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女致富:捡个相公来种田 第五百章商讨

正午,太后娘娘刚吃罢饭,便步履匆匆地从房门出来,向着养心殿行去。

进了正门,却见殿内房门紧闭,徐公公守在门口,见到太后来了,忙起身行礼道:“太后娘娘,您怎的来了。”

太后着急地说道:“皇帝在做什么,怎么大中午了房门紧闭着?”

“回太后娘娘,皇帝今早下了朝便将裴大人,谭大人和司马大人叫来商讨事宜,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出来,太后娘娘若是有事,我进去通报一声。”

“不用了。”太后说道:“我去堂屋坐会,他们散了便立马来通知我。”

“是。”

太后说着转身离去,屋内的四人,正紧密地商讨着事情。

只见皇帝坐在上首,说道:“依裴大人看,此事应怎么解决?”

裴勇俊裴大人上前说道:“陛下,依老奴看,是时候起兵动手了,这西凉国成立之初,各个方面都不成熟,我们应当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斩草除根。”

一旁的谭宗良摆摆手说道:“老裴,我看你是多心了罢,不过一个小小的西凉国,不足为惧,眼下,还是好好看看国内这群起义的人吧!”

裴勇俊不以为然,说道:“这次红巾起义,不过都是南方那些农民们不满政府的剥削,如今政策已经出台下去了,待遇也好了,很快这场叛乱就会平息,内忧外患之际,当然还是应该首先除掉西凉国这么个隐患。”

谭宗良说道:“这可是都一个多月了,这帮人,起初我也以为就是想趁着改朝换代之际,起义好讨点好处,如今看来,不止那么简单呀,陛下,您还记得先帝在世时,南面那些楚国的后裔们曾派了刺客刺杀皇帝,虽说只是虚惊一场,当时也将这帮楚国人全都杀掉了,就怕有后患呐!陛下三思啊。”

“就算这次红巾起义真的是楚国的后裔们在捣鬼,可那也不过是残余败将罢了,大不了再派兵镇守,谭大人关心这个,还是关心关心那些从西域来的异乡人吧,他们因为西域战乱,民不聊生,逃到了中原,也不知关口怎么管的,据我知道的都不少。”裴勇俊不依不饶地说道。

“老裴!那些西域逃过来的人,不过就是在这里做些生意卖卖东西,能有什么错?”

“哼,做生意?他们可不这么想,据我所知,有个别西域商人从他们那里带了一种名为落徵的花,这花毒性极强,在中原是违禁的,可这些商人们,专挑那些深山老林里种养,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是吗?那裴大人你又真的抓住这些种花的商人吗?没有吧!这都不过是些民间谣言罢了,也就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贼人们肆意传播,哄骗老百姓的,怎么连你也被糊弄过去了,老裴,你是真老啦!”谭宗良说道。

“我是没有抓到,但不代表没有,你别在这里说风凉话。”

谭宗良白了他一眼说道;“呵,我说风凉话?要我看,是你太小心了,芝麻大点事都要去管一管。”

眼看着二人的争吵又要开始,皇帝终于发话道:“好了,二位大人还是都消停些吧,不知司徒大人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三人齐齐将目光转向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司徒戈,只见他微微张嘴说道:“依我看,还是应该先处理内患。”

“是吧。”谭大人说道:“司徒大人也同意我的看法,老裴,你就别拗了。”

皇帝看向司徒大人,问道:“此言何以?”

“以西凉国现在的情势来看,想要起兵攻打梁国,还不是时候,起码要两年时间,才能达到可以派兵攻打的水平,可是红巾起义已经从云南那边一路向北来了,沿途的州县无不遭殃,前线的李将军都打的很吃力,昨天又问兵部调了些兵力过去,此次起义非同小可,还是要慎重些对待,虽说都只是南方的难民,可人多力量大,不可掉以轻心。”

“哼。”谭宗良说道:“那些云南的难民们,当初都是从南边的大理逃过来的,先帝宅心仁厚,收留了他们,给他们分了住处,还给了和梁国普通子民的待遇,几十年过去了,就忘恩负义开了?哼,正好趁这次机会,把它们一并收拾掉!”

皇帝说道:“那就依几位大人的意见来,先处理内患,明日便再派些人马过去,先稳住南面的局势。”

三个人齐齐站起身说道:“陛下英明。”

“什么?不管段弈墨了去管那些难民?”太后娘娘惊道,一边不满地看向对面正在悠悠喝着茶的段弈轩说道:“你们几个人商量了一早晨,就商量出这么个结果?裴大人谭大人司徒大人这三个元老,加起来快两百岁的人,就商量了这么个结果出来?!”

看得出来太后对这件事情的结果非常不满意,接着说道:“儿啊,是不是因为他们是三朝元老你就不敢说他们?你才是皇帝,可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这可不是小事,你要知道,从高祖开疆扩土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可一直是个大隐患,先后也统一过几次,这次是羌人当了首领,正恰逢中原改朝换代,他们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进攻中原,而且还有那个段弈墨,可真是你的好弟弟!”

皇帝看着她,笑了笑道:“娘,你就别管我的事情了,这些政治军事上的把握,你又不懂,出的主意也尽是些没有长久目光的,孩儿自有分寸。”

“啧,你能有什么分寸,你的皇位都是娘给你争来的!”太后不满意地说道:“你几时还不够心狠说啦,太优柔寡断,当初若不是我狠心下毒,这皇位指不定还是谁的呢!”

皇帝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说道:“娘,这种事就不要再提起了!”

“我这是让你要记得,娘才是永远无条件站在你这一方的,什么事肯定都是先你考虑你的安危,娘的意见,你不说实行了吧,也必须参考下,娘懂得多呢!”

“好好好,我知道啦,娘的心,孩儿当然明白,只是眼下红巾都快打到巴蜀了,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先平息了内乱,在看西凉国的局势。”

太后这才缓了缓,说道:“万不可掉以轻心,这个段弈墨,可不简单,每每一想到这件事,娘连觉都睡不好。”