真的,有些人就凭着几张纸,在外边开坛做法谋财害命。”

皇帝想了一会儿,眯着眼睛,“国之将亡妖孽横生,这是不是上天示警?”

小郭将军赶快跪下来,“陛下,您可千万不要这么想,这些人都是些山野毛神,历朝历代都有此类传说,这些宵小怎么能与国之气运绑在一处呢?”

皇帝也不愿意相信这种事情,“你多带点人,去的时候把什么黑狗血童子尿都带一些去,抓到之后严刑拷打,务必不留一个活口。”

小郭将军答应了一声就要出门儿,皇帝赶快叫住他,“记住这事儿要悄悄的做,不可惊动了百姓。一旦有这样的消息走漏出去,到时候容易滋生混乱。”

小郭将军抱拳领命而去,皇帝想了想,赶快换了一身衣服和贾琏见面。

贾琏今天在京城各寺庙道观来回跑了好几次。

两个人见面的时候,贾琏把自己弄成了风尘仆仆的样子。

皇帝还要客气几句,贾琏一步冲到他跟前,“就是来跟崔兄弟打听打听,这京城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符水,我们家有两个人中邪了?”

皇帝还要假装不知道的样子问他,“怎么会?是谁?”

“是我堂弟宝玉和我那婆娘,两个人今天在园子闹了一通,听说差点去厨房拿刀砍人。现在牙关紧咬不省人事,可把我急坏了,如今找了好几家道观,那里面的道长都束手无策,这可怎么办?”

皇帝想了一会儿,“我看你是确实急坏了,你就没有好好想想,这事不应该去找什么符水,你该去找大夫呀,说不定他们今天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我听说有种长的艳丽的蘑菇人吃了容易出现幻觉,没准就是吃了这样的东西才有了此难。”

“大夫我也找过了,都没有用,他们连个昏迷原因都说不出来呢。”

皇帝一口咬定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还积极的推荐有名望的大夫。

贾琏将信将疑,真的去找大夫去了。

过了一会儿小郭将军回来,“我们排查了和荣国府接触的那些人,有一个姓马的道婆确实是幕后黑手,已经将其拿下……陛下,这个人确实会些法术。”

“我只问你,大军一到这妖孽是不是束手就擒了?”

“虽有反抗,但是仍不敌官军。”

皇帝放下心来,只要不是飞天遁地就行,“对她严加审问,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同伙。同时对她的师门也要掘地三尺挖出来,挖出来之后不必客气,就地全部扑杀,一定要斩草除根,不能留下任何一个祸害。”

小郭将军答应了一声走了。

皇帝想着贾琏他们家的事儿应该会随着幕后主使做法失败而有好转。

实际上并不是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天,虽然别人不知道,但是贾家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家里面儿也不是没努力过,不管用了什么办法,然而王熙凤和贾宝玉都没有醒过来。

小郭将军那边儿的审讯有了结果。

马道婆本来就是个野路子,交代了她为什么会害贾家的两个人。

卷宗上是这么写着:

马道婆去荣国府数次收获颇丰,上次去却未弄到手多少银两。游说王夫人积累福祉以保佑娘娘,王夫人当时未答应。

就去往各房各院妄图捞些银子,遇到贾政之妾赵氏,赵氏与马道婆密谋,求马道婆做法害死贾琏贾宝玉兄弟,期望其子贾环继承荣府家私。并将两个人的生辰八字并五百两银票交给了马道婆,马道婆给了赵氏几只纸人,两人钱货两讫。

马道婆归家之后开坛做法,没想到居然成功了。

小郭将军向皇帝解说缘由,“这个马道婆臣等让属下查探过,虽然出入大户人家,但是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法术,用来唬人的都是些走江湖卖艺常用的手段。这些手段挺能吓唬人的,所以当初臣也以为她有些法术。

可是后来拷打,发现她就是一普通妇人……至于荣国府这两个人此时为什么不醒,马道婆说不清楚,臣也派人装成大夫去他们家看过,觉得有几分莫名其妙,两个病人不吃不喝,人虽然在慢慢变得虚弱,却是比旁的病人好多了。想来应该是得了什么奇怪的病症……”

“想来,应该,如果这些词儿不能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小郭将军唯唯诺诺的低下头。“臣再去查探。”

皇帝点了点头,“去吧,这件事儿及早解决,不要耽误人手下江南,太子去江南的事情比这个重要多了,不能因小失大。”

小郭将军抱拳领命而去,皇帝在御书房里面想了一会儿,心里面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妖孽就好。

国之将亡妖孽横生,这简直就是一个魔咒一般。多少王朝,伴随着祸水丽人的故事一块流传,最有名的就是苏妲己乱了殷商的江山。

再一想自己的后宫,从皇后往下,没一个长的倾国倾城的,太太平平的没人出格。

“没有什么妖孽,朕的江山永固,朕的太子贤明,我崔家的江山将绵延万代。”

皇帝反复跟自己说这句话,说完之后仍然有些不放心,就派人去把贾琏请出来。

“上次给你推荐的那个大夫怎么样?病治好了吗?”

贾琏沉痛的摇了摇头,“王氏可能会弃我与巧儿而去了。”

贾琏的女儿终于有了个名字叫巧儿,听说还是刘姥姥起的。

这让皇帝有一种天下真小的感觉。

皇帝把手搭在贾琏肩膀上拍了两下,“别想那么多,这个大夫不行,还有其他大夫呢。”

贾琏只是一味的摇头,“我们家宝玉可能有几分来历,他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一枚玉……都说他是有个大出息的。如今突然发狂晕倒,到现在都没醒过来,我媳妇儿……怕是受了他的牵连。

这话我也不好说,但是我这心里不是味儿,我们家老爷已经派人去做棺木了,只等他们两个咽气儿,就让人给他们装殓。”

皇帝就想从贾琏嘴里得到些神鬼之事,就问他,“你再好好想想,你那堂弟从小到大发生过什么神异之事没有?若是有当时人家怎么救他的,说不定这个时候还能救他一命……要真的是医者救不了人,咱们也只能走走别的路子了。”

“神异之事?”

“对呀,比如说濒临死亡的时候突然活了,比如说天天不务正业突然被点醒了,再比如说……就是那些不可思议之事,可否发生在他身上?”

贾琏使劲儿回想了一下,发现贾宝玉除了喜欢和女孩子玩闹之外,好像也没做过什么值得拿出来说道的事情。”

这个时候突然间对以往老太太坚持的事情有的看法,小的时候宝玉没什么特殊的表现,老太太是怎么看出来他将来是有大出息的,难道就凭出生的时候嘴里含了一块玉?

贾琏把这事说出来,“我那堂弟除了出生的时候嘴中含了一块玉之外,这么多年并无什么神异之事。”

皇帝再三追问,“你确定?”

“我确定,我有没有离家太长过,宝玉做了什么事?我这做堂兄的还是知道的。像你说的内容根本就没有过。”

皇帝仍然有几分不确信,“那块玉呢?那块玉真的是从他的嘴里掏出来的,不是后院的那些女人想出来争宠的法子?”

贾琏有些不解,“这话什么意思?”

皇帝把面前的茶盏挪了挪,坐近了一些,“你闺女出生的时候有没有收拾好抱到你跟前?”

贾琏摇了摇头。

皇帝拍了一下桌子,“怪不得你相信这话,我跟你说,我们家那三个小子每个出生的时候都从产房抱出来给我看过,就拿我们家二小子说,他是他兄弟当中最胖的一个,抱出来之后,那小脸儿还没我一个巴掌大,嘴巴就更别说了,我问你,你堂弟的那块玉有多大?一个小婴儿的嘴里能塞得下一块玉吗?塞下去之后,他哭嚎的时候会不会被咽下去?”

“你说这是假的?”

“我不敢确定是不是假的,我觉得八成是假的。反正我们家那几个小子,就五小子现在都三岁多了,硬一点的东西都是弄成小块儿才让他吃下去,略大一点儿,他吃的时候旁边就有人看着,害怕噎着了。”

贾琏脑子里面挺混乱的,想回去问问,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要让你这么一说,求神拜佛是没用的,我还要去找大夫。”

皇帝也只是给了他一句,“你好好想想。”

不提贾琏回去之后把平儿拉出来去问她巧儿当初生下来的时候有多重多大,嘴里能不能塞下一块玉。就说又过了几天,发生了一件让皇帝和小郭将军坐卧不安的事情。

荣国府贾宝玉和王熙凤醒了。

来了一僧一道,什么符水都没带,只是拿着贾宝玉的那块玉唱诵了一遍。

人就醒了。

多少大夫看病扎针灌药都没醒过来的人,就这么唱诵了一遍醒过来了。

小郭将军布下天罗地网要把这一生一道捉拿归案。

带着人在城中七绕八绕,在一个胡同里面跟丢了这两个人。

内卫营的人在这胡同周围挖地三尺,白天黑夜都不歇着,这两个人就跟消失了一样,再找不到了。

小郭将军顶着一副黑眼圈儿来见皇帝,“臣死罪。”

皇帝这几天也没休息好,看到小国将军之后,恕他无罪,让他起来。

“朕记得郎使和虞葳的年纪比你父亲要小一些?”

小郭将军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老实的答应了一声是。

“10多年前,朕带着他们这些老侍卫去江南,就在巡盐御史府邸,听说有一僧一道去林家化他们二姑娘出家,被他们两个赶了出来。你顺着这条线往下查,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先去他们两家,问问他们见过的和尚道士和你这几天在追的和尚道士有没有相貌上的区别。”

“恕臣斗胆,林家的二姑娘……有什么奇怪的吗?”

“当初听了一耳朵也只是一笑置之,现在想起来……以前林家的那些下仆说过,他们家姑娘出生在花朝节,出生那一天本来天气严寒,但是院子里面的花无端的开了。”

“这确实有些不同凡响,国丈那里……”

“国丈让人封口,因为这些花开了又立即败了,说是有些不祥。”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林家的人说不定都忘得差不多了。

这些事儿皇后都不一定知道。

皇帝站起来在御书房里转了几圈儿,“你让人注意点儿,有什么和尚倒是一块出现的事都要留意……”

小郭将军在旁边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借住在荣国府的薛家姑娘说是以前也从和尚道士那边儿得到过好处。她说她有一种胎里毒就是有个和尚给了方子治好的。臣现在立即去查。”

皇帝挥了挥手让他快走。

想了想到后宫去了。

琳琳正在灯下翻账本,皇帝大踏步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把账本一下合起来扔在一边。

“有件事想问你?”

“问吧。”

“你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没有?”

琳琳使劲儿回想了一会,别人记不得自己出生,但是自己能记啊。

想了一会儿,没想出什么奇怪的,摇了摇头。

“我听说你还有个姐姐?”

琳琳点了点头,“体弱,又不爱吃饭,特挑嘴。最后人没了。”

琳琳都已经忘记那个同胎出生的姐姐了,感慨了一句,“这几年我年年过千秋,处处花团锦簇,谁还记得她啊,说不定也只有我爹娘记着。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皇帝其实更想确定琳琳出生的时候有什么神秘的事情没有。但是夫妻过了这么多年了,又想到三个儿子,皇帝觉得再追究这些没什么意思,往后两口子生同寝死同穴,生生世世在一起,论起这些没什么意思了。

“没什么,就是听太医说双胎出生的人有可能生双胎,我想着你和你那个姐姐都是双胞胎,没准你也能生两个闺女呢。”

琳琳微笑起来,“我也想啊,受一回罪能养两个孩子,只是不管林家还是崔家,往上数好几代,好像也只有我是双胎出生的。我觉得我一胎生两个的机会不太多。”

作者有话要说:  照例给《我姐是白素贞》求收藏。

这是萌萌哒哒的存稿箱君。

爱你们

打滚撒花飞吻

…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